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演講稿>公眾演講>天柱山旅遊推介詞

天柱山旅遊推介詞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周封皖伯大夫治皖,皖國的都城就建在今天的潛山縣城,被稱為“皖城”。從東漢到南宋末年,在這13個世紀中,皖城作為州、郡、府治所有長達800年的歷史,一直是皖西南的重鎮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宋代大文學家王安石、蘇東坡和南宋寧宗皇帝都曾在這裡為官。因南宋寧宗皇帝曾當過舒州節度使,他於1195年即位,便將舒州升格為安慶府,取“平安吉慶”之意。“安慶府”最初設在古皖城。直到端平三年(1236年),安慶府治才遷往今安慶市,1260年正式建造安慶城。自此,古皖城走向衰落。到元代至治三年(1323年),設置潛山縣,縣治所仍在古皖城舊址,即今天潛山縣委、縣政府所在地的梅城鎮。

  天柱山大門

  我們現在行進在105國道。從縣城進入天柱山的這一段稱為天柱大道。大家請看前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門樓建築,這就是天柱山標誌性大門。大門寬43.4米,五跨形式,中間主跨高16米,立面立柱採用花崗岩石構件拼裝,立柱上都雕刻着盤龍紋飾。門頭上的“古南嶽天柱山”六個大字是已故的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題寫的。朴老是鄰縣太湖縣人,他的祖籍寺前河距天柱山僅25公里,1990年他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身份視察了三祖寺,並為三祖寺題詩。1999年由當時主管天柱山管委會工作的縣委領導赴京求字,朴老在病中欣然題寫“古南嶽天柱山”。2000年5月21日,朴老溘然長逝,據說這是他生前的最後一幅題字,反映了他對家鄉、對天柱山的深厚感情。這座標誌性建築當時總投資近300萬元,1999年竣工。

  古南嶽

  天柱山為什麼又稱古南嶽呢?據有關史料記載,中國五嶽之封始於三皇伏羲之前的無懷氏,距今已五千餘年,那時天柱山已被封為南嶽,名列五嶽第二位。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南巡登臨天柱山,築壇祭岳。同行的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漢武帝這次南巡活動:“登禮潛之天柱山,號曰南嶽。”到公元589年,隋文帝為開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為南嶽,從此天柱山以“古南嶽”之名傳之後世。因被皇帝加封,在民間,天柱山又被稱為萬歲山,簡稱萬山。

  天柱山旅遊度假區

  潛山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工業立縣,旅遊興縣”發展戰略,以打造國際化風景旅遊城市為目標,“山城一體”,高標準規劃建設天柱山旅遊度假區。2007年4月正式設立度假區管理機構,度假區從天柱山標誌大門到三祖寺景區,沿105國道兩側總體規劃面積達12平方公里,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該區將依託並服務天柱山旅遊,圍繞旅遊“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形成“生態養生休閑、古皖文化展示、旅遊綜合服務、立體交通轉換”四大功能板塊,規劃建設兩條發展主軸,主打一個主題樂園,新建八大核心景點。總體規劃已上報省政府審批,區內投資40多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已列入省“861”行動計劃。天柱山旅遊度假區圍繞“文化、運動、養生”的主題定位,凸顯“皖國神韻、天柱瑤池”的品牌形象,着力打造新興的國家化旅遊城市,和國際一流的休閑養生度假勝地,形成以旅遊服務為主體的產業經濟板塊。度假區規劃有高爾夫運動場、溫泉度假中心、皖文化園、休閑養生廣場等重大項目。目前已經運營的億元以上建成項目有國家網球訓練基地、按五星級標準建設的七仙女國際大酒店、皖鎮休閑購物中心等。天柱山旅遊度假區建成期10年,建成后將申報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天柱山國家網球訓練基地

