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六年初夏,和一些朋友去遊玩金牛山。
幸運的很,一位朋友居君居住在金牛山腳下,因此得以前行。早晨八點從揚州出發,途經安徽天長,繞過儀征大儀鎮,約有兩個時辰便到達六合北郊的一座小鎮,后在小鎮尋了一輛機動三輪車,沿着一條彎曲窄長的石子路一路顛簸疾行,抵達居君的家快到中午了。居君熱情好客,非留下吃了午飯再去玩金牛山。吃了午飯,只稍息半刻,便要急急趕去遊玩。居君引領我們,沿着一條雜草叢生的土徑,大概走了二十分鐘,便真正到達了金牛山。
金牛山,山不高,高約有一百多米。倘若老遠被樹遮掩住,還不易被發現。金牛山跟周圍其他的山比較,也無特別之處,在當地也極是普通。我想此山若是放到那些名岳高山之中,真是渺小得可憐。許是我們生在那無山的揚州城,當是一種希奇的事了。山上樹多,枝葉茂盛,綠意盎然,十分熱鬧。朝東的山腳有一條寬約一米上山的拾掇台階,台階兩邊栽着樹,這倒像揚州觀音山的台階,兩邊同樣栽着樹。而居君揀了一條近道引我們慢慢上山,近道雖近,但不易上山,有時腳下打滑,有時腳下踏空,因此需小心移步,必要時得扶着樹抓着草上山,雖是如此,我們也樂得其然,彷彿去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尋秘探幽般的刺激與希奇。沿山道碰到最多的是墓碑,雜亂無序的排列着,有些墓碑年代久遠字跡早已模糊,被亂草掩着,顯得有點孤涼,有些卻是新碑,碑前有燒紙的熏跡和煙痕。碰到這些墓碑,我們便繞道而行,曾記得一個老人說過,千萬不要在墓碑前大聲宣鬧,這樣會弄髒他們輪迴的路。行至半山腰時,便碰到五六條約有一米多深的溝壑,居君說,這是抗日戰爭時八路軍打鬼子時挖的。不止金牛山有,其他山也有。於是我探身下去,手摸着溝壑的泥土和綠草,似乎想像到當年此山的槍林彈雨與炮火連天,此溝壑也不知躺了多少條鐵血錚錚的英雄好漢,不知流了多少男兒熱血,如果他們英魂不散,看到如此秀麗山色,我想也是英魂安然了。上山快半小時了,終於看到了一座破敗的涼亭,亭中央堅着一塊高約兩米的墓碑,碑身雕刻的字體,字跡雖小力道卻蒼勁,洋洋洒洒一筆呵成,碑上文字大概意思是這樣,明代開國之君朱元璋小時候曾在此放過牛,以此為證云云。皇帝放過的牛定是金牛,看來此山之名定是這緣故了。居君一口否決,他說,傳說中在宋代,有一名富人,拿出家中的錢財換成用金子打造的九頭小金牛,後來為了掩人耳目,把九頭小金牛藏匿於山中,富人死後,他的子孫為了得到金牛便在此山尋找,結果卻找不到,古人迷信,說是山神把這金牛吞食了,於是後人取名此山為金牛山。在涼亭息了幾分鐘,便又繼續上山,這裡草木旺盛,鳥蟲極多,平時不常見的鳥,不知名字的鳥都嘀嘀咻咻在林間飛騰吵鬧,最害怕的是全身花花綠綠的蛇也出來游竄,居君說,這些蛇大都沒有毒,你不招惹它們,它們也不會咬你。不過我們還是更加小心了。快到山頂時,怪石也漸漸增多,奇形怪狀,像龍,像虎,像猴,像鷹等等,形態不一,或跑,或飛,或跳,或躍等等。沒想到,這小山上也有一座寺廟,跟這座山一樣,寺廟也顯得極小,只有三間寺房,寺前一座院落,土黃色的圍牆,圍牆裡栽着幾棵樹幾叢竹,卻顯得十分清幽,寺院里常年只住着一個老和尚,平時參禪誦經,十分孤寂,客人上山燒香,也只收些香火錢。我們也買了一些香火,燃了后,插在一隻碗口大的銹漬斑斑的銅爐上,算是上山祭拜了傳說中的山神,也算是祭拜了那些沉眠此山的抗日英魂。初夏的陽光,本已曬人,而在山上卻如置涼秋,涼風習習,十分怡人,從山的最高處向遠處望,望到遠處碧綠的金牛湖,湖光十色,煙波浩淼,彷彿籠了一層薄霧,居君說,若是初春來時,那湖最好看,春波蕩漾,碧清如洗。在山頂逗留了片刻,便下山了,下山我們是沿着下山的台階,周圍也沒什麼出色的景緻,於是匆匆就走下了山。待行了一段路,回頭再看那金牛山時,卻被大樹遮蔽住,隱隱地只瞥見那山的一小角,也只那一小角也讓我十分留戀了。
金牛山雖不出名,景緻也極為普通,但終究還有些古迹與典故,這次上金牛山算是一種懷古憑弔,心情也落個舒暢愉悅,傍晚回揚州的路上,居君說,明年初春來看金牛湖吧。這又讓我急急地盼着明年的初春了。
2010年7月25日深夜於常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