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讀書隨筆>閱讀散記

閱讀散記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我已經很久沒有看書了。

  我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迷上了小說,只記得還是在小學的時候,就曾經找來二哥的初中語文課本,把裡面的小說部分都看了個遍,後來乾脆把大哥高中語文課本里的小說也翻開來看了。但是一冊教科書里的小說總是有限的,後來課本也被我看完了,但因家裡窮,買不起書,只得四處借閱,也不管什麼類型的書,只要能借來,撈起就讀。手裡捧上一本書,往往會看得忘記外界一切,在放牛時因看書入迷而致使牛兒吃了別人的莊稼之事並不少見。那時大家能填飽肚子就算不錯了,誰有閑錢去買書啊,小人書、連環畫都是稀罕物兒,更別說小說了,雖然每本經過我手的書總會被我小心翼翼地呵護,如有脫落也定然用米糊糊貼好,甚至為了取悅書主能借到書,經常屁顛屁顛地幫人家做事,但是書主看我還小,總擔心我把書給弄壞弄丟了,往往不肯輕易借給我。後來被我無意中知道了原委,就纏着爸爸出面幫我去借。知道我愛看書,爸爸總是很樂意幫我去借來。但是能借到也不多。

  我小時候膽子特別小,記得有一次,和媽媽去村背後曬穀子。那裡有幾塊天然的大石板,每塊可以曬下兩三挑穀子。當媽媽將我們站的那塊石板上的穀子扒平,跳到另一塊石板上去后,我立即嚇得驚叫:“媽媽,我怕……”而且因驚嚇落魂回去后居然大病一場。此後,我膽小便由家裡逐漸蔓延到村裡,最後竟然達到家喻戶曉的境地,而且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來我的膽子是什麼時候變大的也不得而知,只記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那次事應該在我讀六年級時的一天晚上,並且應該歸功於看書。那晚我在看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不知過了多久,媽媽走到我身後,問我剛才她出去了我知不知道?她說,鄰居阿章他爸去世了,她過去看了下,但是知道我一向膽小,就沒告訴我。阿章家裡沒人了,媽媽得繼續過去幫忙,這次回來是終究不放心我一個人在家,準備帶我過去的。我說:“媽媽,你去吧。我在看書時會忘記一切的,不怕。”後來,媽媽過去幫忙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看疲倦了就睡過去了,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回來。從那以後,只要我一書在手,總是會忘記黑暗,膽子也變得特別大。

  再後來,我進初中了,同學之間的書漸漸多了起來。我總是不擇手段地把他們的書找來,一有空閑就拿出來看,甚至對哪堂課不感興趣,也會將書藏在課桌盒裡、夾在課本底下偷偷地看。進入初三后,姐姐擔心我這樣無限制地看下去會影響考學,就不准我再看小說了,她一邊嚴禁同學借書給我,一邊密令我小外甥監視,一旦發現我在看就悄悄走過來,將書沒收了。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她的禁令、密令雖然也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但是我的地下工作卻也往往做得更好了。當我領取師範錄取通知書時,姐姐讓兩個外甥從我那裡沒收來的一大堆書抱了出來,讓我照着上面的備註逐一去還給同學——虧得她心細,每本沒收來的書都註明了沒收時間和書的主人,否則有的連我自己都忘記是誰的了——我花了整整一個星期才還完。

  進入師範后,遠離了家人的監視,加上春心萌動,總是想把從書上看來的風花雪月付諸實踐,體驗生活。本來吧,就算體驗了也沒什麼不得了的,那個時候的小青年們基本上也好好體驗了一把,但是我的體驗卻帶着很大的前衛性或者說是叛逆性,而且投入得簡直着了魔。不久,這種相對於現世猶如烏托邦式的體驗就招來了親人、朋友、師長的聯盟圍剿。在無數次痛苦的回憶后我漸漸明白一個道理:獨立,是必須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這種回憶一直持續了兩年多的時間,從學生跨越到了教師,這期間甚至無法靜得下心來看書,只能拚命地工作,讓自己無暇回憶,使自己累得一倒下就沉沉睡去。

