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縈繞在心頭的一個揮之不去的夢!在歷史的軌道里,遠古一刻,屈原縱身一跳,一個偉大的詩人從此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但是,一個歷史的傳奇從此誕生,砥柱中流深深的鐫刻在中華史冊中。中華脊樑,鑄造一個不屈的永恆。
或許,在方圓的世界里,詩人完全不必投身汨羅,無論到哪裡都可以成為座上賓,都可以錦衣美食,談古論今,縱橫社會。屈原,作為一個楚國的一員,他沒有!他選擇了捐軀汨羅,誓死楚國,不離楚土,以死鑒證了錚錚鐵骨!或許,是楚王的不信任,是秦國攻破楚都,詩人不願看到楚國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自己空有救國抱負,難有作為,只有選擇死亡表達愛國之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詩人用中華古老的釋懷方式詮釋了詩人的心聲!
信步歷史岸邊,不去考證端午節和屈原的投江的千絲萬縷的關係,就單單這一個歷史故事就促成了華夏一大傳奇。碧浪翻滾,萬舟競發,是多麼壯觀的場面。岸邊,歡聲雷動,人頭攢動,熙來攘往。河心,碧波蕩漾,綵衣罩體,隊伍整齊,龍舟昂揚,萬槳齊划。龍舟如離弦之箭,在隆隆的戰鼓聲中激流勇進。划槳隆起的肌肉里,青春的鬥志在激蕩,撼天動地的鼓聲里,酣暢淋漓的鼓聲催人奮進。龍舟犁起的雪白的浪花,是否,點燃了炎黃子孫爭先恐後的激情,續寫一段歷史的故事,演繹中華奮起的豪情。
圍坐爐旁,看着鍋中青青的粽子,香氣在空中飄來飄去,縈繞着童年的幻夢!
夏末,深深淺淺的池塘里,一根根挺拔的葦桿,一片片深綠的葦葉,在一聲聲蛙鳴里,輕輕的蕩漾開一段粽子的傳說。用稚嫩的小手,扯下一片片翠色慾滴的葦葉,歡快的心情在夏日涼爽的塘水裡歡快的漾開去,一池塘細碎的漣漪。宛若,鋪滿一池塘碧綠的葦葉,在純凈的藍天下,在燃燒的艷陽里,輕輕鋪開,無限擴展。偶爾,一隻小鳥停在葦桿上,倏然飛去,只留下葦桿輕輕晃動,連同根部的池水輕輕抖動難過一下。多像,古代仕女的纖指輕撥風弦,沒有一絲的響聲。屏住呼吸,風過無聲,雲過無痕。
包粽子的紅棗,是早早就儲備下來的。夏曆七月十五,棗兒羞紅了臉兒,羞怯的等人們採摘。放在太陽下晒成紫色的干棗,放在乾燥的地方儲存起來,待來年端午節來臨,包成粽子,那可是令人饞涎欲滴的美味佳肴。濃濃的粽香里,那可是包裹着童年多彩的夢想。
雖然,年齡不斷的增長,粽子的夢想依然的稚嫩,只不過多了一份深思。
粽香,依然的夢,依然的童年,依然不變的華夏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