學校在窗外讀後感
《學校在窗外》帶給我的一個啟發
作者/劉 瑜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210003)
《學校在窗外》這本書,解答了多年來困擾着我的一個問題:學校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什麼?
曾經因為對於教授“套裝知識”的厭惡,更因為痛心於一些孩子在課堂中迷惘空洞的眼神,懷疑甚至否定過學校教育。作為教師或一個有情感體驗的人,我只有兩個選擇:或自欺欺人,裝作自己依舊是所謂“靈魂工程師”;或麻木地得過且過。然而,內心對於自己工作價值的渴望,也只有在那段時間最為強烈。
直到某一天,很偶然地讀到日本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關於童年的回憶,為之一振,他用童年的故事告訴我們,人需要繼承與“互動”,所以任何孩子都必須去學校。黃武雄教授的《學校在窗外》一書,開篇即用了大江健三郎的回憶作引線,立刻就吸引了我,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我所尋找的答案漸漸露出水面。黃武雄教授認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維生”、“互動”與“創造”,其中,學校教育能且只能着眼於“互動”這一要素,從而“打開人的經驗,發展抽象能力”。
那麼,我們一直苦心經營的應對高考的教育教學,就是對正常應有的“互動”的干擾,甚至是毀滅性的破壞。如果在高一、高二年級,教學就一切向高考看齊,導致的結果將是:學生即使順利通過高考,也因為接受的大多是支離破碎的“套裝知識”,基本沒有繼承與“互動”。我們苦口婆心、費盡心機,實際上是拆“聯結”與“互動”的台。這樣的台,高三拆一年,是忍痛、是不得已;若整個高中三年一直拆,是殘忍、是居心叵測;如果從小學、從初中就開始拆,那簡直就是劊子手。
並且,在“互動”這一學校教育任務的前提下,學生就不存在“好”與“差”的分別,存在的只是每個學生與這個世界聯結的“點”的不同;教師所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找到這些聯結的“點”。學生學習的困難,“常因他的抽象能力未達到他要學的知識所相應的抽象水平”,實現更順暢聯結的方式應該是降低抽象水平,“給學生多點時間與自由,給學生多點問題去思考”。這一點,其實每個學生是一樣的。並不是說,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因為學得好,就有機會更自由地發展;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就應該被剝奪“互動”的權利,“死揪”高考。
*作者系外語教師。
學校在窗外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