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優美散文>通山風物印象散記

通山風物印象散記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都說咸寧市的通山縣是一個小山區,風物不多。我卻不以為然。第一次春臨通山,就被這個小小的山重山水復水的地方給迷住了幾天。

  春天的時候,我來看望一個朋友。本以為見個面吃個飯就走,卻被熱心的朋友留下來,說是來了幾次都沒有好好陪,非要帶我看看。朋友是個性情中人,儒雅而豪爽。儒雅是因為他的閱讀習慣形成的,豪爽怕是緣於大山給的吧。

  春天是花開的季節。心情也隨着花開的海洋而漾開來。我們先是上了城區的森林公園鳳池山。步道兩旁都是小花小草,大樹參天,林蔭清爽,鳥雀歡鳴,整個樹林里瀰漫著一股春天潮濕而衝動的木質香味。朋友說,這裡是通山縣城居民晨煉的好去處。每天早晨,有跑步的,有爬山的,有專門早起,來到這裡呼吸森林新鮮空氣的。大城市的山也太喧囂了,小縣城的山幽靜而小氣,閑雅而恬靜。朋友說遲一點可以在這裡撿到野蘑菇,抽那種小小的竹筍,只是大竹筍不能損壞了。

  上到山頂,極目遠眺,整個通山縣城盡收眼底,猶如一條長龍沿着山谷蜿蜒而去,極其心曠神怡。山頂上有個塔,因塔門緊閉,不便登塔,只能在塔邊四圍觀賞一圈。朋友介紹說,此塔雅名來爽塔,俗名牛頭塔,因建於牛頭山上而得名。塔始建於清乾隆壬申年,即公元1752年,塔高9米,塔身5層,6面棱形,內有石梯盤旋而上,數十尊惟妙惟肖的石雕鑲嵌。同治六年《通山縣誌》載:“道光間為雷震崩其半,同治甲子年,知縣易光蕙拆而重修。”文革期間曾被當作“四舊”“破”掉。1998年,由通山縣文化局復修。關於牛頭塔的傳說有很多,其來歷最可信的是,當地鄉紳為風水而建。據說當地鄉紳有感於通山縣多年沒有中過進士的了,遂捐資三年建成,後來縣中果然有中進士的。在今天看來,這種做法有點可笑,但當時這些鄉紳熱心教育景仰人才的心情與熱誠也實在是可圈可點。現在的牛頭塔不再是風水塔了,成為了通山一景,供世人觀賞。

  我是一介商人,做點小生意,立身也好,養家也好,都是苦事。每每有機會到一個地方,尋訪當地的好山好水好景,風物人情和傳說故事,避囂塵探幽微,誠為樂事。聽朋友提到通山歷史上出個很多名人,我要求朋友帶我沿着一些痕迹去尋找他們的影子和當時的思想,朋友答應了。

  聖廟,也叫文廟,一直是作為通山的古迹保存着的。位於通山通羊鎮民主街。現為通山縣博物館駐地。聖廟始建於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現存建築為清嘉慶年間改建而成,有大成殿,聖廟崇聖祠及教諭、訓導二宅及東西原廊、欞星門等。當年有至聖至賢像位列其上。據說從通山走出去的朝庭高官朱廷立極盡其力修建。實際上相當於一個教書育人、崇聖行禮的處所。大革命時期彭德懷的紅三軍團指揮所在這裡駐紮,只是臨時借用落腳罷了。站在對面高樓上看,可以想像當年聖廟的宏大與肅穆。如今,隨着縣城的發展,聖廟被淹沒在聳立的高樓與喧鬧的街市中了。即使是年輕的讀書人也不會來這裡看看了,只有一些老先生們和喜歡傳統文化的人才來瞻仰一翻,湧起一絲絲幽情。

