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演講稿>會議發言>在2008年選調生迎送會上的發言

在2008年選調生迎送會上的發言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我是96屆省派選調生。9年前,帶着追求事業、報效國家的渴望,走上了工作崗位。幾年來,在各級組織的關懷培養下,我由一名普通的省派選調生成長為縣級領導,其中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教訓。九年的基層、市直、又到基層的工作經歷,“下過鄉(到鄉鎮工作)、留過洋(參加澳班學習),以及和歷屆選調生同學們在一起交流學習,使我有了一點工作體會。下面我從四個方面向大家做以彙報。一、面對現實消除“三感”

  對消除生活上的寂寞感、工作上的無為感、事業上的緊迫感,我主要是在選調之後考慮的這種感受。

  1.消除生活上的寂寞感。大學的生活五光十色、豐富多彩,而到基層工作之後會與之有着強烈的反差。大家被分到街道鄉鎮,有的可能被分到更遠一點的地方,以前過慣集體生活,喜歡熱鬧的我們,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寂寞。我個人認為消除這種寂寞感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不斷地加強學習來充實和提高自己。我是研究生畢業之後參加的選調,分到基層后,在夜晚比較寂寞的時候,用自主學習來充實自己,經過幾年努力把博士學位拿到了手。基層工作,尤其是生活上的寂寞,將是大多數同學要面對的一個共性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通過對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各個方面信息的捕捉,知識的學習來消除寂寞感,提高自身素質。

  2.消除工作上的無為感。在鄉里、縣裡或者在市直機關工作了一段時間后,可能感覺自己沒有什麼事情可做,渾身有勁兒使不出來。經過實踐,我認為,到基層不是看你有多大的能力,有多高的水平,關鍵是要把你的能力和水平與當地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到基層,可能你被委以重任,並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任務,但你的能力和水平在沒有積累的情況下可能第二個任務、第三個任務就會難以勝任。所以,在消除無為感的問題上很重要一點就是在今後的工作過程中,要多聽多看,少說多干,多看合理性,要不斷地積累,不斷地向周圍的領導、同志學習,要三百六十度的學習,不斷地豐富自己駕馭經濟的能力和提高自己的未來執政能力。

  3.消除心理上的浮躁感。隨着一段時間的工作,我們可能聽說某某某任了一定的職務;又可能聽說,某某某又有新的變化。這往往是大家心裡最浮躁的階段,這時的感受就是年輕同志特殊的心理緊迫感。誰都想進步,但是每個人的生存環境、工作環境和所處的氛圍是不同的,不同的內因和外因導致大家進步的步伐或者走上領導崗位的機遇和時間也是不同的。從我們96屆來看,當時到瀋陽9位同學,現在有的已經是局級幹部,有的是正處級,有的是副處級。革命不分先後,進步也不分先後。當看到大家有發展、有進步、有變化的時候,要多給予祝賀、多給予讚揚、多給予支持,因為選調生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團體,需要大家緊密合作、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共同進步。

  二、發揮優勢培養兩種意識

  在經濟工作中,我們總談到比較優勢、后發優勢、優勢互補、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我們在工作中也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培養兩種意識(國際化意識和創新意識)。作為選調生,我們的優勢在哪裡?掌握了現代科技和社會發展潮流中的一些前沿技術或信息,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國際化意識的培養,就是要通過國際化意識,能夠看到一種國際信息背後折射出的一些內容。國際化意識,對於大家將來到基層工作很重要。記得我曾經學過的一個叫“PDCA”的工作模式,P是計劃;D是執行;C是長處和短處;A是新的行動,就是你的工作要在計劃、執行、檢查之後,再採取新的行動,進入一個新的循環。這種方式我們在平常工作和學習中都用過,它可以把你的工作通過一個循環,逐漸調整到新的層次。另外,我們還知道“SWOT”分析法,就是對你所做事情的長處、短處、機遇、挑戰進行理性分析。正如我們剛才所講,到基層看到別人進步,就有了緊迫感;別人做成事,就有了無為感,你是否考慮到自己有無對所做的事情進行過理性分析。這種分析事情的方法,大家要在實際的學習、工作中通過國際化意識逐漸掌握和提高,然後指導我們用理性的思維和規劃的思路來研究自己的工作。

  創新意識的培養要求我們帶來新的血液、新的思維、新的方法,同時要適應本地工作實踐,實現漸進式地發展或跨越式地發展。創新思維,要結合我們自身特點,重點在體制問題、機制問題、結構問題和矛盾問題。比如我到法庫之後,抓經濟工作,就要研究體制、機制結構和矛盾性問題。首先要從矛盾性問題入手,農業大縣要發展工業,瓶頸在哪裡?土地問題、資金問題、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不突破這三大瓶頸,體制、機制和結構沒法實現,必須落腳解決矛盾性問題,才能夠實現產業的快速發展。於是,我們完成了三批次9000多畝的土地徵用,從世界銀行融資400萬美金;從商業銀行融資7500萬;從信用社融資2600萬,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國家開發行市政府支持融資9000萬。把這些瓶頸打開之後,才能夠招來項目,才能夠發展地區經濟。創新意識主要是結合

