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談的是公共財政與和諧社會的關係,我在這裡談一些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關的內容。我認為和諧社會,當然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我一會兒還會講到和諧社會建設成果,就是因為科學發展觀最早在廣東省提出來,所以廣東省委省政府一系列的措施已經形成了效果。但是這種和諧社會的建設,應該是一個整體、全面的和諧,而不是某些局部領域和環節上實現和諧,解決公平的問題主要是建立和諧社會必需的,這裡面就要考慮效率問題。
終究在和諧社會裡應該實現公共與效率相統一,才能夠有效的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從而實現建立和諧社會的目標。六中全會對和諧社會提出了一個總的要求,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愛好、充滿活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這些是非常重要的。我看今天的報紙也談到這個問題,但是作為老百姓來說,這個概念就不容易很清晰、很明確了。實際上我覺得和諧本身兩個中文字,就是你和字一邊口一邊禾,就是有嘴巴就要有飯吃,比較簡單。首先老百姓就是要解決吃飯的問題,另外諧字就是有話大家都可以說。作為老百姓來說,中國是一個物資貧乏的地方,首先就是要有飯吃。另外讓大家有話都能夠說,說了還沒有事,這就要求比較高了,你對一個總的要求,你讓大家講的話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討論,這本身就是很和諧,但是對個人的要求很高,像我本身是不是每件事都敢跟大家說,我看也比較難,有時候和老婆講都難,所以這個方面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和諧社會對社會有要求,對個人也有要求,整個實際上是道德規範的要求還是相當高的。
六中全會有一句話是直接可以簡單明了指導我們要做的事,“要重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我覺得這一句話,作為政府也好,作為一般的公務員也好,應該着力落實的問題。公共財政歸根到底就是要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認為合理的分配資源、合理的進行資源配置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這個階段,講和諧當然也要講發展,所以我們講發展是第一要務,因為沒有一定的財力支撐是很難進行和諧社會的建設,在目前這個階段我們也還要講效率,提高效率讓整個國家全民的財政不斷的增加,第一次分配完成。然後第二次分配就要講公平了,第一次分配以市場配置為主,這一塊是以效率為主的,但是市場本身是會失靈的,產生一系列的問題,誰來解決呢?政府來解決、財政來解決,所以第二次的分配應該側重於公平。解決公平問題,才能夠建立一個和諧社會,這是非常有必要的。然後我們最終要實現高水平的社會保證為目標,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相統一,這樣才能一方面有效的促進市場經濟健康有效的發展,另外一個方面建設一個和諧社會。
在這裡我想談談公共財政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關係。這個關係是相對比較清晰的,比如說公共財政的建設是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係,是由經濟體制轉型和發展模式的轉型所決定的,這裡面公共財政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理論基礎應該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說公共財政以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公共財政應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那相應的我們公共財政體制必須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相一致。公共財政的公共性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收入來源的公共性,來源主要來自於稅收,04年公共財政90%來自稅收,廣東也是這樣的,廣東財政收入的來源也主要來自稅收,特別是幾個主要的稅種占的比例相當大,營業稅佔了34.18%,國家的稅種主要是增值稅,佔了75%,地方這一塊是以營業稅為主,佔了34.18%。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佔了21.58%,增值稅佔了11.91%,這四項就佔了97%,當然地方還有其他的小稅種,也是構成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
我們對市場經濟無法解決,或者說解決不好的問題,公共財政原則上必須要介入。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市場失靈我們要介入,要有效解決市場經濟資本性和獨立性導致資源過渡開發、自然環境惡化、貧困問題,這些都是公共財政應該做的事。但是我們解決市場失靈,同時還要防止實現政府失靈,我認為雖然說在解決市場失靈,但是如果在分配的過程中,這種公平性做不到的話,我們就會出現政府的失靈。也就是說我們在追求目的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我們追求這種利益關係是一種社會整體全面的發展,要防止政府在這個方面失靈,特別是人民基本生存的要求,都應該作為公共財政首要的一些目標。在落實公共財政目標的過程中,通過財政支出結構和規模的調整,對經濟社會進行科學調節,在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基礎上,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實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這個共同的目標。