  大夫第,是清末通山知縣王明璠的府第,在當地名氣很大。位於縣城往咸寧方向十里許。整灣村民姓王,也許是王明璠及其族人的後代。查當地有關資料,王明璠在多地為官,善辦利民好事,后被封為“朝議大夫”。這座百餘年古宅,佔地十餘畝,進入多重,天井、廂房甚多,是湖北省現存的明清建築中規模最大的民宅。家祠、家學,馬廄、碾房、織房、柴房、廚房和雜役間等多達三十餘間。還有“怡濟藥房”,家庭戲樓,牢房等等,衣食住行一應俱全,被稱為“江南第一宅”、“楚天第一大夫第”。在這裡足以想象明清年間族人集居一個宅院里的熱鬧景象。聽朋友說通山象這樣的大宅很多,而且現在的地名都可以顯示出來。象焦夏的“七重進”,是七重的大宅院,“八大門”是八個樓門的大房頭。通山當初的富商、地主、高官真多,從中亦可揣度通山人的智慧。

  唉,世事如煙一樣飄散了,有些東西隨着朝代的更替不復存在,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了。而有些東西是很難涅滅的。就象這座古宅,得到了當地政府的保護與修繕,儘管周圍有着機器的歡鳴,飛揚的塵土,但只要你進入這個古宅的重門深院,你就恍如進入了一段歷史,甚至你見人就想躬身作輯,賓主分列,泡茶讓座,古味十足了。

  朋友見我遊興十足,陪興也大漲,乾脆一鼓作氣帶我去游隱水洞。我們沿着新修的核電公路長驅而入,十幾分鐘后隱水洞即在眼前。

  絕壁之下是洞口。遠遠看去,朱紅大筆書寫的“隱水洞”三字清晰可現。近前,壁上有清泉直泄而下,半空中捲起陣陣水霧,滴入洞口前的小潭中,濺起水花;潭水波微皺面,清見人影,清涼浸心,濯手濯足,皆感滑意。

  洞自地下穿山而過,長十里許。洞中有兩小河交匯,此隱水之得名者。入洞即有涼風習習,追人而徐行。洞壁時寬時窄,時高時低,旱路水路交錯。景物多樣,風光雜混。最奇者是內有小河,河小而流大,或緩或急,時發如瀑泄,時轉如回塘。

  途有幾處絕景,頗為驚訝。一狹窄處,石筍、石柱、石鍾倒立,其狀大小高低坐勢不一,任高貴挺拔者,須俯首屈身而過。一寬闊處,石頂高懸如蒼穹,飛物一掠過而,目光捕捉不及。

  最絕者有一河灘,河中卧石如舟,舟上有數人立,若隱若現,竊竊私語;岸邊三兩石如人,有拱手作揖者,有揮手致意者,作送別狀,依依不捨,神情黯然。河灘遠處,密聚雜石尤多尤奇,遠觀如古代軍隊安營紮寨,有操演者,有搖旗吶喊者,有伏石案運籌者,有搬運刀槍劍矢糧草上船者,隨濤聲應合,如三國之東吳臨戰一般。

  近洞尾處,惴惴轉過一道坡,即踏入另一幽境,如大小桃源。右有一低山,狀如梯田,貯水盈埂,緩緩溢出,滴入渠中,其聲清脆。田中魚蝦可數,觸手可及。上霧靄繚繞,收卷舒緩。蔣之奇贊通山之古城有詩:“我愛通羊好,青山便是城,白雲深處宿,一枕玉泉聲”,擬物狀情,極似如此,我輩竟不能得此妙句。

  游者四方而來,多走馬觀花,一掠而過,不能細心體味。若用心察之,非時辰兩三個不能觀其雄、奇、秀、幽也。

  出洞,陽光刺眼,掩額遮目。覺暑熱難耐,幾欲重返洞中。回想適才洞中景物,恍如隔世。

  當西邊的太陽落在山尖的時候,朋友驅車把我們直接帶到了一座農家小樓,名曰“新農村香米飯”。飯廳乾淨整潔,雅而不俗,枯竹古藤,進門可見高懸一匾,上書“因味尋源”,筆力猷勁大方,有書家之功力。在二樓的雅間,又見一長匾,“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勸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於鐘鼓琴瑟。”文化古風甚濃,一下子把我的情結勾起來了。待菜上來,早已是香味撲鼻了。那菜也算是典型的農家菜了。清香的土雞湯、清炒新鮮蘿蔔絲、地菜水餃、清水小河魚和大塊臘肉,實在是可口。喝着農家米酒,吃着農家小菜,嚼着帶鍋巴的柴火米飯,與朋友縱情聊天,如果不去想人生奔波的苦和累,這日子也實在是逍遙了。

  想於此,竟有神仙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