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雜文>閑話“不會做人”(修改稿)

閑話“不會做人”(修改稿)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閑話“不會做人”(修改稿)

  陳宣章

  退休后,經常在東方信息苑上網。同室有位網友,常常說:“我不會做人。自己知道別人討厭我,我就是改不掉。”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此人很怪:1。別人說東,他就說西;別人說西,他就說東。2。對於同一件事情,他總是用特殊的角度說怪話;3。公共場所應該輕聲說話,他卻旁若無人,高聲喧嘩,常常引起管理員的指責。4。別人好心勸說,他卻說:“我不能對不起自己。”這竟然是拒絕勸說的理由。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也是正常事情。但是,公共場所怎麼能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可是,你既不能容忍,又不能趕他走。有時候,旁邊有網友發火,他就老實了。

  “不會做人”,怎麼仔細分析呢?

  1。“會做什麼?”人的反面就是畜生。既然“自己知道別人討厭我,我就是改不掉。”為什麼呢?我曾經對他說:“你如果真正認為自己做得不對,引起別人討厭,為什麼就改不掉呢?其實,就因為你從來不認為自己做得不對,所以不想改。你所說的‘不能對不起自己’,就是絕對以自己為中心,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中。公共場所高聲喧嘩,實際就是沒有公共道德。人家管理員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評,你嘴上說改正,可是從來沒有放在心上,所以,堅決不改。人家管理員客氣,沒有把你趕出去。如果你有一點廉恥,就不應該這樣。你也是接近花甲之人,就好意思嗎?”他對“沒有公共道德”一說很不滿意,但是又無法反駁。我說:“你如果真想改,就每天戴個口罩,或者在座位上放一張座右銘:‘小聲說話!’時時提醒自己。”可是,他根本不聽。因為他就是認為自己沒有錯。當然,我沒有說“人的反面就是畜生。”否則,他會發瘋。

  2。“人”字倒過來就是“∨”。這不是漢字,而是批卷子的符號“勾”。我曾經發表過文章《閑話人與∨》。文中把∨等同於狗。“不會做人”,就是做狗。這又是罵人話。可是,我真想不出:“不會做人”,“會做什麼?”

  3。如果把“人”理解為“好人”,那麼,“不會做好人”,就是“會做壞人”,或者“會做惡人”。這與“自己知道別人討厭我”有一點接近,但是,一個人的言行為什麼就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明明知道“別人討厭我”,還要如此說話呢?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就必須遵守公共道德、社會法規,除非你是希特勒。

  4。退一萬步,如果把“人”理解為“老好人”,就是說他“為了堅持原則”。可是,這又與實際事情對不上號。試想:如果他的言行是“為了堅持原則”,為什麼別人都討厭他呢?難道真理真的只在他的手中?再說,即使真理真的只在他的手中,又如何說服大眾,使大家服從真理呢?

  大千世界百雜碎,無奇不有。“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我只能把這種人當做怪物,看看西洋鏡一般。勸也白勸,就讓他被別人都討厭吧。活該!

  反過來,什麼叫做“會做人”呢?老百姓現在有一種說法:“混得好!”何以為標準呢?就是升“官”發財。這裡的“官”是廣義的,可以是職位,不一定是公務員。一個人在公司里從主管升為部門經理,升為部門總監等等都是升“官”,甚至於從工人升為組長、班長等等也算。反正升“官”的目的主要是發財:工資、獎金、灰色收入等等。

  所以,“會做人”實際上成為“會做官”。官場有明規則,也有潛規則。“混得好”就升“官”發財;“混得不好”就降職甚至被炒魷魚。當然,還有一種升“官”發財的途徑:利用自身的“才能”跳槽。

  從“會做官”想到電視劇《李衛當官(一)》。這個李衛並不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而是虛構的藝術形象。李衛作了三件事:冒欽差救老娘、當縣令築河堤、作知府追鹽稅。救老娘為的私情,卻是正義的事情,因為貪官誣陷他老娘,並要處以死刑。築河堤為的百姓,卻是為了承諾“每一文錢用在老百姓身上。”連康熙都明白:“每一文錢用在老百姓身上”是不可能的。追鹽稅為的國庫,卻真正是為了四爺的皇室之爭。

  李衛大字不識一籮筐,根本不懂官場的潛規則,所以處處碰壁。由於他的後台硬,終於還是升“官”了。所以,《紅樓夢》說得明白:在官場混,首先是要知道“護官符”,而才能是次要因素。中國三千年封建社會,官場都是划圈圈的。在圈圈內,一榮俱榮,一富俱富。

  當然,每個人混官場,還有一個機遇問題。荒唐故事《連升三級》中的張好古,從小就嬌生慣養,也沒念過書,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上來。他長大了,吃喝嫖賭,無所不為,天天吃飽喝足,提籠架鳥,滿街遛。因為這個,大傢伙兒都管他叫“狗少”。就是這麼一個混球,竟然一個字沒寫,弄個第二名進士,兩位主考官倒拜徒弟,還進了翰林院。魏忠賢的生日時,翰林院同事代替張好古編了一副對子,大罵魏忠賢,說魏忠賢要謀朝篡位。沒想到,後來張好古因此加升三級。

  這裡有一個問題:升“官”發財不一定是好事。如果是為了私利、小集團利益、剝削階級利益而升“官”發財,常常會帶來殺身之禍。歷史上,有建國重臣為了保身而急流勇退者,例如:秦末漢初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漢王朝的開國元勛之一,“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之一張良。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之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待大功告成之後,張良及時功成身退,避免了韓信、彭越等鳥盡弓藏的下場。又例如: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及文學家劉基(伯溫),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儘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劉基的功勞對於明朝來說可以說是最大的,但是,他知道朱元璋對待開國功臣元老就會換另外一副面孔,因此,第二年他就請退,告老還鄉了。

  現在,我們的國家中,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官員才能永葆青春受到人民愛戴。那些抱着個人動機的官員(例如:2007年11月-2012年6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64萬多件,結案63萬多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66萬多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處理2。4萬多人,堅決查處了薄熙來、劉志軍、許宗衡等一批重大違紀違法案件)終究沒有好下場,真不如老老實實地當一個普通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