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學習心得>學習《以“導學案”踐行英語教學的生本教育之路》的心得

學習《以“導學案”踐行英語教學的生本教育之路》的心得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學習《以“導學案”踐行英語教學的生本教育之路》的心得

  學了一學期的參與式教學之後,了解了導學案,但對於它的作用,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去挖掘和發揮,陳曉燕老師給了我前進的指引。

  學案導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以教師的指導為主導,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

  以“導學案”來引領學生學習,支撐課堂,讓孩子們變"苦學"為"樂學"。

  一、精心設計導學案,合理預設有效生成

  導學案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主要包括四個板塊:學習目標,課前預習,課堂活動,課後作業,設計時努力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層次分明,課脈清晰。

  1、讓學生通過聽磁帶,讀書,思考,查字典,查閱教輔資料完成導學練習等形式初步感知和理解新授課內容,並嘗試解答和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這在我們的課上是很少見的,特別是語篇教學中,老師都預設好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聽錄音回答問題}

  2、課堂活動是學案的主體部分,要努力創設真實的情境,引領學生開展問題研究,合作學習,同時要捕抓即時生成的信息。{活動部分,我們平時一直在實踐,並以創設真實情景為追求,開展pair work, group work,survey等活動,即參與式教學的大動小動。}

  3、課後作業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鞏固新知,在課後作業的設計中兼顧習題的類型,難度,數量,堅持分層要求。

  案例:牛津小學英語《On the farm A》教學中,預習後設計的環節,

  在新課開始前,唱一首與“farm”有關的兒歌“Bingo”然後通過Daily talk and Free Talk複習曾學過的單詞“early before”並從一般現在時“Does he···?過渡到Did you···?”進行提問,為後面的學習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

  在新授部分,老師設計了“today,last week”兩個topic,引導學生在聽讀課文的基礎上,嘗試提出問題,獎勵制度激發。

  在完成課文問答的基礎上進行課文回顧retell(根據板書)

  通過品讀對話“what did you do?what else did you do ?”進行了“pair work”的拓展操練和展示在有效地指導和合作后,他們展示表演了對話,老師適時地鼓勵和肯定學習,希望這樣能更好地保護學生語言表達的熱情。

  依據重點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what else did you do?在Fun with English 環節,設計了四個難度不同的練習,抓住學生樂於挑戰的個性。

  二、合理使用導學案,堅持原則有效實踐

  1、提前下發導學案,作為一部分家庭作業為第二天的新課學習做充分的準備,堅持及時反饋,讓老師對學生的預習效果有所了解在課堂教學時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有利於指導學生更好地掌握預習方法。

  2、靈活使用導學案,預設根據生成調整。

  3、及時反思導學案。讓學生動起來————生本教育在英語課堂中的點滴體會

  生本教育作為現代教育思想,所關注和弘揚的理念是:人具有發展的無限可能性,教育應充分發展人的潛能;人具有學習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於順應人的天性;人具有發展的需要,人渴望實現自己的價值;生本教育因其高度尊重學生,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全面依靠學生,從而使教育獲得無窮的生命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大力推廣“生本教育”的過程中,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本人堅信在英語教學中,要盡量讓學生開口,讓學生充分感知、理解及運用學習素材,進而增強他們的自學能力。為此,本人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積極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逐漸探索出幾種英語生本模式,並取得一定的成效。

  西方一位教育家曾說過: Tell me, Iwill forget. 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 在多年來的英語教學中, 讓我真切感受到這一點。在英語課堂上如能恰當地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設計各種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那麼,課堂教學會變得更豐富、深刻,達到“無聲勝有聲,快樂教學”的效果。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生本教育在英語課堂中的點滴體會,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指正。

