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優美散文>葦湖散記(四)

葦湖散記(四)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十多年前的哈薩克民居大多是土坯房,雖說是三七牆,但厚度要超過五零牆,冬暖夏涼,冬季省柴,特別適合於寒溫帶氣候.實際上比磚混結構更為優越,雖然看起來不那麼漂亮.一般是三間,所謂的一明兩暗.中間有一過渡性的走道以阻擋寒風.進了過道,正面開一道門裡面是火房.過道左手盡頭開一門是堂屋.哈語稱"托爾余",過道右手一屋稱"哈爾思余",意為"對面屋".一進堂屋,迎面是一大通鋪,木板鋪就.上鋪花氈,由哈族女人們齊聲高歌,踏着節奏親手擀制.圖案主要是抽象變形的莖葉作扭曲盤套之狀.據說還有貓頭鷹的形狀,貓頭鷹是哈薩克的吉祥富貴鳥.花氈風格雄健粗獷,色澤對比鮮明,充滿喜慶.牆壁照例是掛毯,掛毯上還懸挂有一撮貓頭鷹羽毛和一把冬不拉.牆角高高的疊着幾十套被褥.是為來客準備的.通鋪的一頭連接火牆爐子.進門一手邊牆壁上往往掛着幾個大相框,祖孫親戚,幾代人的相片大大小小,羅列其中,其樂融融.另一手邊牆壁上一排一排,整齊有序的貼着請柬,請柬多,面子大.地面大多沒有磚鋪或水泥,但掃得非常乾淨.水井往往挖在大門外,井邊掛一小桶,取水用小桶,再倒入大桶,很講究.離井不遠處還放着用拖拉機輪胎或水泥預製而成的水巢,是飲牲畜用的.大門往往用幾根椽子代替.狗很兇.個別住戶還善於打鐵,打馬蹄掌,打小刀.技藝高超.在這裡居然還有羊皮鼓風,這種老掉牙的玩藝兒以前我只在電視里見過.由於住在湖邊,還有人善於捕魚.

  這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你伴隨着歌聲來到人間,也伴隨着歌聲離開人世".這也是一個很開通的民族,姑娘小伙到了成熟的年齡,秋冬農閑晚上聚會,父母一般都不會阻擋.聚會請客哈語稱"托依".秋冬季節直到第二年的春季.各種明堂的"托依"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其實非常簡單,人們從不鋪張只要有奶茶,肉,酒,和幾樣簡單的果盤就足夠了.主要內容當然是跳舞,不管房間大還是小,只要有熱烈的氣氛,只要盡興就足夠了.令人感興趣的是其中還有少量俄羅斯的歌曲舞蹈,這近一步印證了他們的祖輩有許多是來自前蘇聯.

  冬季收購蘆葦時節,我們常應邀去哈族人家裡作客.進門照例是拖鞋上炕,往中間坐.吃肉之前先喝酒,沒有菜,只有奶茶,干喝.你一杯我一杯,不大功夫人就醉眼朦朧了.肉煮的很慢.長的可達六個小時以上.煮肉是哈族人的絕活.煮出來的肉軟而不脫骨,有嚼勁卻不硬.只有一把鹽,絕無其它調料.吃肉之前先洗手,主人殷勤的端着盆,掌着洗手壺,備好毛巾從彼到此一一洗過.肉擺好,往往是很大的盤子.再抬起雙手,聽主人,或由客人說幾句祝福的話.有一則笑話___

  有一次哈族下屬請漢族領導吃飯,抬手說祝詞,漢族領導惡搞笑道:"吃孫喝孫不謝孫".玩笑開大了.主人拿刀削肉一一送到客人手裡,然後自己再吃.吃飽喝足,主人再端着盆招呼客人一一洗手.哎,太客氣了.

  雖然只是些陳芝麻爛穀子的老事,但一想起來,總覺得有一股莫名的暖意在每一個毛細血管里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