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讀《阿q正傳》作文

讀《阿q正傳》作文

白雲飄飄網 編輯:zeimm

1、讀《阿q正傳》作文600字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的著名作品之一,也是五四文化革命時期的優秀作品。那是個激情似火的年代,重讀《阿Q正傳》好象也讓我回到了那個年代,阿Q的形象也深刻印記在我的腦海中。

  以前的我以為,阿Q是個卑賤的,又可悲的中國農民,正如那時代的中國人民一樣,是封建思想的產物,應該被時代所拋棄。被別人打時,他自我安慰想:“是兒子打老子。”這不正是那個時代的最好寫照嗎?那時的人們不會想我們為什麼會落後,我們為什麼要被帝國主義侵略,想的只是以前,曾經,我們的祖先多麼的風光~~~~~~~

  如今,細細解讀《阿Q正傳》又讓我認識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想到過的地方。阿Q一個被那個時代所拋棄的人,他既高傲卻又卑賤,在別人瞧不起他的同時,他卻又瞧不起自認為比自己還低賤的人-----王胡、小D。阿Q是悲哀的。阿Q並不懶惰,他靠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阿Q也有夢想,他想有一個女人,有一個家;阿Q想有名聲、有地位,但他在別人的心中永遠是卑賤、微不足道~~~~~~~~~

  這正如我們現在的社會,每個人都在為生活而忙忙碌碌,巨大的壓力侵蝕着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沒有本事,沒有手藝,沒有知識就不能在這個社會上生存。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達爾文的《進化論》殘酷的說明了這一切。現在的我們,需要的正是阿Q的這種精神勝利法,在遇到挫折時,我們能自我安慰,自我振作。很多的人就是不能進行自我精神的解放,從而選擇了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樣的人是生活的弱者,他們不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社會淘汰了他們。我們應該學會阿Q的那種精神,讓我們更好的適應生活。


2、讀《阿q正傳》后感作文700字


《阿q正傳》選自魯迅的小說集《吶喊》。魯迅是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之一。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沒落封建家庭。1926年以前,魯迅先後出版了《吶喊》《彷徨》兩本小時集,收錄25篇。魯迅於1936年10月病逝於上海。 

  這些小說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前夕的社會生活,《阿q正傳》是以描寫阿q的悲劇,把以權性為實質的精神勝利法——“阿q精神”當作一種國民弱點加以揭露,以促其覺醒,是震動文壇的一部傑作。阿q是辛亥革命時代落後的農民的典型。魯迅寫《阿q正傳》是為了叫我們拋棄精神法,走向實際的革命鬥爭。 

  “阿q本來也是正人,我們雖然不知道他曾蒙什麼明師指授過,但他對於“男女之大防”卻歷來非常嚴;也有很排斥異端——如小尼姑及假洋鬼子正氣。他的學說是:凡尼姑,一定與和尚私通;一個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誘男人;一男一女在那裡講話,一定要有勾當了。這顯然是一種極端封建的婦女觀,阿 q濃厚的封建觀念,隨時隨地把都在流露出來。反映了在封建社會時,人們對女性的一種歧視,作為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平等對待每一個人,不分卑賤,沒有性別歧視。 

  “阿q近來雖然比較的受人尊敬,自己也變得更加高傲一些,但和那些打慣的閑人們見面還是很膽怯。獨有這回卻非常失勇了。這樣滿臉鬍子的東西,也敢出言無狀么?”寫出了啊q的狂妄自大,愚昧無知,我們應該懂得謙虛,有時做不 到狂妄自大的說出來。有時狂妄自大往往會為自己惹出一身麻煩,所以我們應該懂得謙虛。阿q的這種愚昧無知,也讓我覺得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增長知識。不要想阿q這樣愚昧無知,被人所恥笑。 

  讀了魯迅的《阿q正傳》讓我產生不少感想:反映出農村人民落後的一種社會風貌,也讓我們看見了封建時期的思想的落伍。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為國家貢獻一份力,讓中國跟上時代的腳步,跟上世界的腳步,讓中國與時俱進。

3、我讀《阿q正傳》作文1700字


  《阿Q正傳》寫於1921年,是魯迅唯一的中篇小說,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魯迅寫《阿Q正傳》“是想暴露國民的弱點”,是想“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靈魂”。作品中的阿Q是一個在辛亥革命中的貧苦農民,這說明了魯迅改造國民性的主張同他關心革命,關心農民對革命的態度以及革命給農民帶來的利益等種種問題間的一致性。

  小說通過對阿Q的形象和悲慘一生的描述,鞭撻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等落後、麻木的精神狀態,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總結了辛亥革命沒有發動和依靠農民而終於失敗的歷史教訓;從而,在實際上提出了農民問題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這就是《阿Q正傳》的主題思想及其意義。