  國家網球訓練基地是經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批准建設的項目,由福建吉諾集團於2006年投資建設,2007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網球訓練基地設有室外球場11片和一座有400個座位、可同時容納500人觀眾的室內中心比賽場館;配套五星級酒店、會議新聞中心、健身館等賽會設施。總投資3.5億元,佔地300畝。已成功承辦“2008天柱山國際女子網球挑戰賽”和“2009天柱山國際女子網球聯賽”以及網球旅遊節等活動。

  第二篇 三祖寺景區

  導遊內容:野人寨→三祖寺景區概述→三祖寺牌坊→佛道聖山,和諧共處→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祖洞→摩圍泉→觀音殿→升谷文錢→立鶴松→立化塔→三高亭→寶公洞→千佛殿→覺寂塔→祖師殿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概述→石牛古洞→李白詩刻今何在→唐刻→王安石題刻→涪翁亭→石牛→秋興崖→元刻

  潛河濱河觀光帶→詩崖漱玉→潛河漂流

  車過旌駕橋,我們就進入了天柱山的南哨--三祖寺景區。

  三祖寺景區是天柱山人文景點最集中、文化品位最高的一個文化精品景區。我們將在這裡感受到天柱山神秘的宗教文化和帝王文化,觀賞到具有歷代書法藝術長廊之稱的國家重點文保單位摩崖石刻群。

  野人寨

  漢武帝當年駕臨天柱山拜岳,至今還留下許多與拜岳有關的地名和遺迹。這一片山體環抱的港灣,就是漢武帝的船隊自長江溯潛河而上,在此舍舟登陸之地,稱為谷口。皇家車攆鳳駕穿過谷口的一座橋,後人稱為旌駕橋。現在這座橋改建成公路橋,仍沿用旌駕橋之名。這一片徽派建築是天柱山皖鎮休閑購物中心,它就建在漢武帝舍舟登陸的港灣,后被河沙淤塞,填平建起了旅遊項目。皖鎮由馬鞍山投資商投資1.5億元興建,建有天柱山古戲樓、工藝坊等設施,我們回來時可進去參觀購物。皖鎮後面西側有鐘山、鼓山,據說就是漢武帝設壇架設鍾、鼓之處,野寨中學的背後就是白鹿崗,漢武帝就在那裡設祭壇拜岳,至今還可辨認祭壇遺址。拜岳台以及白鶴宮是我縣規劃恢復中的一處重要人文景觀。

  依山面水的野寨中學,環境優雅清靜,創建於1943年,現為安徽省示範中學。這所中學是為紀念國民黨48軍176師抗日陣亡將士而建的。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176師在潛、懷、太一帶抗擊日軍堅守6年之久,對日寇打擊沉重,自身也傷亡慘重,先後犧牲將士三千多人。為守護烈士公墓,培養烈士遺孤,1941年,由安慶行署專員范苑聲先生髮起,社會各界捐助新建“景忠中學”,取“景仰忠烈”之意。范苑聲先生自任第一任校長,聘請時任安徽省教育廳秘書的烏以風先生任教務長。現野寨中學校園內建有野中第一任校長、國民黨元老范怨聲先生墓園以及文物館和烏以風先生紀念館。這裡的學子秉承校訓,刻苦學習,每年高考錄取率名列前茅。半個多世紀以來,野寨中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

  可能有的遊客會問,這一帶沿河依山傍水,風景如畫,交通便捷,怎麼被稱為野人寨呢?這裡有兩個動人的傳說:一說是很早以前,這一帶常有野人出沒,掠奪民財,傷害人畜。當時的一位縣令決心犧牲自己,解救民眾。他帶上好酒好菜,深入野人洞中,把野人都吸引到洞內飲酒。酒酣之後,縣令命隨從用鐵水澆灌洞口,鐵水凝固封閉了洞口,這位好心的縣令和野人同歸於盡。其二,說是在南宋末年,本地土豪劉源率十萬義兵在天柱山抗元。他自號“劉野人”,在谷口扎的第一寨命名“野人寨”。劉源抗元前後十八年,最後被內奸出賣壯烈犧牲。後人為紀念他,野人寨的名字延用至今。關於劉源的故事,山上還有許多景點和遺迹與劉源抗元有關,我們遊覽時再為大家講述。

