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文化隨筆>由筆想到的

由筆想到的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一個人,茫然的生活,茫然的漂泊。在筆的陪伴走過了車水馬龍,跨過了萬水千山。

  “困難”二字的份量不足以計較,但是知識的重量卻“埋葬”了多少“文盲”。我希望能夠無休止地的念書,但是太陽總會把我同斜陽驅走。而我總是在無聊的時候寫寫畫畫,不知道自己能夠勾畫什麼?筆對於我來說真的並非只是簡簡單單的工具,它就像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我可以在疲憊的時候休憩,我可以在難過的時候“流淚”,但流下的不是淚水,而是一滴滴油墨。高興、悲傷、寂寞、無奈。無論我怎麼扔棄它,他都不會離我而去。只知道“文”字的後面應該配上一個“學”字。“筆”的後面……

  我想王國維大師一定很喜歡筆,因為它能夠將他心目中美學觀念轉化成物化狀態。他用溫順的文字鑄造成一部“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的《人間詞話》。作為國學大師的他精闢的將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的三種境界概括為:“昨夜西鳳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來第一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來第二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來第三境界。王國維大師的形象比喻不只是針對學術研究或藝術創造的歷程,實際上就是對人生奮鬥的綜述與總括。

  我想余秋雨老師在提及散文寫作中的“兩難”結構中徘徊時,筆就成了他的抒情“工具”。余秋雨老師用其生花妙筆,以高尚的人格情操,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深的美學造詣營造出了凝聚了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瑰麗的自然世界,構建了其獨特的藝術美感基調。他將散文藝術有機的融合於中國傳統的文化史學當中,深入淺出的將深奧的歷史文化展現於世人,表現出了一種歷史濃郁的厚重感與滄桑感。無論是《千年一嘆》,還是《山居筆記》。他的散文是澄澈精緻、萬物溶情的,同時也是兼收並蓄且耽思旁訊的,這是一種知識的積澱、理性的升華,它可以啟人心智、教化人倫。他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傳統的文藝美學思想也沉積至深,這使的他的作品不僅有一種濃厚的文化的氣息,同時也有一種如蘭如芷的沁人心脾的清香氣味,這種構建在他的每一篇作品中都可見其端倪。在余秋雨的散文中,自然景觀和人類文化總是密切相關、相得益彰的,這便形成了其獨具匠心的“人文山水”散文之美。

  我想筆就像祖輩父輩們手中的鐵犁。他們在“田間文化”的洗禮下,將木塊和鐵托完美結合。山歌飄蕩下的土家山寨,就像一顆充滿無限生命力的耀星。我喜歡爺爺偶爾哼唱的那一段段《薅草鑼鼓歌》。正如鄧斌老師所寫道:“薅草鑼鼓歌是詩歌與音樂相結合的民間文化樣式”。在此冒昧引用鄧斌老師的美文:“栽秧薅草鳴鼓鑼,男男女女滿山坡。背上兒放陰涼地,男叫歌來女接歌。”祖輩父輩們也許永遠屬於腳下的那片黃土和手中那鐵犁。為了子孫後代的幸福,他們默默的付出着,用手中那鐵犁勾畫著自己充實的人生。

  我想筆就像我們的老師。他們用僅有的三尺講台,卻將為我們鋪設了一條遠遠不止三尺的夢想征程。曾經我們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讚頌我們的恩師,然而如今我們又能用什麼詞句來形容他們呢?我想翻遍辭海,博覽群書,去找到適合讚頌他們的字詞,然而一切都無非只是徒勞罷了。( : )

  我想父母就是我們的筆。我們總是在消耗着他們的成果,而從未真正回報過他們。有人說我們還年輕,年輕不是借口。我們可以換種方式感恩呀!父母供我們讀書和生活,而我們應當珍惜這個機會努力學習。

  天下的兒女們讓我們學會感恩,一起去感恩我們的父母,感恩我們的老師,感恩我們的朋友,感恩我們的同學,感恩我們的時代,感恩我們的國家,感恩我們的人生,感恩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