  在這篇小說里,魯迅塑造了一個令人難忘的典型形象阿Q。文章中通過阿Q的形象揭示了中國農民的麻木和不覺悟,並由此反映了如不真正打碎農民的精神枷鎖,中國的民主革命很難有光明的前景。但阿Q形象的意義又遠遠不只是一個農民的代表,他具有更為深廣的思想蘊涵。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農村,貧無立錐之地,只能靠打短工為生,社會地位極其低下,連一個姓名也沒有,受盡了剝削和欺凌。但是,他卻不正視現實,不去反抗鬥爭,反倒無憂無慮,悠然自得,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以求得“精神上的勝利”。正是這種精神勝利法使得阿Q產生了一種奇特的性格和思維方式,也使阿Q顯得十分麻木、可笑。他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只求得在精神上戰勝對方;他最能自尊自大,毫無根據地炫耀自己的前世和將來,又最能在現實中毫不知恥地自輕自賤;他死要面子,諱疾忌醫,從不敢正視自己的弱點,甚至以自己的弱點為榮;他還欺善怕惡,欺弱怕強。但儘管如此,阿Q作為一個勞動農民,還是表現出自發的革命要求。當辛亥革命爆發的消息傳來時,他不覺“神往”革命,希望從此能夠翻身。不過他的“革命觀”,是與落後農民的私慾和許多糊塗觀念聯繫着的(要女人,要房子,要錢等),他並沒有真正地覺醒。雖然,阿Q身上的精神勝利法已不是阿Q所獨有,它是整個國民劣根性的高度概括,是民族病態的集中體現。“阿Q相”已成為民族劣根性的代名詞。精神勝利法深刻的階級根源來自於中國封建統治者及其思想意識,其歷史根源則與中國歷史特別是近代史上屢次遭外族侵略的屈辱緊密相關,而農民小生產者的保守落後等弱點,又使阿Q這樣的農民更易感染上精神勝利法。魯迅多次表明,塑造阿Q的形象,實為畫出國民的靈魂,以拯救民族的命運,對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對整箇舊社會、舊的封建思想意識形態的徹底批判。阿Q生活的時代雖然已經永遠過去,但阿Q性格所包含的思想內容卻並未絕跡,這正是阿Q形象的思想魅力所在。

  與此同時,魯迅高度真實地描繪了辛亥革命前後中國農村的面貌,為阿Q這一典型人物提供了典型環境。尤其是,魯迅深刻反映出辛亥革命黨人在進行革命的過程中,始終沒有意識到農民的革命要求和力量,沒有去啟發和發動他們,終於被封建勢力篡奪了勝利果實,而沒有發生真正的變革。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阿Q最終被所謂革命政府誣指為搶匪,被綁上法場,結束了悲慘的一生,

  文章中的“大團圓”描寫,其實是對阿Q的革命既不簡單的肯定,也不簡單的否定:阿Q的嚮往革命是必然的,是由他的被壓迫的階級地位所決定的;阿Q革命的動機是模糊的,是出於一種激動而盲目的情緒,缺乏起碼的革命覺悟;阿Q的革命目的是極端錯誤的,無非是殺人、奪物與傳宗接代;阿Q的革命方式是荒唐可笑的他對革命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將辮子盤在頭上,或去投靠革命黨。由此看出,魯迅對阿Q的革命是持否定態度的。阿Q的“大團圓”的結尾也是革命黨與封建勢力妥協的必然結果,他既是阿Q個人的悲劇,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劇。正是通過阿Q這一悲劇結局,魯迅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總結了這場革命由於沒有發動和依靠農民而終於失敗的歷史教訓,從而也在實際上提出了農民問題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阿Q正傳》真實地再現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是一篇現實主義的傑作。在具體的藝術手法上,魯迅運用傳神的白描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採用敘述體的結構和誇張的諷刺性的語言,也是十分成功的,在形式上,出色地將悲劇和喜劇兩種不同的風俗融為一體,達到悲劇內容與喜劇形式的有機統一;在寫人的藝術上,成功地將西方小說注重描寫人物心理及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等特點,與中國古典小說的白描手法、傳統形式的結構及用人物自身言行來傳達人物神情的藝術傳統融為一體。


4、精神勝利法“勝利”了嗎——讀《阿q正傳》有感700字


阿Q,一個流浪僱農,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搖船便搖船”——這,是令人同情的;阿Q有着“農民式的質樸,但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這,便是可悲的了。在深受剝削、壓迫和凌辱之下,他沒有選擇面對,而是對這些麻木健忘,並且養成自輕自賤自欺自慰的惡習,甚至靠凌辱弱小者來發泄被人欺壓的不平之氣,以獲得平衡,這,便是他的“精神勝利法”了。 

  然而,他真的“勝利”了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也許精神勝利法是給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 “人生哲學”,自己明明處於劣勢,但卻又因為外在種種的失落,於是只有用精神勝利法來取得心靈上的安慰,但這畢竟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方法罷了,它並不會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強,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個人自暴自棄的表現方法罷。這猶如吸食精神的“鴉片”,讓“毒霧”遮蓋住一切破敗與缺陷,到最後慢慢地墮落成為社會負擔,於是,這便釀成了阿Q的悲劇。他的遭遇令人感嘆、令人同情、令人辛酸。  

