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周圍的一些老年人,在書寫一些文字材料時,總會說:“嗨!真是老了,提筆忘字。”但近年來,我們也常常看得到一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也會因“提筆忘字”而撓頭。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在現今的學校教育階段,除經濟落後地區外,都普遍注重電化教學和電腦知識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漢字的手寫能力培養。
二是在社會實踐中,使用的文書材料,都依賴於先進的文字輸入輸出工具,基本上拋棄了手寫漢字的文件。並且,人們現代化的文字輸入輸出工具上,大多數人都習慣於拼音輸入法,同時還藉助聯想功能完成句子。
三是原有的書信交往形式,手工寫文字的紙質文件,被手機信息和網絡郵箱代替。
因此,諸多原本發揮人類手腦並用的機會,都被現代化的智能工具所搶佔。曾幾何時,人們手寫漢字的功能在逐步退化,“提筆忘字”的人群正在逐漸擴展和年青化。
要防止手寫漢字功能退化。首先要讓人們了解漢字的發展和演變歷史。漢字,是我們華夏祖先通過形、象、音、數、理等方面的結合創造出來的文字,它的使用和演變過程,主要是通過用手書寫來實現的。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周時的金文、秦時的大小篆、西漢時期的隸書和東漢、東晉以後形成的楷書、草書、行書等,這些字體的產生和發展,無不滲透我們祖先的手工智慧和才能。我們祖先通過手工造字,手工書寫,增強對漢字的記憶,擴展漢字的使用範圍,增添漢字的觀賞性,豐富漢字的使用內涵,賦予漢字的民族靈性。幾千年來,通過無數代人的手功書寫,形成和確立了漢字橫平、豎直、點、撇、捺、彎、折、勾、挑等筆劃、筆順和間架結構的規律性和規則性。
我國漢字同世界上稍有的幾種文字,如蒙古文、阿拉伯文等,非常注重書寫功能和技巧。尤其是漢字書寫上升為書法,是人類歷史一大輝煌成就,一直被全世界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其次,要堅持從小培養手寫漢字能力。用手寫漢字是漢文字記憶的主要途徑,讓每個人從小就養成書寫漢字的習慣,良好的習慣能伴隨一個人的一生。尤其要重視在校學生的手寫漢字運用能力。
第三、要把練習寫字同強身健體、修身養性有機結合起來,深化漢字手寫運用範圍。漢字書寫規則,要求我們:身要坐直,紙要放正,拿穩筆桿,不緊不松,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撇后捺,先橫后豎,先裡頭后封口,橫平豎直,上下對正,注意間架,左右勻稱。要寫好漢字,需要一個人要有堅強毅力,和頑強的性格,字如其人,就是這個道理的內在因素。一個人在寫字時,須聚精會神,全軀啟動,力定毫端,注於紙上,抒胸臆氣,散心中郁。對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調節和鍛煉作用,通過練習寫字,養心愈疾,暢達延年。我國很多書法家都是長壽星,歷史上有歐陽詢、柳公權等,現代有李真、啟功等,書寫漢字,只要持之以恆,鍥而不捨,讓書寫漢字成為美妙的養生之道。
總之,漢字書寫文化是中華文化之基礎,之靈魂,之精髓!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更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根本!漢文字本身及其書法所表達的內涵和意境,都是英文等外國文字無法達到的。
因此,我們要正確對待信息化網絡時代漢字書寫與應用的關係,在給漢字書寫文化增添新的時代元素,要不斷改進和完善漢字書寫的學校教育方式,堅持對漢字書寫能力的培養,強化社會管理和實踐中的漢字書寫意識,大力繼承和弘揚漢字書寫文化精神,不斷豐富中華民族漢字文化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