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夜點名
1949年11月,在當年段祺瑞政府外交部舊址院前(東單外交部街31號)掛起了新中國外交部的牌子。11月8日入夜後,周恩來在李克農、王炳南等的引導下,來到了他在二樓的辦公室。王炳南把早已準備好的外交部花名冊遞上。周恩來細翻了一遍,說:“世界上每個國家的統治階級都要挑選最忠誠、最可靠、最有才幹的分子來從事外交工作。我們的外交幹部無非幾個來源:首先是從軍隊中選調,軍隊幹部經過戰爭的考驗,是最靠得住的;二是從地方幹部中選調,他們有領導工作的經驗,也是很靠得住的;三是從地下黨中選調,他們的文化水平較高,是在敵人的白色恐怖中鍛煉過來的,也是可靠的。”
晚上8時整,外交部全體同志集合。周恩來打開花名冊,依次點名,從司長到科員。
“頭一個是王稼祥,外交部副部長,我國首任駐蘇聯大使。稼祥同志已經到達莫斯科,舉行開館升旗儀式了。”他又點李克農:“克農副部長現在主持外交部常務工作,老黨員、老紅軍,長期做情報和統戰工作。”
接着,他點了外交部副部長章漢夫:“章漢夫正從上海趕來。他是20年代的老黨員了,早年留過美,後來又留蘇,當過省委書記。抗戰勝利后曾在香港做外事工作。天津解放,他主持了天津的外事工作,上海剛解放,中央又派他去主持上海的外僑工作。”
他又點到王炳南,說:“辦公廳主任炳南留學德國,回國后先在楊虎城將軍身邊做統戰工作。後來就到重慶、南京的中共辦事處做外事工作,中共中央外事組成立后,擔任外事組副組長。”
……
點名過後,外交部的成立大會就開始了。
遞交國書的“隔壁戲”
新中國首批駐外大使中,將軍佔了絕大多數。截至1951年6月底為止,新中國派出的首批駐外大使15人中,絕大部分都是從人民解放軍各部隊或軍區調來的兵團級、軍級以上的幹部,被人們泛稱為將軍大使。
將軍們到外交部報到后,周恩來讓外交部辦公廳給物色了一個飯店,就是前門外煤市街的新華飯店,讓大家連家眷一起集中住下,開始舉辦當大使的培訓班。培訓班在外交部街的老禮堂上課,請了國內的學者專家何思敬、王鐵崖等給大家講國際法。外交部舉行了外交文書展覽,為他們展出了照會、國書、會談紀要、備忘錄、雙邊協議……各式各樣的樣品。還請了毛岸英給大家講在蘇聯留學的所見所聞與各種體會;也請了蘇聯駐華大使羅申、羅馬尼亞駐華大使魯登科、匈牙利駐華大使埃夫朗科等,給大家上課,由毛岸英擔任翻譯。
1950年3月10日下午,毛澤東剛從蘇聯訪問回到北京沒幾天,羅馬尼亞首任駐華大使提奧多拉·魯登科要遞交國書。經周恩來同意,安排將軍大使們在勤政殿旁邊的小屋裡,透過窗戶紙的小窟窿,觀看遞交國書的全過程。
儀式開始前,周恩來前來檢查,他不讓這些將軍大使們將紙窟窿捅得太大,說讓外國人看見殿堂里這兒那兒一排大窟窿,不雅觀,只准每人用鉛筆戳個小洞。
儀式結束后,這些即將出國當大使的將軍們就熱烈地議論起來。有的嘟囔:話那麼多,咋記得住呀?有的不以為然地說:反正事先寫好,到時背下來就行了。
他們討論后,得出了兩點共識:其一,致辭應有充分準備,預先有個腹稿;其二,我們首次遞交之前,多預習幾次走步子、站立的位置、呈遞的姿勢,等等。有人就建議何不趁熱打鐵,當場就來演習演習。於是,他們就在勤政殿里的小屋中,你當元首、我呈國書地輪流預演起來。
毛澤東:將軍當大使好,不會跑掉
這時,周恩來走進來了,笑着說:“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毛主席聽說你們在這裡觀摩,很高興,要接見你們。”他領着大家走進大廳,毛澤東很高興地站了起來,跟大家逐一寒暄握手。他問黃鎮:“你原來那個黃士元的名字,不是很好嗎,改它做什麼?”黃鎮說:“我脾氣不好,需要提醒自己‘鎮靜’。”毛澤東說:“黃鎮這個名字也不錯。《楚辭》中說,白玉兮為鎮,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可改其節。派你出去,是要完璧歸趙嘍。”
有的同志提出,我們不懂外語,怕搞不好外交工作。毛澤東說,現在我們的高級幹部中懂外語的很少,那也不能不派大使啊!暫時不懂外語,也可以當好大使。漢代的班超、張騫不是也不懂外語嗎?但他們出使西域,非但能夠不辱使命,而且功績卓著。他又幽默地說:將軍當大使好,好在哪裡?首先,你們出去我們放心,因為你們不會跑掉。毛澤東說這“不會跑掉”的話,是因為當時新聞剛報道了某國駐外使節叛逃。周恩來笑着插話:革命軍人嘛,政治覺悟高,立場堅定,紀律性強。
在接見中,毛澤東還很認真地說:“你們這些將軍出國當大使,不算轉業,可以保留軍籍。恩來,你看怎麼樣?”周恩來點頭說:“同意。”
(摘自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