  阿Q的遭遇和性格也許就是那個時代的勞苦大眾的遭遇和性格的普遍反映,而《阿Q正傳》則是辛亥革命時期農村生活的一面鏡子,利用諷刺反射出了舊中國的種種現象,是舊中國勞動人民的奴隸生活的深刻寫照,也是中國近代民族被壓迫的歷史縮影。  

  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也許是着眼於啟蒙,寫出舊中國的人生,主要是廣大受剝削壓迫的勞動人民的苦難、悲憤而又愚昧落後的人生,希望改良這悲慘的人生,喚醒那沉睡的民眾。 

  現在,我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更應該勤勤懇懇,把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充實、快樂,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為:實現個人的理想,國家的崛起,靠“精神勝利法”是行不通的,只有學會勇於面對現實,努力!

5、讀《阿q正傳》有感700字


  這個夏天真是出奇的熱,沒事幹便倒在床上,隨手抓過一本書來看??《阿Q正傳》??不久從弟弟家借來的。於是隨便翻開一頁瞧瞧,不久,就被阿Q調戲小尼姑的情節吸引住了,逗得我哈哈大笑……於是我翻到了第一頁……

  我一口氣讀完了它,讀完后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又覺得可笑,又認為可悲。同時又佩服魯迅先生的才華。《阿Q正傳》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後的農村為背景,塑造了一個深受封建主義壓迫和毒害的不覺悟的農民形象。暴露出國民的弱點,寫出國人的靈魂。從作品的宇里行間中,我能體會到作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同時作者也集中描寫和痛徹批判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也通過在辛亥革命中阿Q的表現和悲劇命運,深刻地總結了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作品在故事情節的展開和人物性格的刻畫,深廣的背景和人物的命運悲劇因素和喜劇因素等糅合在一起,組合得十分成功。

  阿Q這一當時國民性格的典型,他臨死前,兩件最遺憾的事情是:畫押的圓圈畫得不夠圓,二是遊街時,沒有唱出幾句戲來。這是多麼的可笑,更是多麼的可悲呀!這決不是臨危不懼,而是愚昧至極,他毫無真正的精神世界,連動物都會同情他這一套的精神勝利法,阿Q沒有靈魂,就是死了也上不了天,只有一幅欺軟怕硬的軀殼,他的存在對別人來說毫無意義。多他不多,少他不少,最多會成為人們無聊時的談資。

  阿Q死後,人們的態度各不一樣,有的說:“阿Q是壞人,被槍斃就是證據。”有的說:“槍斃沒有殺頭好看。”還有的卻說:“遊了那麼久的街,竟沒唱一句戲,白跟了一趟。”這些麻木的語言就是對自認比阿Q高一等的人們對阿Q最後的“祝福”,令人可悲!《阿Q正傳》就像是一個凹透鏡,當時的人們就像是一束光,這束光穿過凹透鏡集聚成了明亮的一點,這一點就是阿Q,他的身上匯聚了所有當時的中國人的東西……希望阿Q會在現在的社會裡消失,成為一個真正幽默的笑話。


6、讀《阿q正傳》有感(旋轉跳躍載撒~)800字


阿Q是辛亥革命前後生活在江南未庄的一個流浪僱農。“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般便撐船”,深受剝削、壓迫和凌辱,這本已是十分悲慘的。更另人痛心的是,他對這些竟然麻木健忘,並且養成自輕自賤自欺自慰的惡習,甚至靠凌弱小者來發泄被人欺壓的不平之氣,以獲得平衡。人們習慣地稱這種性格表現為“精神勝利法”阿Q的性格形成於他的生活環境和人生遭遇,他的“精神勝利法”在那個時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不僅是阿Q這樣的下層農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國民性。 

  當時的統治者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面對喪權辱國的形式,仍然自稱“天朝”,沉醉在“東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國文明“為全球所仰望”,這不也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如出一轍嗎?再放眼今朝,社會在不斷地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許多的“阿Q”不學無術、遊手好閒,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進,慢慢的墮落成為社會負擔,這些人既可悲又可憐。 

  “獅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這是魯訊用《狂人日記》來形容農村土豪劣紳的品性,趙太爺父子是當時農村土豪劣紳的代表。在小說中,他們基本上沒有表現出善性,而是因富貴尊顯而驕橫,又因腐敗沒落而怯懦。他們剝奪了阿Q的最低的生存權利。他們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卻以封建禮教的維護者的面目出現,懲治向吾媽求愛的阿Q,當革命的風聲傳到未庄,他們卑謙地稱阿Q為“老Q”,當看到革命風暴勢不可擋時,他們又投機鑽營,成為革命隊伍中的破壞力量。 

  《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小說之一,喜劇的外表,悲劇的內核,使讀者把阿Q等人的形象清晰地印在腦海中,阿Q的一生是悲劇性的,他的遭遇令人感嘆、令人同情。我希望我們作為中學生應該勤勤懇懇,把自己的每一天都過的充實、快樂,做一個求上進的青少年,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