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歲月隨筆>試述哲學家的知行觀

試述哲學家的知行觀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知與行是人類哲學探討的課題之一,也可說是人類道德文章的永恆主題。只要人類存在,這將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但知與行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係呢?有“知行合一”觀;有“知先行后”觀;有“知難行易”觀;有“知易行難”觀;有“知之不若行之,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觀點;有“行先知后,不知亦能行”的觀點;也有“知行相資以為用”的觀點;還有“知之深則行之必至,無有知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淺”的觀點。不勝枚舉,各人都有自己的見解與特色。在中國的哲學史上:唯物主義的知行統一觀,認為“知”應該統一於“行”;唯心主義的知行統一觀,認為“行”應該統一於“知”。真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蘇格拉底的知行觀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他認為,“德性就是知識”;“真知必導出行為”;“無知會作惡”等觀點。他認為一個人對自己真正的認識,就是德性,而德性就是知識。人應當自認其無知,方是真知,這種知也就是智慧。真正的智慧與行為是相互保持一致的。如果真的了解了就一定有所行動,否則,不算真知,真知是有實效的。一個人知道什麼是善,必然會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實行善是自相矛盾,因而是不可能的。相反,如果一個人自稱自己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實現這件事,這恰好說明,他實際上並未真正知道這件事的好處(善),並沒有關於這件事的知識。他相信,人的一切惡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況下做出來的。人行善或是作惡,關鍵取決於他的知識。一個人在他有知識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無知識的事情上則是惡的。因此,他得出“德性就是知識,真知必導出行為,無人願意作惡”的結論。

  蘇格拉底的知行觀在理論上強調知對行的重要意義。有了真知,才可行使美德,無知會作惡。他把德性與知識等同,將人性與理性等同,而取消了人性中的非理性部分,忽略了其中所包含着的情感因素和人的性格,越過了人性的局限性。站在他的角度上講是對的,因為他確實做到了。同時卻在西方哲學史上奠定了理性主義的倫理學基礎。他提出“德性就是知識”;“真知必導出行為”的主要目的,在於強調知行合一,真善一體。這種思想是希臘哲學史乃至人類思想史上第一個明確認為應當把“求善”與“求真”結合起來,把實踐和知識,生活與真理,行與知統一起來的嘗試。他的道德實踐就是對“德性就是知識”的最好註釋。

  然而,我們不要太樂觀了,認為對於自己潛在的德性有了知識,就會成為有德性的人,未必,因為我們還沒有超越非理性的情感因素。而知識並非德行的充分條件,有知識並不意味着有德行,成就自身的德性離不開躬行。只有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習(習慣)行踐履之下,它才能獲得現實性的品格。人知道了善良是什麼,不一定馬上就變得善良,理論知識不等同於實踐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道德踐行。因此,我們不只是要知道善良是什麼,還更需要努力不懈地去追求成為善良的人。因為古往今來像蘇格拉底式的人並不是很多,幾乎是寥若晨星。

  蘇格拉底是一位實踐的哲學家,他從來都不是只停留在口頭上的理論說教,而是言傳身教,身體力行自己所認識的真理,也從不自詡為有智慧的人,但愛智慧。他認為自己是最無知的人,反而成了至智者。他把知識的對象確定為“認識你自己”,以“認識你自己”作為其哲學的座右銘。認為人若沒有真誠地自認無知,就不會有真誠的心態去探求知識。先承認自己不知道,才是知的開始。他的學術思想在人類哲學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屬於他自己的軌跡,開闢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徑,顯示出其獨特學術旨趣的方向。

  二、亞里斯多德的知行觀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行德是人作為政治動物的美德,知德是人作為理性動物的美德”。“行德”只能使人成為良好的公民,但還不能達到最高的幸福和完善。而“知德”只是為純求知而求知的純思辨活動,是一種神聖的生活,只有它才能使人成為一個極完善的人,這種純思辨活動是人最高的幸福。這就是他的知行觀。

  亞里斯多德的知行觀在理論上,“知德”與“行德”都是人的美德,但“知德”更為可貴,遠遠超過“行德”,高於“行德”。他認為只有“知德”才能使人獲得最幸福的圓滿生活,和成為極完善的人。我認為這種“幸福、完善、神聖的生活”,只是一種不為其它目的,純粹是為求知而求知的純思辨活動的享受和快樂。那比起倫理道德意義上的行德,相差甚遠。道德人格的完善,不僅僅是內在的思想活動,而更要以外在的行動來確證。僅有“內思”而無“外行”,不能說是一種神聖的生活和最高的幸福生活,更不能稱為極完善的人,只有“內思”與“外行”相互結合的道德踐履,才是人生最幸福快樂的生活。

  亞里斯多德的知行觀,可作為希臘哲學家們的典型思想代表,因為希臘人的哲學思考以“學以致知”為最高的理想。或者是作為西方人的他,是受西方哲學傳統認識論命題中知與行的影響。總而言之,我不贊同他“知德”高於“行德”的說法,卻贊同他“行德”取“中道”而行之的觀點。我沒有資格、更不敢批評大哲學家,只是闡述自己的看法。“知”只是在實踐中主體自身的意識,僅以主觀形態為其特質,而“行”則以履其實為它可貴的特質。

  三、王陽明的知行觀(王守仁)

  中國明朝哲學家王陽明(王守仁)明確提出:“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的觀點。他認為“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確精察處即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以及他主張的:“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的說法。

