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學習心得>山東省小學習作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

山東省小學習作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山東省小學習作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

  習作最能反映學生的語文素養,但是長期以來,習作卻是困擾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教師愁教,學生愁寫。

  我們的教材編排順序是學習四篇課文後寫一篇習作,雖然規定寫的這篇習作大多可以仿照前面課文的語言特點、表達方式,教師在課文講解過程中也注重了作者的構思、遣詞造句等寫作方法的滲透,但學生寫起來還是“皺起眉頭”,百思不得其法。勉強寫出來的習作有記流水賬的,有東拼西湊的,有完全抄襲作文書的。總之內容空洞,毫無感情,甚至選取事例根本與主題不符,“驢唇不對馬嘴”。我們曾有過疑惑,想去尋求出路,但是收效甚微。

  而此次的山東省小學習作教學觀摩研討會為困頓於此,躊躇於此的我們開啟了一扇天窗,臨朐縣的習作教學改革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小學階段是學生進行生活體驗與閱讀積累的關鍵期,在作文教學中無論什麼問題的習作,都來源於學生親身生活的體驗與實踐,沒有與閱讀教學進行有機接軌,學生就難為無米之炊,學生的習作興趣也就無從談起。他們每所學校都深入解讀《語文課程標準》,然後根據制定各個年級的具體習作目標,構建年級序列主題。學生的天性是玩,於是他們就順應孩子的天性,在遊戲和活動中,和孩子“玩”作文。教師把生活搬進課堂,和學生和麵粉,包餃子;做遊戲,掰手腕……凡是教師們能想到的遊戲、活動,一個不落的搬進課堂。在師生花樣繁多的玩樂中,學生愛上了寫作。是啊,在自己喜歡的活動過後,誰不想一吐為快?學生在玩后寫出了精彩紛呈的作文,教師在玩后把這珍貴的課程資源進行歸整,並把科學課、綜合實踐活動課、品德課、體育課的部分活動整合進語文課,構建獨具特色的校本作文課程體系。根據生活化習作先玩后寫、玩中點撥、賞評提高、自由展示的過程與原則,他們開發了三種主要課型:習作指導課、習作賞評課、習作展示課。

  在優秀課例展示環節中我們切身感受到了“生活化作文教學”的魅力。張玉霞老師的“本真習作”教學——《活了一百萬次的貓》是以繪本為載體,與閱讀教學相結合,指導學生讀故事,抓住細節邊讀邊思,理解故事中貓的形象,以文學的個性形象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習作能力。引導學生捕捉並梳理讀寫結合點,大膽想象,學會具體而有條理的表達,讀中學寫,寫中促讀;孫傳紅老師的“主題習作”教學——《創意時裝秀》是以一次學生親自參與的活動為載體,在活動中激發興趣、激發學生自信、暢快、真切的表達,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表達能力;李洪芹老師的“讀思議說”四步教學課堂展示——《一件難忘的事》是一節習作指導課。教師課前讓學生做好準備工作:回憶生活中最難忘的一件事,搜集有關名言警句、古詩詞、好詞佳句。課上首先指導學生抓住習作要求中的重要信息,讓學生打開記憶的閘門,想想什麼樣的事才算難忘,;接着指導寫作方法,交流回憶難忘的事情、課前搜集的資料以及選材立意、布局謀篇(你想用什麼事表達什麼情感?開頭、重點部分、結尾分別想怎麼寫?);然後口述習作,在交流的基礎上開始寫作;最後賞讀、賞評。這樣的習作課學生能不喜歡嗎?素材來自生活,“我手寫我心”,情感在交流中自然迸發,啟迪在文筆中流淌而出,這樣的教育,學生還會情感缺失嗎?

  雖說“創新”的火花最璀璨耀眼,但是創新也需有深厚的根基做基礎,也需要厚積而薄發。正如與會的一位專家所說,人生是從“模仿”開始的,我決定以此次學習為契機,在模仿中探索、實踐,繼而創新出自己的“教學之法”。



山東省小學習作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 標籤:語文教學 研討課 軍訓心得 兩會學習 黨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