  姐姐實在看不下去了,在和我學校領導溝通之後,決定讓我帶薪進修,換一個環境,以期能改變我的心境。

  進入貴州教育學院之後,我再次遇見了吳金亮。他是我師範時的校友,那時,他讀一班,我在二班。我是在第一學期體育考試時認識他的。那學期體育老師給我們定的考試題目之一就是做引體向上,能一口氣做完10個就算及格。對於來自農村的學子來說,這簡直不算回事,我們都是在嘻嘻哈哈中輕鬆及格的。考完后,幾個同鄉的拉着我一起去看吳金亮考試去,本來想這有什麼看的,無非就是一跳上去,兩手抓住槓桿,待身子不動后,雙手胡亂伸直彎曲幾下而已,但是禁不住他們的攛掇,一起去了。看了吳金亮做引體向上之後我才明白同鄉為什麼要拉着我去看了。他近1米7的個子,在雙手伸直後腳尖都快要挨着地面了,整張臉憋得通紅,瘦得皮包骨的雙手青筋直冒,“苗條”的身材蜿蜒着向上拉伸,終於還是沒讓自己的下頜與槓桿平衡,便掉了下來,在圍觀的同學們一片鬨笑中傳來體育老師的評分:“吳金亮,引體向上5個,不及格”。雖然自那次以後我認識了他,但因不是同鄉,最終還是沒有什麼交往。

  遠在貴陽,同縣的本來就不多,更別說臨鄉的,何況我們還是師範時的同屆校友,因此,接觸的時間便漸漸多了起來。在一次閑聊中談及當年考體育時的情況,他笑笑說,剛拿到錄取通知書不久就得了一場大病,還住進了銅仁地區人民醫院,都開學好久了才來的,本來那個學期他要請病假的,但擔心跟不上課,還是堅持來上學了。大概是他看出了我心境不好,課外時間總是拉着我去河濱公園、人民廣場,甚至黔靈公園散心。每當我憶及往事而心煩意亂時,他便笑我,“學院里浩如煙海的聖賢之書還是拴不住你的心”,然後極力找話題來和我聊天,儘管他在每次談論中盡量把論題放在我的閱讀範圍內,但我還是深深感受到,以前我所看的那點書太少了。他還教我一個驅逐孤獨和煩惱的絕招,身邊不要離開書,平時該和朋友聊天的聊天,該娛樂的娛樂,當身邊沒人了,孤獨了,煩心了,便把書拿出來看,靜不下心的就朗讀。後來我試了,效果不錯。晚上,他帶我逛學院門口的舊書攤,那裡的書很便宜,比書店裡打折的書還便宜,往往只要花幾塊錢到十來塊錢就能買到一本。在他的影響下,我也慢慢迷上了逛舊書攤,裡面雖然有很多的盜版書,而且泛濫着一些從紙張到內容都很粗糙書,但是也有不少精品舊書,像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文選》、《墨子研究文集》、《四書五經》(集注本),中華書局出版的《說文解字注》、《詞綜》,毛琮崗評註的《三國演義》、李卓吾評註的《西遊記》等至今還收藏在我的書架上,至於中外的小說、詩歌集就更多了。漸漸地,我走出了陰影,將注意力轉向了淘書中。後來我們還把購書計劃發展到貴陽的各大書店(當然是瞅着人家打折活動的時候去淘的),例如《諸子集成》。由於經常出入各大書店,當時能閉上眼睛就把各書店的位置如數家珍地背出來。那兩年中具體買了多少書記不清了,只記得每個假期回家時,別人大多拎着一個能裝幾件衣服的小箱子,而我們都是扛着兩大編織袋滿頭大汗地擠上火車的。有一次我剛出火車站,便被一夥哥們盯上,他們借故使我跟不上老鄉們時,逼我打開袋子,看是兩大袋子舊書時,用腳尖很不小心地碰了我屁股幾下,才很不滿意地離開了。專科畢業后我才發現,我本來帶薪進修的,居然還貸了幾千元貸款(我的另一個和我一起帶薪進修的同事卻在自家磚房頂上加了一層)。

  我淘書的高峰期是在讀專科的時候,而看書的第二個高峰期則是再次去教育學院讀本科。報名時分在余雨揚先生那個班,但因妻的身體不好,我不得不轉讀晚班,白天到私立學校兼職賺點生活費。余先生一開始極力地勸阻我就在他那個班讀,他說也許這就是我最後一次讀書的機會了,應該好好把握。我知道余先生的好意,婉轉地告訴了他我的難處,他只得嘆息着幫我辦了轉班手續。

