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愛情散文>閑話“社會生活中的悖論”(十五)——治霾儀器悖論

閑話“社會生活中的悖論”(十五)——治霾儀器悖論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閑話“社會生活中的悖論”(十五)——治霾儀器悖論

  陳宣章

  十五、治霾儀器悖論

  近年來,霧霾對老百姓已不再陌生。隨着空氣質量惡化,陰霾天氣增多,危害嚴重,霧霾天氣已經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2012年霧霾大範圍侵京;2013年1月9日以來,全國中東部陷入嚴重霧霾污染。全國74個監測城市中,33個達到重度霧霾污染。

  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標準:PM2.5<10是安全值,美國環保局(USEPA)標準:PM2.5平均濃度限值<15μg/m魯。而我國中東部PM2.5=50-80,比撒哈拉沙漠還高很多。(張靜景《霧裡看花,四面霾伏》,2013年02期,總第68期《東方贏家》封面文章)

  有人評論冬天穿超短裙者“只要風度,不要溫度”。自從只要GDP(戴旭稱之為“狗的屁”),不要好空氣,其惡果是十面霾伏。現今國人為PM2.5煩惱:每天預報霾情(有時一天警報數次);霾天中小學生在室內上體育課,重霾天中小學生停課;滿城都戴白口罩;人們必須減少戶外活動……可是,上班族不能停工,中小學生不能老是停課,老年人不能不買菜,休息者不能不出門……以前,早晨起床必須開窗通氣,現今則害怕PM2.5入室。( 散文網: )

  最近媒體報道,中國科學家發明治霾儀器,似乎給百姓帶來福音。可是仔細想想,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悖論。

  一、治霾儀器的效率:如果只是用於室內,只是空氣凈化器的新產品,並不解決大氣霧霾污染。但是,人們怎麼能一天到晚悶在室內。

  一個北京市與周邊地區都在重度霧霾污染,用多少個治霾儀器能夠解決問題?

  二、多發而持續的霧霾天氣,使人們對PM2.5的關注度居高不下,導致市場上和空氣有關的相關產品都成為“香餑餑”。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霧霾天引爆千億元商機,‘吸霾’塗料問世,爭搶環保產業‘蛋糕’。”這種治霾儀器也僅是爭搶環保產業“蛋糕”的工具,與治理大氣霧霾污染無關。

  三、任何儀器工作都需要能源。一大堆治霾儀器開動起來,需要多少電能?2011年,我國火力發電佔據全部發電量的82.54%,幾乎全是燃燒煤的發電,而PM2.5首位來源就是燃燒煤。這不是得不償失嗎?

  四、治病要治本,治霾必須明確PM2.5從何而來。1.一次能源消費過多依賴煤炭是PM2.5產生的根本所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煤炭消費佔據68%,而京津周邊地區(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煤炭消費最嚴重。2.汽車尾氣排放。2011年,北京汽車保有量突破500萬輛;2015年將突破700萬輛。為了“狗的屁”大力發展汽車工業,人們只能呼吸汽車尾氣。3.油品質量低下、發動機技術落後、城市交通擁堵和尾氣處理技術落後,加重汽車尾氣中的PM2.5排放。4.鋼鐵行業部分鋼廠為縮減成本而關閉環保設備(引自《霧裡看花,四面霾伏》)。CCTV報道,一方面鋼鐵產能過剩,另一方面非法小鋼鐵廠(根本沒有環保設備)大行其道。據說,環保局為了牟利,高價出售“企業環保合格證”,導致電廠、石油石化廠、鋼鐵廠等等大型企業放棄環保設備。5.農業污染:秸稈燃燒、土地沙漠化等等。

  環保法修訂草案新增加規定:各級政府要加大環保的財政投入,加強對農業污染的監測預警,加大對環境污染者的處罰力度,並與地方幹部的考核相聯繫。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公布:中央將安排50億元資金,用於京、津、冀、蒙、晉、魯六個省份的大氣污染的治理工作。

  問題是:1.這些資金應該首先用於治理PM2.5,而不是高價出售PM2.5監測設備牟利。2.治理PM2.5應該首先減少排放,而不是生產治霾儀器。3.大力發展汽車工業帶來的另一問題是石油輸入量大增,既消耗外匯又增加PM2.5排放。4.應該嚴厲打擊發“霧霾財”的貪官和姦商。5.秸稈可以用來生產酒精用來代替進口石油。6.保護森林植被,防止土地沙漠化。現今,紙張木材浪費極為嚴重,應該列入環保監測警示。7.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車。8.重視垃圾圍城及再生資源。

  治霾儀器不治霾,搞錯了方向。2013.12.8.



閑話“社會生活中的悖論”(十五)——治霾儀器悖論 標籤:雨中的樹 萬曆十五年 教人幸福地生活 和諧社會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