公共財政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你要建設和諧社會沒有錢是不行的,我記得有一位領導說過這樣一句話,“解決人民內部矛盾還需要靠人民幣來解決”,這裡面就涉及到你公共財政要有一定的實力,要有能力做出保障。那這個保障來自哪裡?我等一會兒還要講到不平衡的問題。這裡簡單說一下,因為我們國家是高度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社會,從我們國家整體來說,社會財富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我們原來國家在沒有中央轉移支付的只有七個省,當然包括廣東在內,但是現在很多,比如說福建、山東,都已經有轉移支付給他們,所以財富集中化程度越來越高。所以財力要有一定的保障,我們在理論上討論中央集中多了,但是你想一想,中央不集中多那裡有錢解決中西部的問題,所以有必要拿一部分錢、集中一部分錢來解決問題。目前中央和地方收入方面的比例,原來還高一點,現在是52.6:47.4,收入方面這一塊中央的比重是比較高的。支出方面,中央本地的支出是25.9%,地方的支出是74.1%,這裡面的差距就是中央用於集中發達的地區錢去轉移支付欠發達地區。廣東的財富85%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其他只有15%左右,所以這種高度不平衡,就變成了省級城市需要集中一部分的財力,當然廣東省的收入集中比例沒有那麼高,需要上級用一定的財政來保障欠發達地區。
要解決公平問題,上級財政要籌集一部分的錢來解決社會問題。但是上級財政比例一高,地方本地的支出就越來越窮,下級就沒有錢了,而且我們國家的層級比較多,五級,中央、省、市再加上縣和鎮,到縣和鎮就非常少了,涓涓溪流,上級集中是有必要的,但是下級的窮也是存在的。所以目前的狀況,很多集中項目,包括解決民生支出,是靠上級財政來安排資金,更上一級政府來安排資金,比如說義務教育的問題,實際上全國全免費義務教育很多資金來自省級,然後直接關係到老百姓個人本身的一些支出需要,所以越級安排資金形成了慣例,形成了普遍的現象,但是沒有一定的財力保障是很難實現和諧社會的建設目標。公共財政體制必須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相適應。這裡面主要是解決越位和缺位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加快公共財政發展,把公平、公開的原則貫徹到財政資金使用全過程,包括推動政府職能的轉變、推進部門依法行政等等。在保障社會公平、縮小收入差距等方面,起一種促進的作用。這是我講的第一個主要方面的內容。第二個方面,我想談一下公共財政可以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省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經濟總量今非昔比,確實是非常大的。我們現在在廣東的財政收入,就是中央和各級財政已經是4431億了,這是非常大量的資金。這麼大量的資金是經濟總量提高的體現,那既然資金總量多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就形成了政治穩定、發展良好、富裕安康的大好局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還是有一個歷史的比較問題,我們以前計劃經濟時代是低水平而相對均衡的一種分配格局,因為當初國家分配,你穿衣服一年一丈四的布票,只能買這麼多了,所以當初的收入差距是非常小的。我讀書的時候,因為剛剛開始改革開放,同學之中貧富差距,就是能夠加一個菜,雞蛋湯三毛多,我們窮的就是按照學校給的肉票,中午有一毛五的肥豬肉。那當初是相對均衡的,應該說差不了很遠,那現在這種格局就完全打破了,原來的分配格局是相對均衡的,現在沒有了,形成了沒那麼均衡的分配格局。按照我們公平社會的要求,出現了分配的不均,必然會形成利益上的衝突。
現在很多方面的衝突,都是因為分配不均造成的,分配不均的過程中利益衝突就出來了,實際上利益衝突的方面還是非常多的。前一段很多地方因為征地問題,出現了跟政府、跟企業家的衝突,實際上我覺得也是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二產是屬於比較強勢的,高附加值的,積累比較快,在這個過程中,本身工業發展去征地,實際上就體現了二產對一產之間的一種侵略,就是你優先發展二產,一產這一塊又沒有多少附加值,就萎縮了。這裡面本身就有一種利益的衝突,再加上政府官員,或者說企業家在剝奪農民土地的過程中,對他們的利益照顧不到,就變成了雙重剝奪,一方面地拿走了雖然有補償但是我的生產資料減少了,再加上利益補償又不足。這種利益上的衝突,必然會使各方面的矛盾突顯,矛盾突顯了就會影響到社會的和諧。
這兩天我看到報紙上談到“無利益衝突”概念,但是無利益衝突實際上還是涵蓋在利益衝突中,你說為什麼會群情激憤,有些事實際上不關係到自己為什麼會出來,實際上關係到對利益分配不滿出現的,這方面根深蒂固還是利益衝突發揮作用。最近有一個民生方面的民調,目前突出的經濟社會問題,裡面有幾項。第一項就是貧富差距過大,所謂貧富差距過大實際上就是分配不均造成的。第二個是社會治安嚴峻。第三是社保制度不完善。第四是城鄉差距過大。這些老百姓最關注的衝突問題,突出了社會經濟問題,實際上都是由分配不均,還有公共財政包括分配製度的不完善造成的。
要化解這種矛盾,必須要採取措施平衡各個群體之間的利益關係,來化解矛盾。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是要處理好三個分配之間的關係。一次分配必須講效率,因為這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我們現在這個社會還是要有一定速度的發展才能在財力上予以保障,而且在這個時候,市場經濟終究是要講效率的,你如果是不講效率就變成市場經濟了,所以一次分配,我看是一定要以效率為優先的。那你優先就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採取什麼方式來解決,要靠二次分配、三次分配來解決。二次分配我們必須要講公平,政府主導的財政分配,你必須要考慮到公平的原則,在進行資源配置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和諧問題,要以公平為優先。然後三次分配,我們必須講責任,實際上二次分配還沒有辦法完全解決和諧的問題,因為雖然政府通過政府的強制力集中一部分錢來做二次分配,解決社會公平問題,但是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而且社會上貧富懸殊還是存在的,窮的窮、富的富,社會不公平還是存在,這個時候必須要通過三次分配來做了。所以要有這種社會氛圍,要求財富集中擁有者要做慈善事業,要幫助窮人,通過他們主動的行為來幫助一些貧困的地區、貧困的人群解決困難,而且社會輿論要多加宣傳,只有三次分配講責任,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讓大家知道緩解社會的矛盾。
十六屆六中全會演講稿-公共財政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標籤:和諧社會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三中全會 五中全會 給教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