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謁革命志士余健光故居
馨梅居士
深秋的9月,敘永縣水潦彝族鄉略顯絲絲寒意,但卻絲毫沒有沖淡我們拜謁革命志士余健光(又名余祥輝,生於1891年~1919年,彝族,四川敘永縣水潦鄉人)先生故居的熱情。一路上,我們暢談着余健光先生的英雄業績,遐想着將展現我們眼前的余健光先生故居情景。
到了目的地,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情景與想象中大相庭徑,失落感油然而生。據當地人介紹,余健光先祖系四川永寧宣撫司宣撫使。明末天啟、崇禎年間,西南地區爆發“奢、安之亂”。率兵攻佔重慶,圍困成都,自稱大梁王的奢崇明即為余氏之先祖。奢崇明兵敗后,其子崇震,隱姓埋名,改名余化龍,率家人隱居於現今的水潦彝族鄉,余健光即其第12世孫。余健光故居修建,是仿照永寧宣撫司衙門建造的土司寨,由三重大院和大洞組成,佔地數十畝。三重大院建築風格是西南民居與伊斯蘭建築風格結合體,這在福建一帶土司寨建築中比較常見。分上下兩層,均為石木結構,前院是練武場和跑馬道,中院處理公務和接待賓客,後院是家眷生活、休息的地方。院牆上建有瞭望台、射擊孔,後院有一通道直通大洞。大洞主要儲存備用物資,也為應急避難場所。相傳,曾有土匪搶劫,圍攻半年未下,而土匪頭子卻斃命於此,可見大院建築防備措施之嚴密。
而今的余健光故居,僅存不足三分之一的後院,大部分面積改建了學校和民房,沒有了昔日的氣勢與輝煌,故居原大門已拆除,按原樣複製“習部後裔”四字在大洞小學的院牆上,表明余健光先輩系彝族習部後人;大門兩側有一副對聯:“不慕他秦樓楚館,畫棟珠簾,即此地居臨三省,閑收拾蜀雨滇雲,赤水黔山,盡歸屏障;遙溯自禹甸周圻,分茅胙土,迄於今世守一隅,勿忘國恩家訓,明勛漢績,永紹箕裘 ”,可窺見主人雖偏居一隅,仍對國家前途命運耿耿忠心。後院大門鑲嵌着“餘慶后”三個字和塔式高大的門頂相映襯,似乎向來拜謁的人介紹着曾經的土司寨無上的權力和威嚴。那斷垣殘壁依稀可見雕刻精美的石碑、石人、石馬,似乎訴述着浩瀚歷史長河中余氏土司寨的滄桑變遷。
1906年春,余健光父親余若煌被趙爾豐置身囹圄,在營救無策的情況下,余健光隨叔父余若瑔背井離鄉,東渡日本留學。在日期間,余健光加入中國同盟會,積極投身於推翻清政府的革命運動,成為一名民主革命志士。他先後參加了辛亥革命、護國戰爭、護法運動,歷任湖南民軍副檢閱使和湘西靖國聯軍前敵總指揮等職,馳騁疆場,屢建戰功。余健光獻身革命,奔走廣東、上海、湖南等地從事革命活動,積勞成疾,不幸於1919年5月病歿上海,時年僅28歲。國民黨元老胡漢民評價說:“君平居至和易,無疾言厲色,而見義則勇,雖挫敗不少撓。病殆不起,同志往視之,猶以湘中軍事為念。天奪君年,使君所貢獻於國家社會者僅此,非徒君之不幸也。” 1920年5月7日,孫中山親筆為《余健光傳》題寫序文。其中有一段話:“健光之死也,民黨知與不知者,皆為嘆傷,以謂使天假之年,獲竟其志,其所造當什百倍於今日也。惟健光則固以奮鬥而死,自有志於革命以來,真所謂一息尚存,未嘗少懈者。其生平自揆,亦曾無成敗利鈍之見,故不問健光所已建樹於國家社會者奚若,而即此奮鬥進取之精神,已足以移傳於多數後起之青年而不朽。我知健光無復遺憾矣!”可見余健光非常受孫中山先生的賞識和看重。余健光的去世,孫中山先生萬分惋惜。余健光靈柩運回故里安葬,墓碑鐫“湘西靖國聯軍前敵總指揮余健光之墓”,至今猶存水潦彝族鄉供人瞻仰。
走出余健光故居,聽着故居改建的學校教室里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我們感慨萬千,彷彿看到少年余健光奮發苦讀、報效國家、戎裝颯爽的身影;故居門前滔滔東流的赤水河,正像余健光先生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不朽精神,余健光先生英名永在,功績與世長存。
拜謁革命志士余健光故居 標籤: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