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固有觀念,提升產品質量》學習心得:質量管理部-張英
張英
6月2日從質量管理部內網上第一次讀到張總的《轉變固有觀念 提升產品行為》文章后,很受觸動和啟發,結合自身工作也有了一個清醒而深刻的認識,並以此來督促和鞭策自己。當日下午質量管理部召開全體人員會議進行宣貫學習此篇文章,通過石部長深刻解讀及各位師傅、同事們結合自己崗位工作進行讀後討論交流,更讓我深深認識到做為一個個"質量人"所擁有的質量意識及對質量工作嚴謹地、一絲不苟地工作作風。
"質量不是驗出來的是干出來的".質量是生產出來,是干出來的,不是靠檢驗員檢驗出來的,監督出來的。質量體現在我們每個人實際工作中,是指我們每個人按要求自覺地干出來的合格品。因此只有提高我們的工作質量才能提升我們的產品質量。也就是說只有我們干好本職工作,才能提高產品質量、生產能力、從而降低售後成本。正如張總所說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所在崗位的"專家和情報員",我們熟悉我們自己崗位上的各個環節和細節,熟悉每一個關鍵點和存在的問題,也就是說自己崗位上的工作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幹好,也只有我們自己才能發現存在的問題並不斷改進,同時也最能發現上道工序存在的問題並反饋他們改進。具體表現在我們每個人的本職工作上,將"三不三檢"貫徹落實到位,只有保證零部件合格、裝配合格,才能保證我們的產品合格。
"質量不僅是技術更是一種態度".要做好產品質量,不但要有技術能力更靠的是把事情做好的態度和決定。轉變觀念是質量意識提升的基礎:質量與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工作的工作要求,並且使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符合要求,就是對質量做貢獻。質量取決於每個人的質量觀念和態度,如若個人質量觀念和態度存在偏差,有再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再先進的控制方法也沒用。因此,在具體工作中,每個細微環節都需要有想把事情干好的想法,要有認真細心的態度。如果不想干好或者工作不細心,操作不規範,不到位,結果只會有一個-----質量事故頻出。質量意識是潛在思想上的質量態度,態度改變思維,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要轉變固有觀念,我們不光要"心動",更重要的是"集體行動",落實到我們每個人的點滴工作中去。
"質量不是推卸而是一種責任".質量意識就是質量的態度,就是你把事情做對,並對事情的最終結果負責。它體現的是一種決心,更體現了一種責任。回頭看看某些現狀:文件上沒有明確要求(隱含要求無需明確)就不管,甚至有明確要求也視而不見;生產過程中圖一時之快不願自查;甚至認為質量是檢查員的事,是領導的事,與自己無關;我們購買東西,為什麼挑選,這種挑選的過程就是因為我們的質量意識。我們在操作過程中把不合格品挑選出來,這就是我們的質量意識。我們應該把確保產品質量當成一種責任和使命,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考核指標,必須要轉變"質量意識",並落實到"質量行為"中去。
質量改進永無止境。質量不是一蹴而就,必須通過持續改進而達到。要做好質量就要對產品吃透弄懂,對質量有高度的敏感程度、並善於總結。要做好這些,首先我們對產品圖紙尺寸及性能、技術工藝文件及質量協議、標準檢驗等吃透弄懂。制定了零部件試驗計劃,通過試驗對零部件性能進行管控。再通過對零部件進廠檢驗嚴格把關、生產過程質量管控、售後市場失效件分析整改、市場調研、供方生產現場考察等多種渠道,積極主動地開展質量整改工作。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識別分析、重點控制、新出現問題制定後期改進計劃,並密切關注改進進度、驗證情況、切換進度。將識別出的問題及改進情況均已納入檢驗標準,通過零部件入廠檢驗環節重點監控,保證改進項目與零部件檢驗重點同步。從源頭控制產品質量,從設計、生產、物流配送、用戶、服務全過程嚴格管控質量,並落實到質量行為中去,力爭將"質量工作做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質量不能存有僥倖心理,否則市場售後會加倍處罰。不管從產品開發、零部件採購、生產、銷售達成,最終到用戶的反饋,整個環節上質量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質量是保障生產運營的基礎,質量意識則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思想基礎。質量管理部全體人員一致將"質量意識在我腦中,質量行動在我手中"付諸於質量行動,落實到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