  一、 互幫互助,共同進————成立英語學習小組

  生本教育體系認為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具有學習的天性,學生基本上是討論者,他們個個喜愛討論,也能夠通過討論深化對知識深度的認識。因此,我們的英語課堂生本化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討論的生本化,討論的常規化。只有討論生本化、常規化了,就不必擔心學生的潛能發揮不出來。我劃分小組也是從張芹老師那裡學來的,劃分小組的方法和張老師的是一樣的,我想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下面以Word Game環節的教學過程為例:以前,學生們掌握一個單詞靠的是教師的反覆帶讀和學生的反覆跟讀,帶讀一遍又一遍,跟讀一遍又一遍,直到學生基本會讀為止。然後教師講這個單詞的幾種用法。這樣學生學到的單詞不可能超過老師教的幾種用法,只能是效仿,效果並不理想。現在好了,受益於生本教育,嘗試着將學生分成四人英語學習討論小組,指定一名小組長,在小組長的組織帶領之下進行小組討論學習。而且,經常是要求學生在課前搜集一些與本課詞彙學習有關的資料,例如,某些單詞的常用搭配,某些單詞的特殊運用等。然後,在課堂上,讓每組學生派代表展示和運用這些詞彙。同時,如果小組還存在內部解決不了的問題,也鼓勵將問題展示出來,進行小組之間的互助交流,最後由教師做補充和小結。顯然在這樣的課堂下學習的學生,再也不會覺得英語課堂的枯燥無味了。學生掌握單詞的數量及用法遠遠超過傳統的教學形式。他們在課堂上相互學習、交流、探討、研究,卻沒有任何心理上的束縛與壓力,暢所欲言,滔滔不絕的討論氣氛一浪高過一浪,人人都在參與討論,人人都在把自己的想法及獲得的信息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與大家共享,這對於英語的學習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二、我是小小老師———————讓學生扮演教師角色

  生本化教學的特徵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天性潛能,學習和思維的本能作用。人天生就有表演的天性。在英語課堂上,將師生的角色進行置換,讓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學。在實踐中,就拿課文講解來說吧,我是這樣操作的。讓學生在課前分小組進行課文的自學,提前提煉課文的重難點部分。在課堂上,以加分的形式鼓勵各小組積极參与課文的“教”,最後由教師做補充,做總結。這種做法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在課堂上展現自己優秀的一面,他們又是熱烈討論,又是請教老師,或上網查相關資料。而且,每當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老師和同學們肯定時,心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便會油然而生。例如,有一個小組負責講解課文時進行了充分的組員分工,有的負責提問,有的負責解答,有的負責記分,有的負責評價,有的負責動作表演等等,把整個課堂搞得趣味橫生。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求知的“原動力”發揮出來了,學習成績自然會提高。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讓學生講故事

  講故事是一種原始的但又行之有效的授課方式。對故事的興趣,是人類認識需要的一種精神表現,是使學生“獲得儘可能大的自主學習空間,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情感和認知統一的本能”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傳統師本體系下的英語課堂教學傳授給學生很多零碎的知識點,學生們也是很艱難,很無奈地“咽啃”教師已經咀嚼過的東西。這樣的課堂氣氛很沉悶,學生感覺也是比較痛苦的,根本沒有達到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的教學目的,更加體現不出語言的交際性。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我們可以嘗試着讓學生編故事和講故事。編故事的要求是儘可能多地利用本課學習過的單詞、詞組、句子等去編寫任意主題、任意情節的故事,然後由各小組派代表將本組的故事以講故事的形式展示給其他小組的同學聽。結果,在課堂上,所有學生通過編故事與講故事的活動,很好地培養了自身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由此可見,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點串編成故事,再將故事惟妙惟肖地講出來,不但從真正意義上掌握和鞏固了所學的內容,而且還開發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像力,開發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四、今日錯,今日糾 ————讓學生默寫當天錯誤的單詞

  英語學習到了初二階段,背單詞開始成為孩子們最頭疼的事,可是課程內容多,詞彙就多。我堅持每天聽寫單詞,每個單元有多少單詞我會事先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就讓學生標註出來這一單元共有多少個單詞,這樣一方面便於我給學生布置背誦的任務,單元單詞少的時候我就讓學生20個、20個的背誦,如果單詞多的時候我會讓學生30個、30個的背誦,另外一方面讓學生熟知在學習這一單元時需要他們掌握多少個詞彙,而且學生前一天回去背誦的內容就是我第二天要聽寫的內容,聽寫完后我都會立即批改,並記錄聽寫情況:全對的有哪些,有進步的是哪些,哪些需要重新聽寫。並在班上表揚全對的和有進步的。要求重新聽寫的課後找組長或到辦公室找我進行聽寫。一段時間后,我訓練了幾個有責任心的小組長,讓那些要重新聽寫的找小組長去完成。放學后如果還沒合格(錯三個單詞以內算合格),就留下來繼續背。但一想到強行留學生不僅會讓老師疲憊,而且也不符合學校教育的規定。學生晚回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同時對老師也會產生抵觸心理。所以又立即採取家校合力,讓家長配合在家給孩子重聽寫的方法,然而由於家長們個別水平的確有限,聽寫情況離理想狀態還是感覺有千里之遙。

  這一學期我改變了方法,我當天聽寫完了之後盡量趕下午上課之前給學生把聽寫本發下去,這樣學生就知道自己錯了那些單詞或者是短語,然後默寫好自己錯誤單詞的漢語意思,然後找我默寫,如果默寫合格了的話我就在本子山簽上MISS MA,這個MISS MA的簽名很重要,第一:有了MISS MA的簽名不用訂正10遍,只訂正3遍就可以了,第二:有了“MISS MA”還可以換德育考核分,一舉兩得,學生每天默寫的樂此不疲,我簽名也簽的很是開心!

