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優秀散文>閑話“社會生活中的悖論”(五)——7158悖論

閑話“社會生活中的悖論”(五)——7158悖論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閑話“社會生活中的悖論”(五)——7158悖論

  陳宣章

  五、7158悖論

  最近媒體報道:“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長71倍,年均增長13.4%,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增長58倍,年均增長12.8%,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5%。”由此,媒體結論:34年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極大提高。

  這裡許多問題:

  1.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能單純用人均可支配收入來衡量,還與CPI直接相關。我不知道國家統計局為什麼沒有公布同期CPI增長的倍數?對於“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4%和7.5%”的說法,似乎有疑問。

  改革開放前,上海城鎮居民救濟金標準為月人均8元;2012年上海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每人每月570元。570/8=71.25倍。這是人活着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與CPI直接相關。以此推測:CPI增長了71.25倍。也就是說,34年來城鎮居民平均生活水平與以前持平(農村居民及上海以外地區,沒有查到完全的數據)。

  2.中國是個大國,各省市自治區及其不同地區的生活水平相差懸殊。

  3.在統計學上,平均數不能正確反映實際情況。最客觀反映實際情況的是群體分布圖:各種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級的人群數量及其佔總人口的比例。還有一個數據就是“眾數”: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級最大人群的數據。因為“中國億萬富豪、千萬富豪人數世界第一”,這些人把平民、貧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拔高”不少。這種“被極大提高”的生活水平與實際生活形成極大反差。例如:某公司董事長年薪6600萬,“拔高”多少平民、貧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這就是群眾最反感的“兩極分化越演越烈”。

  4.改革開放前,上海最低工資標準(學徒滿師定級)月人均33元;2012年上海最低工資標準為1450元/月,增長43.94倍,遠遠低於CPI增長的71.25倍。從統計學分析,各種工資標準等級的人群數量及其佔總人口的比例,應該是“上少下多”,呈金字塔形,最低工資標準的人群數量最大。

  5.任何一個企業中,高工資的人數(高管)佔比例極少,而且他們有給自己定工資標準的權力,還有不讓工人長工資的花招(除了少數有特長者,一般工人都是最低工資標準)。還有一些企業,對最低工資標準的工人還要拖欠工資。

  6.有權力者還有數不清的灰色收入,可以偷稅漏稅,還要各種花招極大地增加自己的資本和利潤。這些是無法從可支配收入情況分析的。

  7.國有資產流失和國內資金外流情況嚴重,還有坐吃空餉、貪污腐化、投機倒把及各種違法犯罪分子。

  8.2012年6月21日報道,中國總理在巴西舉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會議上稱,按照新的標準來計算,中國有超過1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強調中國雖然已經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由於中國人均所得依然較低,大約排世界第90名,所以中國在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仍然任重道遠。而世界銀行2011年說,中國每天生活不足1.25美元的貧困線以下人口有大約1.5億人。國家統計局2013.2.22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國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農村人口為9899萬人。2013年3月25日,正在非洲國家坦桑尼亞訪問的習近平,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發表演講。習近平說,按聯合國標準,中國還有1.28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所以,只根據人均可支配收入推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極大提高”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悖論——“7158悖論”。2013.11.14.



閑話“社會生活中的悖論”(五)——7158悖論 標籤:雨中的樹 教人幸福地生活 和諧社會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