  第一年,我一直有一種被被迫到青樓賣笑的感覺,因此在每次應聘試講后都提出了一個雷打不動的條件:在坐班中,完成了教學相關任務后,不得干涉我看書。雖然部分學校負責人看不慣我這種態度,但因貴陽的民營學校師資還相對薄弱,加上我對待遇要求不高,總算有學校容忍了我。如此一來,每周一至周五我都得上午六點出門(私校周六不上課,教育學院晚班上一整天),擠公交車去私校上課,中午就在學校附近胡亂吃點,放學后隨便吃點又擠公交車到教育學院上晚班,晚上十點鐘放學,趕末班車回家,近十二點時回到家后幫妻熬兩個小時中藥(妻也不得不上班)。我便利用中午、三次公交車上以及熬藥期間看看書。

  當然,每個周日,便成了我的自由時間。每次到了那天,我都和妻一起吃了早餐,送她上班后,到距她上班最近的西西弗書店看書。那家書店做得很好,不但可以在裡面免費閱讀,古籍仿還有一套一張大桌子、四張椅子的古色古香的桌椅,可以在裡面閱讀,做讀書筆記。我最喜歡他們的幾條標語“書太貴了,抄吧”、“站太累了,坐吧”。他們太善解人意了!不過,我也不會只是免費閱讀的,真遇到我喜歡的書,還是會買了下來,否則心裡也過意不去啊,像《飲水詞》、《荷馬史詩》都是在那裡買下來的。我每次都幾乎和服務員一道走進書店的,所以找到了閱讀書本走到那裡都還有空位置等着我。一頭扎進書本里后,從書本里出來后往往已經是華燈初上了,我估計胃病就是那個時候纏上我的。有一個周日,妻說,我們來那麼久了,該去拜訪她一個住在貴陽的長輩了,等她下班后我們一起去。她知道我進了書店,便會成了個獃子,讓我帶着手機走,到時打我電話。知道她會打我電話,已進入書店,便放心地看書去了。聽到店裡的服務員開始清理零星的讀者了,我摸摸餓得有些疼胃,突然想起怎麼還沒聽到妻打我電話呢,走到外面已經很晚了,看來是去不了那位長輩家了,還是回家吧。回到家后,被妻數落了一頓:我的電話欠費了,無法給你打電話,你看天晚了就不能給我打個電話啊。晚班的教授們給我們布置的作業都不算多,每門課每學期最多三次作業,而我的外國文學老師更是善解人意,一學期只布置一道作業:閱讀五種版本的外國文學史,然後寫一篇一萬字以上比較性閱讀的讀書筆記。教授們規定的閱讀量我大多是在這裡完成的。也虧得有書作為精神支柱,我才能在妻的面前強顏裝笑,照顧她、安慰她。然而,就在這這段時間,我聽到了吳金亮逝世的消息。聽到這個消息,我整個人都懵了。多好的一個人啊,怎麼就這樣了呢。

  第二年,我們倆對妻的病得到了一個正確認識,也不再那麼恐懼了,按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治療,並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用第一個學期的獎學金買了幾本書後,又開始淘書了,只是淘得較為理智而已。一次在一個地下書市看到一套盜版《辭源》,打折下來后只要兩百多塊錢了,當時我很激動,那套書可是我在專科畢業后在整個銅仁地區都找不到的。但是那畢竟是工具書,按說是不能購買盜版的,但是我從紙張、裝幀和字跡清晰度等外觀看,簡直和正版無異。為了保險起見,我偷偷地隨意抽了二十多頁進行拍照,然後拿到大書店裡的正版書進行對比,完全一致!我得出一個結論:那是一套影印的高質量的盜版書。接下來便是籌錢了。也許是那套書和我有緣,正在我想法籌錢時,妻居然適時地給我兩百塊錢,讓我去買雙新鞋。拿了錢之後,我就直奔那家書市,加上我自己積攢的錢,買下了那套《辭源》,然後隨便買了雙質量很差水洗皮鞋應付過去——反正妻是個粗心大意的人。不過,最後還是被她看出來了,原因是畢竟是幾十塊錢一雙的皮鞋,只穿了一個多月就壞了,引起了妻的疑心,略為查看之下就明白了——她畢竟做過皮鞋導購員,哪能逃得過她的法眼啊。不過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了,她也拿我沒辦法。說到妻的粗心,其實還有另一件事也可以體現,也是關於買書的事。那是2009年的教師節,我們到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去玩,我趁她賣哈密瓜付錢時,在旁邊的盜版書市偷偷地買了本《北大文學講堂》,然後迅速地插在褲帶上,並把上衣搭下來蓋住,回到賓館趁她不注意放在枕頭下,待我們洗澡出來,裝着不經意翻出那書來,然後驚呼,這裡有本書!她先是將信將疑的,但聽我說可能是上一位住在這裡的人遺落,而且我們一直在一起,如果是我什麼時候買的書怎麼會不知道呢?她就相信了,還問我這書好不好,我說當然好了,這是北京大學好幾個教授們關於現代文學課題的最精彩的講義彙編啊,還很對我的專業。她也很高興,雖然對她來說沒用,但畢竟是“不花錢”得來的好書啊,回到學校好長一段時間她還把這件事告訴我同事的那些老婆們甚至我的同事們。直到過了好久之後我無意中泄了密,她才說,其實她早應該猜出來了的,哪有這麼巧的事啊。

