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就是信念或思想。每一個人都有理念,而且可以不止一個。當兩個理念衝突的時候,不是難堪就是痛苦。
有一個難題:“當你的母親和妻子都掉進河裡,只能先救一個人,你先救誰?”天平絕對平衡是難以做到的,尤其是在公眾面前。
理念有表面和本質之別。例如:向忠發被捕后,急於直接面見蔣介石,是想用手中的“情報”換取高官厚祿。以前他的所謂信念(共產主義)只是表面文章,其實他真正想的是在共產黨內謀取個人私利,所以到關鍵時刻就本質暴露。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所欲莫甚於生,則幾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所以,理念常常發生衝突。此時理念的較量就看誰是第一位的。當然,有人會說:“人也是可以變化的。”但是,一個人成年後,世界觀已經形成,這是不容易改變的。在一定的場合,做些表面文章並不會與世界觀發生衝突。例如:心裡想升官發財,也可以表面上發誓信仰**主義。以前有個“入黨做官論”,嘴上宣誓和心中所想不同,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誰能弄得清楚?
1940年1月15日在中共中央為吳玉章同志補辦六十壽辰慶祝會上,毛澤東有感而發:“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地有益於廣大群眾,一貫地有益於青年,一貫地有益於革命,艱苦奮鬥幾十年如一日,這才是最難最難的啊!”
一個人堅持信仰一生不變,不管是嚴刑逼供還是色利引誘,不管是面臨死亡還是高官厚祿,這才是真正的考驗。如果經不住考驗,這不是“發生變化”,而是本質暴露。
2010年1至12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件(次),其中檢舉控告類件(次)。初步核實違紀線索163480件,立案139621件,結案139482件,處分146517人。其中,給予黨紀處分119527人,給予政紀處分38670人。通過查辦案件,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89。7億元。其中,處分縣處級以上幹部5098人。
這些人不是偶爾犯錯,也不是信仰發生變化,而是世界觀所然。一個人的世界觀是需要終身接受考驗的。“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這需要什麼?努力學習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從中深刻領會精神實質,而不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這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共產主義也不僅僅是一種信仰,而是社會科學揭示的客觀規律。這是科學,不是宗教。如果連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都不用研究,就自命為馬列主義者,大半是假貨。這種人一旦理念衝突,真情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