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文化隨筆>樸素凝練 真摯感人

樸素凝練 真摯感人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散文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本色。當我讀完張良鴻《東窗漫筆》后,不禁感嘆:這是有一定閱歷的長者的散文。文字樸素凝練,感情真摯,無絲毫做作。是由於年齡還是個性使然,或者兼而有之。

  從第一輯“歲月沉沙”二十多篇文章里,不難推繹出作者人生的軌跡:兒時,無羈地生長在浙東鄉間。少年時,打赤腳去縣城求學。青年時,在外地讀大學,然後又在異鄉工作。中年時回到了家鄉。現在到了含飴弄孫的年齡了。貧困、災荒、羈旅之苦、年輕時的激情勃發、黃昏時分的恬靜安然…。。他都有着深刻的情感體驗。在他的文章中,你能感受到人性的善良、人情的美好和生活的情味。即使在最艱難的歲月,也不乏溫馨的記憶。看看他筆下的童年生活,如此生機盎然,充滿情趣:母親親手種下一株株棉花,然後又把它們採摘,彈成棉絮,那綴在上面的半環紅線象徵著母親的喜悅與珍愛。而小孩子的“我”則是怎樣睜着驚詫的眼睛看那一床雪白的被絮“誕生”(《彈棉瑣憶》);大自然給了鄉村孩子豐厚的飴贈,那花草樹木、那各式蟲鳥,那清脆美妙的鳴聲營造了一個鮮活的靈動的世界(《兒時玩蟲》);其次,在人生的每個驛站,他都能發現生活的樂趣和美:如在異鄉教書,有大雪中和農民朋友一起獵狼的驚險而興奮的經歷(《大年獵狼》);夫妻倆住在山上的學校里,閑來養了一群雞。雞是那樣充滿靈性,在雞的家族中也有“人倫”,也有相濡以沫,也有負氣鬥毆(《養雞故事》);《家有花園》則是說回到城市,退休后,酷愛養花的妻子在六樓陽台悉心“經營”着一個花園。細心的她給那些花建檔案,如牽牛花,哪天開第一朵,哪天開最多,一季又“吹喇叭”幾朵等。讀得令人心馳神往。而最感人的是作者筆下的親情、真情。《風雨歸人》中談夫妻倆抱着襁褓之中的孩子千里迢迢回家過年。他們乘棚車,晝夜顛簸回到庄橋,卻是大雪封路。“我”扛着行李包在田埂上跌進雪坑,成了雪人,“我大聲狂笑,妻子也忍俊不禁,裹在被子里的兒子莫名其妙,睜着烏溜賊亮的眼珠也跟着挺肚子打哈哈”。當三個雪人衝進家時,母親竟眼圈發紅哭了起來。最美好真摯的感情就在那最平常的敘述中流露。而作者文中的師長、朋友、學生也都是些普通、善良、樂觀的人們,正因為普通,震撼力更大…。。

  文集的一部分篇幅是“游屐散墨”——也就是遊記。夫婦倆常結伴遠行,去過許多地方。集中的一組遊記,有國外的也有國內的。和一般人按時空的轉移描述行蹤、寫景狀物不同,張良鴻總是選擇當地最有特色的景觀,或擇取一個角度,把它寫得豐滿生動。遊記的重點往往着落在歷史、文化上。如《悉尼印象》、《去海參崴走走》等,抓住幾個獨特的人文現象進行描畫,從而鮮明地展示出異域風情;又如《鳳凰游》,着重寫了湘西名人沈從文、黃永玉的邊城情結;《成陵遐思》主要闡述了成吉思汗的豐功偉績和蒙元帝國的興衰。由於遊歷過的地方多,又有較好的史學、文學的底子,遊記的思想比較豐厚,視野較為開闊。他善於通過文化去比較、發掘。如寫“木瀆”的美絲毫不遜於周庄,只是因陳逸飛的系列油畫增加了周庄的知名度;悉尼樹綠草青,自然界的枯枝敗葉任其鋪疊地上,而中國卻是喜歡把落葉掃盡,豐子愷就有一幅名畫“滿地紅葉女郎樵”。但是,有時候,太多的人文知識沖淡了景物描寫和個體抒情,失去了一種“韻”,也許,這是不能兩全其美的地方吧。

  張良鴻是本土作家,在他的文章里,有不少是描述寧波風貌、習俗的。如在“觸摸江北”一輯中,就寫了舊江北岸的一些習俗和行當。其中也寫到了墮民從事的幾類行業(這些在新社會已經湮滅了),有助於讀者了解寧波的民俗和歷史。有些文章還描述了甬城幾十年間的變化,讓人感受建設的飛速和迅猛。一些寧波特產、寧波老話也常出現在他的筆端。讀這本散文集,還真增加了不少知識。”

  綜觀張良鴻的散文,“絢麗多姿”、“委婉細膩”、“文采飛揚”等評語是不適用於他的。但他的文字明凈、練達、硬朗,更重要的是情真意切。年輕人不妨讀讀長者的散文,這樣肯定會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