  王陽明的知行觀,知與行在他看來是一件事的兩方面,從“明確精察”的方面看是知,從“真切篤實”的方面看是行;知要以行來實現,行要以知為指導;知離開行是“冥想”,行離開知是“冥行”;從一件事的開始看是知,從一件事的完成看是行。在行為的過程中知行合一、並進,緊密聯繫,須臾不離,相互包容。即知即行,即行即知,有着同時性和不可分割性。只要是“真切篤實”,不管是指向主體之處的行為意向存在於主觀抑或見之於客觀,就是屬於“行”的範圍了。那這種行就包含了兩層意義:一是指主體的意念、意欲、想法,二是指主體的實踐行為。即內在的行與外在的行。因此,他認為心裡的惡念也即是行了。按他的原話:“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他這種觀點與耶穌當時對門徒所言極其吻合,“你們一向聽說過,‘不可姦淫’。我卻對你們說:凡注視婦女,有意貪戀她的,他已在心裡姦淫了她”(瑪5:27—28)。試問這世上有多少人對於自己心中不善之念能“徹根徹底”地切除?只有那些追求道德人格完善之人才會自覺切除。若把人一生中所有“不善的念”疊起來,比古埃及的金字塔不知還要高出幾萬倍;假如人類那“不善的念”需占空間,那億萬個宇宙也不夠充塞。這並不誇張,因為人心裡的意念快如閃電,善念當然可貴。倘若把人心中“不善的念”能象影視一樣一幕幕地曝光,人會減少惡念,甚至不敢起,而且每天都會小心翼翼地生活。因為那裡面不知有多少個不光彩與損人害己昏暗無光的“行”,讓人自己感到自慚形穢無地自容。但除了上帝誰也沒有能力這樣做。所以王陽明對於內在“行”的觀點實在可貴,他意識到這種影響不是“小病痛”。因為思念純正行為正直,思念邪惡行為卑賤,思想是行為的主導。他這種觀點也很適於我們基督徒的靈修生活,很可取。雖然有人指責他“知行不分,以知為行,銷行歸知”,混淆了知與行。但我反而覺得他的知行觀很可貴。作為一位非基督徒的學者,對內在的“行”的見解,有如此的精細嚴密與真知灼見,讓我佩服。若是一位基督徒靈修者,那就不在此例。

  我認為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觀程度達到了前人所未曾達到的最高頂峰,也是把儒家的思想發展到了中國哲學史上的頂點。他祈盼,以人心的純正來改換虛浮的社會風氣,消除思想的弊端,以求得社會之合理,這正是他“知行合一”提出的意義所在,為當時“虛文勝而實行衰”的社會開出了一劑良藥。他一生都在身體力行自己的心性之學。學問與生命,在他的身上融為一體。追求道德人格的內聖之境成為他自覺的人生目標。

  四、朱熹的知行觀

  中國南宋哲學家朱熹提出“知先行后”,“論其先後,當以知為先;論其輕重,則當以行為重”的觀點。

  朱熹的知行觀,我認為他的“論輕重,則當以行為重”的觀點很可取,也很對。因為一個人有道德的意識雖然很重要,但有道德的踐履更為重要,更為可貴。但這“知先行后”的觀點,多少包含着西方哲學傳統所講的認識論意義上的認識與實踐的含義,將知與行看做是兩事而非一事的思想觀點。也恰好給怠於踐行之人一個有力的借口。我們也常會說:“等我知道了,才去實行,我不知道怎能去實行呢”?等等借口。將知行分割為兩事,這在人類社會,以及在人生領域中都產生了一些不良的影響,導致世人等我知得真後方去行的思想。造成終身“不行”也“不知”的後果。不要說我言過其實,不是嗎?古時有的官僚士大夫、以及今時各個階層的某些掌權者,滿口仁義道德,卻只有少數人有踐行之實。那些貪官污吏都不是上層有識人士嗎?他們都不是先坐在學堂里獲得“知先”嗎?然後走上工作崗位,結果“鋃鐺入獄”真可謂是“行后”了。難道他們都沒有擁有“知先”嗎?非也!他們知道奉公守法和循規蹈矩的意義,也知道人生的價值……比起平民百姓,他們“知”得太多了,但獲得“知”卻沒有身體力行。成天夸夸其談,重理論,輕躬行。昔日社會茶館走廊隨處可聞到孔夫子的仁義道德,今日社會街頭巷尾雖聞不到孔夫子的仁義道德,但犧牲愛人為人服務等等漂亮美言還是不少。昔日的社會就有人諷刺:“孔子之言滿天下,孔子之道未嘗行”(宋代詩人:李覯語)。那今日的社會更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我可用兩言概括之:理論一大套,實際做不到。究其原因,首先,一方面是自身利欲熏心意志薄弱怠於踐行知的問題;另一方面肇始於“知先行后”的觀點。也許有人會說:“那是他們還沒有真知,先真知了,就會行”。但我更加認為“真知”了,還更需加上堅定的意志。例如,我們都真的知道“寬恕”是美德,如鮮花被人踐踏還會發出芬芳等等。但若不經過一番內心掙扎,以堅定的意志去克服,就很難做到寬恕。僅知道寬恕是美德還不夠,“真知”加“意志”方可知行合一。

  總結

  知行合一象徵天人合一,知行分離導致天人懸隔。因為知行合一是天人和諧的中介。知行合一是方法;天人合一是目的。因此,我們要窮其畢生精力去追求知行合一,以實現天人合一的崇高理想。知行合一或分離,會直接影響我們的人生價值,因為與其有密切的關係。可用四言概括之,作為與人共勉之:

  知行本應共一體,

  彼此分離實不宜。

  待到日薄方始行,

  殆誤終生知未行。

  寫於2010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