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經典散文>我在金秋穿越了你的歷史——游明皇陵懷古

我在金秋穿越了你的歷史——游明皇陵懷古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進入鳳陽,就跳入到滄桑而神奇的歷史河流中了。曾經“壯麗森嚴”的明皇陵,霸氣仍在的中都城遺址,散落遍地的古城牆磚,香火綿延至今的龍興古剎,建制精巧的明代鼓樓,還有從古至今口口相傳的關於大明帝王朱元璋的那些事兒,都會讓你穿越到600多年前的時空里去。

  我的家鄉定遠與鳳陽是鄰縣,老家所在鄉鎮北邊的山,山南側是我們縣,北邊就是鳳陽了。兩縣山水相依,雞犬相聞,民風相同。因為鳳陽是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家鄉,雖然近在咫尺,但對它還是有一種特別的敬畏之情。

  有朋友說,我們似乎都有這樣的感覺,對家鄉的景觀總是不足為奇或視而不見。即使想到了要去某處名勝,卻因為覺得離自己很近,隨時都可以去的,結果反而一耽誤就是很多年。我所居住的縣城與鳳陽距離不到三十公里遠,卻是我多年前就想去的地方。今年國慶期間,正值秋高氣爽。我害怕了黃金周到外地的那種擁擠,便受鳳陽同學王敏夫婦的邀請,與愛人、孩子一起,實現了計劃已久的鳳陽之旅。

  秋天的鳳陽,天朗氣清,瓜果飄香,稻穗金黃。金色的田野,把天空也渲染成了橘黃色,這樣的色彩基調,讓人自然聯想到封建社會只有皇帝服裝才能使用的顏色,也更加相信了帝王故里確實是風水寶地。深受霧霾困擾的都市人來到鳳陽,一定會對生活在這裡的人心生羨慕。

  到鳳陽縣,位於縣城西南約六公里處的明皇陵是必去的地方。

  元朝末年,當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節節勝利,快要奪得天下的時候,他決定把將來的國都建在自己的家鄉,便派人在故鄉安徽鳳陽修建規模寵大的都城——中都。他同時也在該城南面六公里的地方,為自己的父母興建皇陵,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明中都皇陵。當中都城的建設初具規模的時候,朱元璋又採納大臣的建議,決定遷都南京。公元1421年,朱元璋的兒子明成祖朱棣又把首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這樣,鳳陽的中都城因為廢棄不用,逐漸殘毀,也逐漸被人遺忘。

  踏上明皇陵的筆直、平整的神道,我就會記起小時候村裡那位乾瘦的老私塾先生,捋着下巴幾根雪白鬍須給我們講的那些神奇故事。朱元璋年輕時家境赤貧,沒有土地,父母相繼死去后,竟無處下葬。又因家貧沒有錢買棺槨,所以朱元璋和他的哥哥只能抬着父母的屍體準備草葬山莽。傳說兩人快到山麓的時候,突然電閃雷鳴,大雨滂沱,只好放下屍體,到大樹下避雨。等雨過天晴,兄弟倆再去抬父母的時候,發現原先停放屍體的地方已經形成一個像小山似的巨大土堆,原來是天兵天將下凡,為朱元璋的父母實行了“天葬”。故事無稽可考,可以確定的是,當時埋葬一定是極其簡單的。朱元璋稱帝第二年,就在他父母墳墓上修建皇陵,歷時十年。當時的皇陵分皇城、磚城和外土城三道,佔地兩萬餘畝,城內有各種殿堂房舍不下千餘間,僅護陵的人就有3340戶。陵園規模宏偉,園內有大量精湛的碑石雕刻,其氣勢明顯高於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在封建社會,有皇帝後代陵園的規模不得超過先輩的規矩),可惜陵園內建築大部分已經毀於明末。

  走在明皇陵神道上,最令人震撼的莫過於兩邊32對排列整齊的石人、石獸等石像生了。大家所熟知的北京明十三陵、清東陵、清西陵、李治武則天合葬的乾陵都只有18對石像生。陵園內導遊姑娘自豪的說,這裡的石像生數量之多,雕刻之精美,為歷代所有帝王陵園之冠,並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石像生自北向南,東西對列。這些用硬度極高的青石雕刻的石像生,無論是麒麟、石獅、石虎、石羊,還是華表、文臣、武將、石馬與牽馬人,無不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1982年,這裡就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了。

