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思想鉤沉>宋朝人物評說·朱熹

宋朝人物評說·朱熹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宋一朝,儒家的學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揮,儒學理論在數代文人的浸淫下,經過周敦頤、程頤、程顥的努力,開拓了理學的新田地,到了南宋的朱熹,把二程的理學推向了一個最高峰。

  從歷史發展的長河看,朱熹無疑是承前啟後的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他發端於孔孟學說,但是並不拘泥於簡單的仁愛道義說,從格物致知出發,他描繪了一種始終存在的“天理”,人只有遵循這種“天理”,才能達到真、善、美。破壞真、善、美的,就是“人慾”。這是“存天理,滅人慾”的真實含義。從我的理解看,他說的只是一切不要太奢靡,欲求不要太過分。他的論調與當時出名的陸九淵的“心學”比,顯然高出一籌。心學宣揚一切本原盡在人心,人們只要不斷地發現自己的“本心”這種東西,這顯然是很唯心的,相比之下,理學雖然也是唯心派,比之心學又重客觀存在了些。

  這些東西是很枯燥無趣的,我耐着性子說這些,既不是對這感興趣,更不是準備研究它。只因為後面說到朱熹的為人要用這些術語,我只好勉為其難地學一學,列位看官也就將就看看吧。不過我估計看官也是不多的了。

  那麼,接下來,就來說說朱熹這個人吧。

  朱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還是從兩則野史里的緋聞說起。這兩則緋聞我想很多人都聽說過,

  關於朱熹的緋聞故事,一個是這樣的,說有一回,他半夜三更的在房間里苦讀聖賢書,這時候一個美女出現了,說是慕名前來拜師。這個美女當然美不勝收,難得的是又無比聰明,於是朱老夫子高興地收了這個女弟子,很快與這個女弟子名叫胡麗娘的打成一片,結果後來被發現,原來這是一隻狐狸精。這個故事最早在什麼地方出現好象已經無考,但是民間的傳說卻有鼻子有眼睛的,當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純粹只是一個胡編亂造的故事,據我的猜想,無非是拿這個古板的老頭兒開個玩笑而已。

  還有一個故事,是他與妓女嚴蕊的故事。中國古代的名妓,基本上是詩書畫色都要佳絕的人,嚴蕊也不例外,她是南宋時浙江天台(今浙江臨海)的營妓,據說她聰明美麗,才思敏捷,棋弈、歌舞、絲竹、書畫、色藝冠絕一時。她的一首《卜算子》很有名氣,想必大家都曾見過: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而朱老夫子則是一個道德文章都十分嚴謹的文人,他們倆的緋聞,據考證最早出現在洪邁的《夷堅志庚》。咦,洪邁是個什麼鳥?據記載,他做為外交使節前往金朝時,曾經下跪叩頭乞憐,大失宋庭臉面。當時有一首太學生寫的《南鄉子》,說的就是這個事:

  洪邁被拘留,稽首垂哀告敵仇。一日忍飢猶不耐,堪羞!蘇武爭禁十九秋!

  厥父既無謀,厥子安能解國憂?萬里歸來誇舌辯,村牛!好擺頭時便擺頭。

  根據我老人家三代祖傳的觀人秘訣,凡是對外奴顏婢膝的貨色,對內都是耀武揚威,不可一世。朱老夫子一生潔癖,自然與這些人攪不到一個缸里洗澡,互相之間的嫌惡勢所必然。這麼一來,我們也大體可以猜想得到,所謂的朱熹和嚴蕊的緋聞云云,基本上是不大可靠。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緋聞呢?