  五、分層輔————具體學生具體分析

  因為英語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例如在一班,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 第二組是肯學,但由於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六、幽默,讓教育潤物無聲;幽默,讓教學方法大道無痕。

  早在幾年前,就有教育專家提出了快樂教學法,而快樂的標誌是什麼?課堂氛圍至少應該是快樂的,輕鬆的,和諧的,還應該時不時地迸發出笑聲。另一位著名的教育者也指出,看一堂課成功與否,就看課堂上的笑聲的多與少。其實這也道出了幽默課堂應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理想課堂教學狀態。

  一次考試時,試題中出現了both…and …的句子,結果不少學生在理解時根本搞不清“both”和“and”之間的並列關係,導致出現了種種錯誤。於是,在訂正試卷時,我首先請英語成績好的學生起來用both …and…造句,一名學生站起來說:“My teacher is both beautiful and friendly.”這時我笑着說:“哪個老師身上同時擁有beautifulfriendly這兩個優點?”我問着學生,但是手在自己頭上指着,這時學生都受不了了,這時全班孩子笑着大聲說:”MISS MA,說的就是你。”一句玩笑式的幽默,不僅讓學生明白了“both”“and”表示“兩者都”並列關係,又活躍了課堂氣氛,一節看似枯燥無味的練習課,因為幽默的話語,重新點燃了學生的學習激情。

  幽默來自活生生的現實,來自課堂教學的師生生活。凡是幽默,都是現場即興造就的,而不是刻意設計的,是自然生成的,而不是有意為之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注意力投放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目光始終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細察學生的情緒變化,表情的細微差異,及時地評判學生的學習心理,以幽默風趣的話語消除學生心頭的疑惑,不安,緊張等因素,引導學生調整到最佳的學習狀態。

  七、向張芹老師學習----讓學生髮明傻子定律

  課堂教學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我也嘗試着像張芹老師那樣讓孩子們自己去發明定律這些張芹老師所說的傻子定律,可以讓孩子更好的去記憶語法點或是詞彙短語之間的區別。有一次我在講on the tree 和in the tree中on和 in的區別on thetree是樹本身的,而in the tree是樹上外來的東西,學生特別容易搞混淆,結果我想到長在樹上的橘子是orange,而且orange第一個字母是o,所以這樣記on the tree就很好記了。這學期第四單元中bring和take的區別學生就特別容易搞混,bring是拿過來,take是帶過去,講過很多遍,結果錯誤率還是很高,我就讓學生自己去想怎樣去記憶,我們班的張志超就想到一個很好的方法。(幻燈片)還有就是 f變V加es的名詞學生每次都容易搞混,我就讓學生記了一句順口溜:妻子拿刀去殺狼,架后小偷逃命亡。(這裡面出現的詞語: wife,knife,wolf,shelf, life)學生一開始聽到這個順口溜覺得特別新鮮好玩,一會他們也就記住了這幾個單詞。(arrive in 和arrive at的用法)

  不斷的改進,使我覺得我離學生越來越近,春風化雨,誰又是春風,誰又是雨呢?改作業,批捲紙,成績較差的孩子,拉他一把,給他一隻手臂,一定成為中等;中等的孩子,激勵他鼓勵他,可能更盡一步,成為優等,優等的孩子,批改的時候但覺狂喜如海潮在心裡上升!在每份作業里,看到些許的進步,都讓我聽到青禾在生長的聲音,那麼快速的拚命的長向天空。於是不知道何時,在每次上交的課堂筆記上,開始有了和我的悄悄話,學習上的,生活上的,等待着既是師長又是朋友的我和他們探討。於是我知道了,每一次課後的筋疲力盡,卻是繁華落盡之後的欣慰,喜悅和踏實!

  教學,是一件有耕耘,有收穫又快樂的事。一個農夫在自己的田地里,手裡拿着不同的一把又一把種子,如果是用心裡放出的血來澆灌,種子又怎麼捨得不發芽、生根、再茁壯呢?實踐在證明着學生們學習的激情和快樂,預示了生本教育理念下職中英語教學效果和學生生命質量整體提升的美好前景。



學習《以“導學案”踐行英語教學的生本教育之路》的心得 標籤:教育走向生本 新教育之夢 感恩的心 語文教學 軍訓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