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優秀隨筆>【教育隨筆】《理解關心是成功的基石》

【教育隨筆】《理解關心是成功的基石》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理解關心是成功的基石》

  文∕黃璜

  現代大教育的形式下,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關心的往往是自己的發展,是自己所在單位的利潤等,而忽略了自身道德修養的提升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其實,關心和被關心是人類生活的基本需求,沒有關心,就沒有一個完整的人,在人生階段,我們都需要關心,同樣也需要去關心別人,很多人只關心事業,只關心自己,卻很少有同情心,扭曲了關心的概念,這樣的做人是很危險的。

  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渴望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關心,呼喚着充滿愛心的新型人際關係。當前在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缺乏關心的現象普遍存在,我國也不例外,因此在我們身邊因為缺少關心而悲劇幾乎天天都有發生,請認真想一想,這種現狀可以追溯到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這樣的社會環境和教育氛圍對青少年的成長有着不良影響。

  當前的學校教育也是某種程度的道德缺乏教育,儘管學校開設了品德課程,但大都流於形式,未能融入學生的心靈,而我們的家長、老師和社會對於成功概念的界定是:羨慕別人有鈔票,羨慕別人的高官厚祿,肯定有高深學術的人士等等。因此,人們在奮鬥的過程中,其目標和追求就是為了取得權勢、地位和金錢。

  一個普通的勞動者,靠誠實勞動生活,在某種意義上屬於失敗者的人群,是一個被別人看不起的蟻族階層。有位著名的美國學者叫諾丁斯的告訴我們:學生需要理解,成功人士有着各種各樣的表現,學校教育並非是通往上流社會的階梯,而是通往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只有金錢來衡量,成功意味着建立愛的關係,意味着增長個人的才幹,去享受着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我從多年的教育生涯也認為,學校教育最好從真正圍繞愛心來組織開展,能讓每個學生積極地去關心身邊的每個人,去關心知識,去關心自己的生存環境,去提高自身的知識和技能。目前我國的學校教育課程幾乎都是圍繞應試來開展的,缺少的就是人文教育。

  反思現在的學校教育,仍然是以“認知教育”為主,社會、家庭和學校所關注的仍然是升學率,安徽省毛毯廠學校就是很好的案例,可又有誰能改變這現狀呢?特別是農村的家長認為:孩子若不走近高校的大門,今後的人生路就不會平坦。現在的社會沒有人去傾聽孩子們心靈的呼聲,沒有人去了解孩子們的人生願望和發展方向。考試成績就是一切,它是人生的分水嶺,尤其是農村的孩子們,不走近高校,接下來就意味着他不能獲得成功,文憑是他們走近工廠,走近社會的金鑰匙。

  諾丁斯是個學者,美國著名的教授,她是美兩所高校的榮譽博士,她的教育思想充滿着睿智,能引發我們對成功的深刻反思。



【教育隨筆】《理解關心是成功的基石》 標籤:教育的智慧 愛的教育 三生教育 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