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得閑,有時間通讀了幾本國學經典如《論語》、《大學》等,對於人生哲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讀書也有了更多的體會。
以前讀于丹老師講評的《論語》、《莊子》等書籍,有春風襲面之感,感覺深入淺出心領神會。于丹順應了目前的文化潮流,把不易讀懂、比較生澀的古文經典用另一種符合現代語言習慣和思維方式的體系講解,被大眾普遍接受。電視、網絡等現代媒體的充分介入讓國學經典得到了空前的普及。
我想于丹老師對儒家經典的講評和《明朝那些事兒》一類的白話講史對於國學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但是如果您想深入的探討人生哲學,我還是建議朋友們讀一讀原著和早期的點評。個人的感覺:讀普及本猶如聽流行音樂,通俗唱法,快意;而讀經典猶如聽民樂,民族或者美聲唱法,深邃。
品讀經典不能以偏概全,而這是我們常犯的錯誤。比如我們經常說的“父母在,不遠遊”,我也常常為了不在父母身邊盡孝而有所遺憾,其實《論語》中的原文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如果只讀半句,未免迂腐,而全面理解則讓大部分人進退有餘。比如我哥哥嫂子還有兩個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生活,我在外面也就安心多了。
再比如我們常說的“吾日三省吾身”,很多人理解為每天反省三次自己的言行,或者理解成海爾式的“日新日高”。其實,《論語》中是這樣表述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轉不習乎?”
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絕不是每句可以只讀半句。
品讀經典要聯繫實際,今天我們為人處事或者治理企業的很多理念都來自於中國的傳統文化。
比如今天講的“誠信”理念,《論語》中就有很多講誠信的,平時我們說的比較多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就是出自《論語》。
比如見義勇為,《論語》中有“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之句。
比如學習與實踐要相結合,《論語》中說“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很多人只說第一句,認為讀書讀好了就是為了做官,今天看來未免太有局限性,現在應該這樣理解:學有所成就要去工作,工作有所成績還要不斷學習。
比如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頭腦,《論語》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品讀經典能夠很好的指導我們的人生,讓我們少走彎路。
《論語》有“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之說,如果早一些領悟其中的哲理,我想我能夠少走很多彎路。
我曾經在一家公司任職,與老闆感情甚篤並決定在該公司奮鬥一生。因此,我在工作上堅持理想,力挺科學規範的公司治理,並在很多問題上堅持己見,對老闆的一些不合理的做法直言不諱,但最終的結果是不歡而散,正應了“事君數,斯辱矣”這句話。
公司領導的很多做法有他們自己的哲學,很多事情我們盡到忠告之職也就夠了,過於堅持只能自取其辱。
品讀經典要深刻理解和學習仁義道德,這是中華文明人生哲學的精華,也是儒家經典的精髓。在這個缺乏信仰的時代,人生哲學何其珍貴!
列舉一二,不敢妄評。
u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u巧言令色鮮矣仁。
u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u禮之用,和為貴
u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u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u德不孤,必有鄰。
u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u君子必慎其獨也。
u致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
u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品讀經典也能夠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很多現代人的行為方式其實幾千年前的古人早已有之。
我讀中小學的時候課桌文化就已經泛濫,常常見到學長們用過的課桌上刻有言志詩,但最多的還是“早”字。雖然過多過俗,但這些座右銘畢竟是成長過程的見證,今天的我們變換了形式仍在繼續着這個傳統——比如我們在或者MSN等即時通聊天工具上敲上的警句、詩文等。
《大學》中有一句“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說的是商湯王洗臉盆上鑄有銘文,用以警示自己天天發奮求新。
古今同理,數千年不曾變,這不就是我們的信仰嗎?難道遜色於基督《聖經》和伊斯蘭的《古蘭經》嗎?
不同於宗教化的西方傳統文化,中華文明一開始就是平民的,普及的,也許這才是中華文明數千年綿延至今的根本。
2010年1月於黃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