  沿着石板鋪就的神道繼續往南走,過了金水橋,就會看到在東西兩側各有一個翹檐斗拱高大的亭子。西側的亭子里放置的是朱元璋御制皇陵碑,碑上鐫刻着朱元璋親自撰寫的碑文。皇陵碑高6.87米,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組成,碑額上刻有“大明皇陵之碑”六個大字。朱元璋為什麼要親自撰寫碑文,碑記開頭就作了明確說明:建設皇陵的時候,已有文臣儒士撰寫了碑記,但朱元璋認為這些“粉飾之文”“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於是就親自撰寫了碑文。碑文為1105個字,內容主要記述了他的卑微身世、僧侶生活、戎馬生涯以及開創大明江山的全過程,闡明了昌運興盛的道理,以作為子孫後代的訓典。“……既葬之後,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計不張。孟嫂攜幼,東歸故鄉。值天無雨,遺蝗騰翔。里人缺食,草木為糧。予亦何有,心驚若狂。乃與兄計,如何是常。兄雲去此,各度凶荒。兄為我器,我為兄傷。皇天白日,泣斷心腸。兄弟展品路,衣慟遙蒼。汪氏老母,為我籌量,遣予相送,備醴馨香。空門禮佛,出入僧房……”朱元璋撰寫的碑文,其實就是他的個人傳記。他一改歷代帝陵碑刻粉飾誇功、諛墓不實的惡習,行文情真意切,讀來朗朗上口,皇皇大著,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更重要的是,朱元璋真實的記錄了自己的人生經歷,為後人特別是歷史學家研究朱元璋和元末明初歷史提供了最可信的珍貴史料。

  在皇陵碑對面的亭子里,樹立着一塊無字碑,形態規格與有字碑一模一樣,但整個碑體上沒有一個文字。據說,這塊碑是朱元璋專為其祖輩歌功頌德而立的,他認為自己的功德已經大的難以計算了,其祖輩的功德更是沒有語言能形容描述的了的,只有樹立無字碑,取其功德無量之意,讓後人去景仰、揣摩。

  已歷經了600多年風雨的皇陵碑價值之高和無字碑之神秘,被稱為皇陵雙絕。他一改歷代帝陵碑刻粉飾誇功、諛墓不實的惡習,行文情真意切,讀來朗朗上口,皇皇大著,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更重要的是,朱元璋真實的記錄了自己的人生經歷,為後人特別是歷史學家研究朱元璋和元末明初歷史提供了最可信的珍貴史料。

  過了兩個碑亭,神道兩側是兩片茂密的松樹林!這栽種松樹的地方,就是享殿遺址了。享殿,是皇帝祭祀祖先和休息的地方。享殿再向南,就是陵園的終點,即埋葬朱元璋父母和他三個哥哥、三個嫂嫂、兩個侄子的大墳丘了。皇帝在祭祀祖先的時候,為了避免陵寢過重的陰氣,到了享殿就不再向前走了,皇帝所有的祭奠活動,都是在這裡進行的。

  享殿曾經是皇陵中最恢宏奢華的建築,可惜早已焚毀了。

  終於看到了像小山似的大土丘,這就是明皇陵最核心的部分,朱元璋的父母和兄嫂就埋葬這裡,無數個關於大明帝王的神奇故事也就是從這裡生髮。

  “孟兄先死,合家守喪。田主德不我顧,呼叱昂昂,既不與地,鄰里惆悵。忽伊史之慷慨,惠此黃壤。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餚漿。”朱元璋在皇陵碑上清楚的敘述了埋葬父母的經過。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皇帝,出身卑微。公元1344年,朱元璋17歲,放到現在來說,還未成年。當年,鳳陽遭遇大旱,又趕上瘟疫肆虐。在不到20天的時間裡,朱元璋的父母先後死去。這樣家破人亡的悲慘處境,對於年輕的朱元璋來說,真可謂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朱元璋家當時是佃戶,沒有一寸土地,父母死了無處埋葬,這倒正合了“死無葬身之地”這句罵人的話。朱元璋去哀求田主劉德,可劉德覺得田主家也沒有多餘的地啊,當然不肯幫忙。好在鄰居劉繼祖(劉德之兄)看朱元璋實在可憐,於是就借了一塊地給他,這就是現在的皇陵墓地了。

  眼前的墳丘佔地約有一個籃球場的面積那麼大,四周是二尺高的石砌圍牆。墳丘高高隆起,上面都是碗口粗的松樹,每棵樹上都系滿了遊客祈福的紅布條。據史料說,朱元璋稱帝后,曾多次考慮為父母遷葬,因為有人奏諫,說那墳地風水好,遷葬勢必會破了“興龍寶地”的風水,於是就地建造園陵。顯然,陵墓就是將原先的土堆加高培厚而已。

  我猜想,田主劉德後來應該是主動將家裡所有的土地,都送給朱元璋用來修建陵園了吧。不然他再看到朱元璋親自寫的皇陵碑文,還怎麼敢活下去呢?這,也許就是歷史上常常出現的此一時、彼一時的道理吧!