  大家將來的工作,在體制、機制結構性問題和矛盾性問題上屢清思路、認真研究。

  三、圍繞工作把握“三性”

  1.超前性。我們在從事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工作中,對於自己所預見到的事情或者通過歷年的工作慣例,在下個月或者下兩個月可能出現的事情,作為分管或工作具體負責人,應該按照這種慣性思維的規律,提前着手進行研究。舉個簡單例子,在法庫發展經濟時,我們預感到產業發展瓶頸在2003年完成1.97平方公里土地調整后,2004年國家很可能要採取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同時也考慮到國家調控地區經濟發展的殺手鐧——金融手段和土地手段。所以2004年初,我們超前運作,利用了一個月時間,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徵用了1平方公里的土地。年底,又從上級部門爭取到2.46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我們現在才有9000多畝的發展空間。提前研究、提前操作,為我們贏得了發展的先得機遇。

  2.可操作性。年輕人在基層做工作,最大特點就是思維敏捷。當領導交待完工作,馬上就會想出方案並向領導彙報。我們的超前性在可操作性上一定要研究出幾種方案或者幾套方案,然後要模擬一下這個方案的運作會有什麼情況,優化幾套方案后,再慎重地跟領導進行交流,最後研究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

  3.務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的最終落腳點是事情能否完成。務實性,要看最後項目能不能落下來,指標能不能上去,能不能完成任務。在務實性上,我們一般的做法是逆向思維,就是說我們的任務能達到怎樣的結果?倒過來推一下,要完成這個任務達到預期的結果,需要整合哪幾個方面的資源。然後,通過資源整合解決相關的體制、機制結構和矛盾性問題,再把任務分解下去,保證措施跟上。實現這個逆向思維之後,再從源頭上一步一步去推,尋求事情的最終結果,達到工作的務實性。

  四、面向未來立足“三講”

  隨着幾年的發展,大家將走上不同的崗位,我們面對自己未來的事業,首先要立足講政治、講融入、講謙虛。

  1.講政治。作為選調生,是省、市派我們到基層工作,我們的各項工作一定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跟組織上保持一致。尤其在基層工作,紛繁複雜,矛盾交織,大家可能隨着時間的發展又走到一定的崗位,你的決策與思考一定要講政治,要從大局、從整體考慮問題。因為我們將來要從事改革、發展、穩定,涉及到利益群體、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歷史問題、現實問題錯綜複雜,要從圍繞大局的角度(講政治的角度),把這個問題考慮好。

  2.講融入。在生活上融入、在工作上融入,不同的區域有不同區域的特點,只有把自己變成本地人,把自己當成本地人,而且讓你所生活、工作的地方也把你當成本地人,你的工作才能如魚得水。另外,在基層工作大家要融入當地的文化之中,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文化特點,要根據地域文化特點找准自己的位置,換句話說,就是經濟發展也要以文化發展為依託。我們在進行外資引入,南資北移的過程中,對方首先研究的就是我們的文化,能不能溝通好,這是關鍵。我們到基層融入也是這樣,瀋陽市13000平方公里的地方,不同的鄉鎮、不同的街道,都有自己的文化特點,我們只有融入之後,才能夠把工作開展得更好,有的為了工作,甚至需要在合理交往中做艱苦的付出。

  3.講謙虛。選調生畢竟是年輕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通過組織部門選干,走入了公務員隊伍。大家知道,現在社會上就業很難!我們通過組織選拔,走進這個隊伍,經歷一段時間后可能走上不同的工作崗位或領導崗位,我們必須謙虛謹慎!因為我們是在各級組織部門的關心下成長起來的。雖然有自己的努力,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組織上為我們搭建了選調這個平台,包括我們今後工作所取得的成績也是組織上為我們創造的平台。從我個人來講,1998年,由市委組織部組織的面向全國選拔研究生以上學歷的青年幹部。從365人中選了50多人,這就是組織上為我搭建的平台,使我上了一個台階,成為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後備人才隊伍。1999年,組織上面向青年幹部又搭建了一個平台——瀋陽市首批赴澳MBA班學習。通過考試選拔,我又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2002年組織上又面向全市35歲以下青年幹部進行選拔……。也就是說,我個人也好,我們選調生隊伍也好,我們的成長和取得的成績有我們自身努力的成果,但最重要的是組織為我們創造了各種機遇,而且在我們成長過程中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領導同志的關懷和支持,所以作為我們年輕幹部或選調生,時時刻刻要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只有這樣才能踏踏實實地贏得更多層面的關心和支持,才能把我們的工作做好,把我們的事業做好。



在2008年選調生迎送會上的發言 標籤:100個品德故事 笑貓日記之塔頂上的貓 地球上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