  三祖寺景區概述

  現在我們停車在三祖寺山門廣場。請大家帶好相機等隨身物品,隨我一起下車,參觀遊覽三祖寺景區。

  三祖寺景區規劃面積?平方公里,是天柱山人文景觀最為集中的一個景區。這裡除了聞名海內外的佛教禪宗祖庭三祖禪寺外,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漢武帝設壇拜岳留下的遺址,以及天柱山道教最著名的道觀白鶴宮(正在恢復建設之中)。沿河風光秀美,已興建濱河景觀長廊和漂流設施。天柱山管委會真正精心規劃建設三祖寺景區,努力把三祖寺景區打造成為精品文化景區和獨立的4A級景區。

  三祖寺牌坊(及放生池待補)

  佛道爭山,和諧共處

  舉目望去,紅牆黛瓦的寺院建築掩映在綠樹翠竹之中。整個山形宛如一隻振翅欲飛的彩鳳,覺寂塔就建在鳳冠上,東西兩側逶迤的山崗呈環圍合抱之勢,恰如鳳翼護衛着莊嚴佛地。以堪輿學的觀點來說,這裡風水佳絕,背倚天柱,面臨潛河,左右山勢環抱,正應着“前有罩、後有靠、二面抱”的風水學觀點。從三祖寺建築形態上來說,是“遠看山包寺,近看寺包山”。天下名山僧佔多,在這裡得到最好的詮釋。

  三祖寺,全稱“三祖山谷乾元禪寺”,是中國禪宗三祖傳經布法的場所,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國務院批准為全國漢族地區重點開放寺廟。

  追溯三祖寺的歷史,要向諸位介紹一下天柱山的宗教文化。天柱山靈絕山水加上歷代帝王的加封,使之成為仙山寶地。《道經》說司命真君居住天柱山,山中有司命洞府。天下名山分為36洞天72福地,天柱山被列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因此,歷代佛道兩教都視天柱山為寶山,爭相據為己有。在三祖鳳形山,就有佛道爭山鬥法的傳說故事。

  公元505年,梁武帝的國師寶志和尚與江南雲遊方士白鶴道人都奏請梁武帝,將鳳形山賜之於己,建觀造剎,傳經佈道。武帝知道他們都有很高的法術,都不得罪,命他們各顯靈通,以物為記,得者而居。這寶志和尚就是我們民間流傳的濟公活佛,他是建康(今南京)道林寺的高僧,有名的瘋和尚,手持錫杖,他說:“貧僧以錫杖卓地為記。”白鶴道人手持拂塵,他的拂塵可以化為白鶴,他說:“貧道以鶴止處為記。”說畢,白鶴道人將手中拂塵拋向空中,頓時化為一隻白鶴,振翅飛向鳳形山。寶志見狀,將手中錫杖擲向空中,頓時化為一條銀色巨龍,尾隨白鶴而去。白鶴飛到鳳形山上空,正要斂翅落地,忽見身後巨龍飛來,嚇得掉頭向東飛去,落在白鹿崗上,寶志的錫杖深深卓入鳳形山。當他收起錫杖,卓土處立刻湧出一股甘泉,這就是位於寺后的卓錫泉,又名“卓錫井”。寶志便在鳳形山開山建寺,梁武帝賜名為“山谷寺”。白鶴道人在白鹿崗上建起白鶴觀,宋徽宗賜名“真源萬壽宮”。唐宋時期,天柱山佛道兩教盛極一時,寺觀達百餘座,房屋3600餘間,史稱“三千道人八百僧”。從寶志和尚開山算起,三祖山谷寺到2005年已歷時1500周年。



天柱山旅遊推介詞 標籤:天柱山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