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騎父當馬,父望子成龍!此聯可謂經典,把父親對子輩的殷切希望刻畫得入木三分,其情讓人唏噓。
人言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此喻尚不全面:播種的季節誤過只一年,成長的季節誤過就是一生。對孩子教育之重視,自古以來天下父母大同。可在行動上卻難如其言。
總聽人如是說;我這麼辛苦還不都是為了你!此話自是不假,可聽者不盡買賬。何故?你做的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孩子需要的你可能忽視了。當你埋怨孩子不懂事,不理解大人的辛苦時,問問自己,當孩子在精神上處於孤獨無助,最需要父母撫慰、指點的時候,你在哪裡?
頗多人存在一個誤區,以為物質才是孩子的保障,忘記了精神才能支撐一個直立的人。還有些人以為財富才能證明自身的價值,卻忘記了這種價值是不能附加在人格上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就意味着沒有時間做人。動物也會刻意訓練幼仔生存技能。而我們有些人只看見眼前的利益或存僥倖,借口工作忙而疏於管教,這是不是有些因小失大?要知道孩子的可塑性太強,現實社會又太多誘惑,總期望孩子自律是不是太幼稚?
農村的情況尤其令人堪憂:許多孩子都成了留守。親情的隔膜也會造成幼小心靈的創傷,反映到學習上就是缺乏耐性,主觀能動性差,敏感好動孤僻都是後遺症。你賺錢是為什麼,你賺再多錢能幫孩子建立一個健康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嗎?失去了親情這個潤滑劑,這個社會對他們來說就是生澀陰冷的。有人說還有爺爺奶奶嘛,可靠爺爺奶奶只能是不凍不餓,其溺愛對孩子的成長更是適得其反。
孩子的教育是個系統工程,急於求成太不現實——學習是個積累的過程。當然也來不得提起千斤,放下半兩,否則你前期的努力必將付諸東流。
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其中自然不乏靈光乍現。長輩不能倚老賣老,什麼都拿老黃曆來驗證。殊不知流光斗轉,許多經驗之談已有些不合時宜。有些東西終歸需要自己領悟,老師也好,家長也罷,什麼都想把握反而是什麼都沒有把握。越庖代俎只能是剝奪了孩子一種自我完善的機會。
現在的孩子古靈精怪,這會給溝通造成些許麻煩。但這也是好事:自主性、獨立性都是成功要素,一個不會思考的人不可能成就人生價值。所以對孩子的想法要學會理解、甄別、鼓勵。強行打壓只會增加衝突的可能。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就看你怎麼引導。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做好父母本分:多做善聽謹言,要知道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正直、善良、勤勞也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我們這樣作雖說不敢保證孩子百分百成功,但最起碼也多了一層保證:做一個成功的人。
劉墉:;這世上最難了解的是愛、給人壓力最大的是愛、造成最多問題的是愛、影響最深的是愛。 當孩子成長的時候,作父母的也得成長。不能成長的父母,千萬別認為孩子離不開你們,要知道是你們離不開孩子。 拖孩子走半輩子的父母,很可能被孩子拖累一輩子,而且誤了彼此的一生!
儘管孩子可塑性強,但畢竟稚嫩,其承受力是有限的,你的理想不能強加在他身上。他有一顆獨立的心,讓他有屬於自己的理想空間,或許更有利於發展。想想自己年少時光,是不是有被無理壓抑了天性,難道年齡的增長只教會了你重蹈覆轍?你能做的是儘可能給他創造一個學習、充實自己的融洽環境。就算不能一鳴驚人,有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不也是你的成功嗎?
和孩子交朋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很難拿捏,太放鬆會少了威嚴,太緊又會造成隔膜。
一、增加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一起玩是相互了解的好時機,這個過程中盡量和諧,用建議替代指教。
二、原則性的問題不能商量,例如學習、公共行為規範等等。其餘的則以孩子的意願為主,大人的想法作參考。
三、照顧孩子的自尊,不合適動輒拿別人作比較去刺激。過多指責會造成自信心不足,有進步必須鼓勵,這很重要!
四、父母說話必須注意用語、語態,盛氣凌人只會拉開距離。
五、對孩子的承諾必須遵守,不能給孩子一個不守信用的印象。
六、幫孩子建立榮譽感,培養其自信心,認識努力的意義,適當的驕傲也不是壞事,孩子嘛。自身做表率,讓孩子學會感恩,認同主流價值觀。
好高騖遠確實要不得!每個孩子的興趣方向都會有所差異,各種培優是不是有用還值得商榷,讓孩子做不願意做的事,其效率能有幾何?結果可能和你的願望背道而馳。望子成龍、舔犢情深人之常情。但如果沒有務實的態度,你的願望也只能停留在空中樓閣。要知道畢竟金字塔尖站不了許多人:那不僅需要良好的教育、頭腦,機緣際遇都不可或缺。
好習慣成就人生!每個人都知道。可在實際生活中卻大多虎頭蛇尾,難以堅持。其原因無非懶惰、懈怠罷了。其實好的習慣培養起來並非如你想像中漫長,六十天即可:這是有科學實驗依據的。特別是孩子小時候更易施行,且容易見效。在以後的生活中,只需提點就行。
叛逆期,聽起來就頭疼。這其實是你自己嚇自己,只要搞清其產生的原因,也並非無解。叛逆期除開生理原因,其實大多是心理方面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已經達到一個高度,也正是形成價值觀的關鍵時機。可由於經歷的桎梏,其認知當然會有所偏頗。在似是而非間,他有自己的看法也就可以理解。我們不能一味的批評、嘲諷,甚至棍棒相向,而是沿着她的思路共同探討,看最終會有一個什麼後果。孩子是聰明的,其領悟力是極強的,用不着風聲鶴唳。當然,最關鍵的是我們要在孩子思想變化早期有所察覺。如此,解決起來更容易。這就要求我們時時關心孩子:這也是你的未來。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孩子的學習出狀況,或人群的關係過於敏感。這些都會反應在情緒上。叛逆期恰好處在初三至高一這個時段,學習壓力大,社會活動量增加,思想開個小岔也不是什麼離經叛道的事情。想想自己也曾年輕過的歲月,你也許會找到溝通的渠道。孩子年輕氣盛,對後果的估計不足,對立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這就要求我們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多理解、安撫,少指責,疏導好過堵截!
孩子都是天使,受過傷的地方也會長出新的翅膀,恨鐵不成鋼只是你疏忽的借口。而這個借口會造成嚴重、不可逆轉的錯誤:輸掉了孩子,你也就輸掉了未來!每個孩子都天性純良,彩虹或陰雨,就只看父母是否願作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