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粽香情
我陰曆的生日是五月初三,距端午佳節還有兩天。小時候,我經常天真地想:要是媽媽再晚兩天讓我出生,我就是端午節生人了,那該有多好。
記事起,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和物資的匱乏,正在長身體的我,感覺自己像一個永遠吃不飽的孩子,每每不到吃飯的點,我就餓得不行,因此,只要放學的下課鈴聲一響,我便是第一個飛奔出校門,一口氣跑回家后迫不及待的揭開飯甑蓋(當時鄉下煮飯都是用木甑),抓起一坨飯糰便往嘴裡塞,那狼吞虎咽的樣子,一直伴隨着我走完小學畢業。
逢年過節,該是孩提時最開心的時刻。那會兒因為交通閉塞,物資不流通,往往在節日的餐桌上,貧富的分化不是很明顯的,均以雞鴨魚肉為主打菜,不同的只是菜量的多少而已。那一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會早早地開始忙碌,我們兄妹幾個便像沒了線的風箏,到處亂轉,等瘋夠了、玩累了才會汗漬漬的跑回家,圍坐在桌前,眼巴巴地盯着桌子,等熱氣騰騰的飯菜端上來,那個狼吞虎咽的鏡像就可想而知了。一頓飯過後,我們幾個發小依舊會偷偷地來到僻靜處,撅起小嘴比着誰的嘴巴油光最多,油光最多的贏者,那份驕傲地勁就甭提了。
而在我記憶里,這樣的驕傲似乎不多。
昨天,我來到一社區採訪愛心包粽子,看見一群大媽們在嫻熟的包粽子,不由得想起了老家的母親,信手便拿起一片箬葉深深地聞起來,卻怎麼也找不回記憶深處的那份香氣。
箬葉沒變、糯米沒變、技法沒變……變了的,許是自己的心態吧。
遙想老家的雙親,腦際間又閃現出他們忙碌的身影,濃濃的粽香裹着雙親的期盼直襲而來,牽動着我心底深處的那份情愫,於是暗自在心中打好行囊:收拾好心情回家過端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