  再後來呢,我畢業了,我們又回到了長坪中學,這時候我的書在二十幾平米的寢室里已經差不多能堆起半堵牆了。妻的身體也恢復得不錯,只是卻沒有事情做了,感到很無聊。因為她的身體一直不大好,所以我們結婚多年了還不敢要孩子,這使得她很自卑,也很敏感,常常會因為別人一兩句無心也無意的話而傷心很長一段時間。上課回來,只得陪她聊聊天,和她做做家務。只有等她睡著了之後才看點書,但是往往沒看多久,自己也疲倦得沉沉睡去。

  為了讓妻找到一份工作以消除孤寂,也為了躲避四親八鄰詢問孩子之事給妻帶來善意的傷害,最主要的是想改變一下生活環境,通過多方努力,我終於抽調到縣城參加城鎮化建設了。這是一個臨時機構——用一位先改行的同事的話來說,臨時機構是在一段時間內有諸多事務急需處理,暫時從各單位抽人來組建以突擊完成工作的沒有編製的性機構。得花大量時間去做這項工作不說,而且因為這是一項全新的工作,一切得從零開始學習。因工作性質的轉變,我以前的優勢受到極大削弱,同時劣勢卻暴露出來了。用我哥哥姐姐的話來說,其實我的悟性和智力都很讓他們擔憂,媽媽更是多次提到我3歲了還不知道自己用手接別人給的東西,如果別人給的不感興趣,先是搖頭,再給就一巴掌打落在地;要是喜歡,就傻傻地伸着脖子張大嘴去叼,她一直擔心我長大后不能自理生活。就是現在勉強能糊口而不至於讓媽媽擔心了,姐姐還是笑我傻裡傻氣的。再加上在我童年時,父親患了坐骨神經,不得不從駕駛室里下來,甚至連自家的農活也做不了,全寨子的同齡人幾乎都孤立我,每天看我在放牛時因膽小而哭泣時笑話我,後來書本給了我力量,讓我膽量漸漸大了起來,性格卻也變得有些孤僻起來,而且不善表達,交際更是我的一項弱點。但是既然下來了,就得慢慢適應着新的環境,學着做好這份新的工作。在妻多次要求下,我們終於在去年冒險擁有了自己的寶寶,小傢伙很可愛,也很乖,絕大多數時間都不給我們添麻煩,但是妻滿月後,媽媽回家了,妻還是忙得不可開交,我一下班就得回家幫着她。這樣,幾乎沒有看書時間了。再者,下來之後,又因這畢竟是一個臨時機構,巴望着能正調到某個單位去,在這個雖注重客觀工作,卻更注重主觀關係的環境來說,正調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患得患失之下,更是靜不下心來看書了,在搬家就一起搬下來的那辦牆新書舊書已經荒廢很久了。就算偶爾空閑下來,妻辛苦地帶着寶寶,給我時間,我卻再也找不到以前那份看書的閒情逸緻了。

  我深知自己的悟性和智力有限,之所以能在講壇上找到自信,完全是書給我的,我自己並沒有多好的表達能力,學生之所以能在我這裡學到一點東西,完全是從書本里拼湊出來給他們的,部分學生受到我影響,自己再去讀讀書,從而轉變為他們自己的東西,在考試的時候釋放出的結果。而來到這個新的工作崗位上,我雖然從主觀意識上還沒完全喪失看書的理念,卻靜不下心來看書了。一個不善表達、拙於交際、主觀關係薄弱的人,再喪失了知識,不知道憑什麼讓別人賞識。等到這個機構已經不存在的那一天還沒能找到棲身之地,回去後站在講壇上還剩下幾分自信?我現在的痛苦就在於,雖深知這種狀況給我帶來了極大危險,卻不知道怎麼來改變這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