  鳳陽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如今的鳳陽,可看的地方真不少。中都城遺址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小崗村掀起的農村土地承包制改革徹底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鳳陽,在中國歷史上總是石破天驚!這一切,也許是縣城中心明代鼓樓上朱元璋親自撰寫的“萬世根本”那四個大字,時刻都在庇佑着這一方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使然吧!

  一天的時間,除了去這些地方以外,我還趕在黃昏之前,到朱元璋下詔修建的龍興寺里,上了一炷香。龍興寺香火旺盛,寺院里的佛鼓經聲,伴着檀香燃起的裊裊微煙,又讓人不禁想起朱元璋在寺廟裡當小沙彌時那段清苦的歲月。

  對於朱元璋來說,一切都過去了,他終於登上了在那個時代人所能到達的最高峰,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十分有作為的皇帝。

  有一種現象看似有些奇怪——無論是鳳陽人,還是定遠人,對朱元璋這位老鄉的感情都是十分複雜的。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朱元璋曾經在鳳陽大修皇城,在他的家鄉實行免除勞役的照顧政策,還從江浙富庶地區移民到鳳陽。但鳳陽人後來還是因為貧窮,對這位皇帝老鄉的恩澤並不領情,反倒有些微詞。歷史上的事,很多已經說不清了,曾經悲壯沉重的真實,現在都幻變成了輕鬆的故事隨意飄散了。

  定遠人對朱元璋的不滿,主要是認為他當了皇帝后,就忘恩負義,濫殺功臣。朱元璋最初是由湯和介紹投奔定遠起義軍領袖郭子興的,並娶了郭子興的義女馬姑娘,即後來的馬皇后。明朝的開國功臣大多出於鳳陽和定遠兩地,其中位極人臣的定遠人居多。朱元璋不願意看到那些曾經與他一起打江山的人好好的活下去,他總擔心這些開國元勛會居功自傲,影響到他子孫的江山社稷。這很符合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心理學!明初四大案,定遠開國名將就佔據了兩席。藍玉,常遇春妻弟,明朝開國元勛,官拜大將軍,封涼國公。僅藍玉案就有一萬餘人被殺,藍玉本人的結局是被剝皮填草。當時定遠縣姓藍的人,基本上都被誅殺了,只有少數藍姓人家遷居他鄉並改姓“青”后,才免遭殘害。開國輔運韓國公李善長,宰相胡惟庸,宋國公馮國勝,淮安侯華雲龍,這些定遠籍的明朝開國功臣最後都死在了政治清洗中。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鳳陽確實是個好地方!如今的鳳陽,已成為最宜居的地方!由於風景秀麗,歷史文化遺產眾多,每天都有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到這裡休閑觀光。

  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的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軍事家王守仁來到鳳陽登上譙樓(即今鳳陽縣中都城的鼓樓)后,感懷時事,詩興大發,曾寫下了“祖陵王氣蟠龍虎,帝闕重城鎖蝃蝀”的著名詩句。無論是在明朝之後,還是在明朝之前,都有很多文人墨客慕名到過鳳陽。白居易站在鳳陽境內的淮河岸邊不禁感嘆“淮水東南闊,無風度亦難。”韋應物到達鳳陽就不想離開,他的詩句“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便是證據。蘇軾、范仲淹、文天祥、宋濂、康有為等歷代文豪到鳳陽都曾留下在當地廣為流傳的詩詞歌賦。對鳳陽感情最深的名流莫過於大明皇帝朱元璋了,他曾寫下許多像“清霜將降雁鳴天,淮之南北盡平川”這樣令他家鄉父老感到自豪的詩句。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600多年前的血雨腥風早已被沖刷的乾乾淨淨了。大河向東流,歷史向前進,這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

  “小城故事多,景色也不錯!”鄧麗君的歌詞,用來給鳳陽做標籤,也是十分合適的。縱有千萬個故事版本,大明帝王和明朝276年的統治,一定是這些故事中最濃墨重彩的部分。至於朱元璋的功過,以及他對家鄉的感情和影響,就任由無數的有字碑和無字碑去評說吧。(安徽 鄭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