  在我依稀有點懂事的七十年代,即使是小學里的男女學生也是不大說話的,更遑論交朋友了。八十年代也是這樣,一直到九十年代前後,才顯得自然起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個人要自己發臭的話,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搞點“生活作風問題”。現在的年輕人對這件事十分不以為然,他們甜甜蜜蜜,想脫就脫,想睡就睡,根本就無法理解我們的父輩們年輕時代的性壓抑心理。可以想見,在離我們更久遠的宋代,“生活作風問題”這個罪名是何等具備殺傷力,更何況,朱老人家一輩子最注重的正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問題。可見,朱老先生的緋聞云云,不過是他的敵對者噴給他的糞而已。

  一個人,要在這個世上生存,難免要交些朋友,更免不了要得罪一批人。朱熹是個清道徒式的古代文人,他性喜讀書,嚮往先賢,自然免不了時時處處以先賢為榜樣。他還是個很喜歡教育的人,他為官地方的時候到處辦學館就是一個例子。喜歡開館教書,從正面來理解,他是個很有正義感、勇於承擔責任的人,但是從另一個意義上說,他同時也是個好為人師、喜歡清名的人。這是文人的通病,本來無傷大雅,但是他的傳道,卻與南宋黑暗的政治現實構成了矛盾。孔夫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很讓官僚們受用,所以後世孔老夫子大受歡迎,在孔廟裡吃了幾千年的冷豬頭。可是朱熹卻努力使民知之,這樣一來,使得官僚們的可惡嘴臉極可能暴光於世,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學生們一多,對於朝廷的非議也就更多,前面那首《南鄉子》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權的當然恨之入骨。

  書生的政治理想永遠都是簡單明了,從來沒有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君子之交淡如水,與官場的文化是格格不入的。朱老夫子要教世人以君子之風去做官,用要求君子的一套去要求這些在爾虞我詐的官場里摸爬滾打出來的大人們,顯然很不明智。所以,在他生前和身後的好長一段時間裡,程朱理學被列為偽學,提倡修身養性、清白做人的朱熹也被搞成一個臭不可聞的偽君子,在南宋百孔千瘡的思想病體上又狠狠戳了一個大洞。道德變成虛偽,道學家變成人人喊打,好容易有了點思想的民眾,很快就在一片喝罵的海洋里失去了方向,轉過頭來,反而對朱老頭的小道消息大感興趣,重新回到快樂的八卦生活里。

  憑心而論,朱熹是個十分嚴謹的古代大儒,他的思想本於孔孟,又吸收佛道精髓,對於道德的認識,對於經世的認識,都是一個新的高峰,他的學說致力於“人道”與“天道”的協調,透露了要求統治階級公平、公正、公信的希望。從他一生的景況看,我相信他對於自己的信念是堅持不懈的。但我也相信他同時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也有七情六慾,娶妻生子、包包二奶(小妾),這是男人都會做的事情,況且那個時代並沒有規定一夫一妻,並不是什麼桃色新聞,傳說中所謂的朱熹妻妾成群的事,就算是真的話其實也十分正常,只不過用我們現在人的眼光看來有些不解,老實說,我老人家還很有點生氣(當然很有妒忌的嫌疑)。後來的統治者為了爭取讀書人,把朱熹拔高到常人不能企及的程度,名是尊崇,其實,在我看來,又何曾不是對他的污衊呢?可惜的是,後世的讀書人被統治階級忽悠得暈頭轉向,真以為朱老夫子是個不近人情的聖人,咬牙切齒之餘暗罵他是偽君子,唉,雖然我不知道朱老夫子的在天之靈吹鬍子瞪眼睛的樣子是怎麼樣的,但是我至少有把握知道,這樣一來,所謂的真善美其實已經是昨日黃花,人慾橫流也是勢所必然,朱老夫子一生倡導的公平、公正、公信的行事規則,早就又被偷梁換柱,換成統治愚民的千古不易的法術了。

  在一個上下精通權術的社會裡,談什麼理想主義?可憐的朱熹,一輩子重視名節,最後傳洋得最多的正是那些子虛烏有的緋聞故事,連我這樣一個十分賢良、堪稱宇宙道德模範的現代孔夫子,對這些道聽途說的故事也說得津津有味,寫了好幾大張。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