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的“四五”普法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領導和省人大的監督下,在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的協調、指導下,持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取得了新的成效,為我省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和諧快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四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在制度體系的打造方面成效顯著
回顧和總結這幾年我省開展“四五”普法工作取得的成績,我們深深體會到,這都得益於始終堅持以制度體系建設為主線,着力構建並完善了一套成熟而有效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
(一)完善組織保障體系,是推進我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順利實施的保證
從多年的實踐中我們認識到,一個強有力的、長期穩定發揮作用的組織體系,是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持續健康發展的決定因素。只要堅持黨的領導,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形成社會共同參與的組織體系,法制宣傳教育就能形成整體合力,不斷拓寬領域,向縱深發展。
1.調整組織領導機構,強化省層法制宣傳教育功能。把原非常設的“省普法辦”的職能整合到“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中來,切實提升了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決策、協調和推進層次,加強了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真正把法制宣傳教育擺到“一把手”工程中來,保證了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有效推進。
2.健全了組織推進機制,發揮法制宣傳教育職能機構的職能作用。注重發揮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黨委宣傳、司法行政部門在組織、協調、督導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中的“司令部”作用,每一項事關全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全局性規劃、階段性意見以及重大任務的落實,都由省依法治省辦、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聯合部署和得力推進。從2002年開始,每年度法制宣傳教育要點由司法行政工作會議文件印發改為由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聯合印發,涉及深化“四五”普法的意見、考核驗收辦法等重大事項由“三家”聯合提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轉發。
3.構架了檢查監督機制,強化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督導作用。一是定期實施督促檢查。2002年4月和2003年9月,由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組織人事、教育、經貿、機關工委等部門,邀請部分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先後對全省“四五”普法規劃啟動情況、中期本資料權屬文秘家園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園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二是全面實施目標責任制考核。全省各地、各部門普遍建立了普法工作目標責任制,把普法工作納入政府年度目標管理和“建設法治江蘇、創建平安江蘇”活動的考核內容。不少市把法制宣傳教育或列為政府督查目標,或納入考查重點內容,或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或融進文明衛生城市考評標準。三是積極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民主監督作用。各市(縣、區)定期就普法情況向人大、政協作專題彙報,同時,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分別到機關、企業、廠礦、學校、視察、檢查重點對象的學法實效和存在的問題,提建議、提議案,力促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深入發展。2004年,邀請省人大內司委,共同對《江蘇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實施一周年情況進行了檢查,更加有效地促進和推動了“四五”法制宣傳教育規劃的貫徹落實。
(二)健全工作制度體系,是促進我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全面落實的關鍵
進入“四五”普法以來,我們進一步通過建立健全一系列規章制度,來促進全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任務的全面落實。
1.注重長遠規劃與階段安排相結合。省委、省政府批轉的“四五”普法規劃和省人大常委會的決議,做到在宏觀上明確全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總體目標和整體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本部門的“四五”普法規劃,做到層層分解任務、逐級落實責任。每年初,在制定下發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要點中,都認真貫徹“四五”普法規劃總體目標與要求,確定年度工作的具體內容,列表推進。在工作中,凡是列為年度普法工作的任務和內容,都做到一事一布置,專題工作專項安排。諸如法制文藝調演、領導幹部學法千字文徵集、法制電視節目展播,等等。通過這種規範性的運作,實現綱、目、條的統一,保證面、線、點的協調。
2.注重整體推進與突出重點相結合,制定出台普法對象工作規範。在制度體系建設中,我們立足重點,線面結合,狠抓法制宣傳教育重點對象學法制度的落實。“四五”普法規劃啟動初期,就針對領導幹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工作,分別制定了4個規範性文件,並明確了牽頭責任單位。構築起我省重點對象學法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的實施框架。推進過程中,又注意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及時完善鞏固。2004年,根據全省“四五”普法中期檢查情況,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四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通知》,並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轉發,對重點對象學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為全面檢查全省公務員學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訓工作,省委宣傳部、省人事廳、省司法廳聯合下發了《關於組織開展全省公務員“四五”普法考試考核工作的通知》;為進一步做好在校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聯合八部門制定出台了《關於兼職法制副校長工作規範的意見》。這些規章制度不僅使重點對象學法用法工作都有規有據,並能經常檢查,落到實處。
3.堅持傳承創新相結合,勇於探索學法制度創新。“四五”普法過程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學法用法經驗和成熟可行的工作制度,比如培訓制度、法制講座制度、經費保障制度、法制副校長制度、學法考試製度等等,繼續得到了一以貫之的實施和落實,同時,我們還努力與時俱進,力求在落實環節上尋求操作性的制度出新。一是推行中心組學法制度。2004年初,我們商請省委宣傳部作出規定,明確從2004年起,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全年必須安排不少於2次的法律專題學習,變以往的機動學法為剛性制度。二是推行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製度。從2004年開始,全省各級人大任命的幹部率先全面實行了任前法律知識考試。三是推行領導幹部學法筆記本制度。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為所有省管幹部配發了專門的學法筆記本,部分市還將配發範圍擴大到了科級幹部。四是推行“法律下鄉”制度。最初“三下鄉”活動是“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我們積極介入,於2001年率先衍生出“法律下鄉”,並承擔了“道德法律”下鄉分團牽頭單位的職責,與宣傳部、婦聯、團委、新聞出版局組成了固定的分團成員。各地也紛紛聯動,常抓常新。幾年來,我們實現了法律下鄉的經常化、制度化,做到了“常下鄉”、“不離鄉”。既豐富了“下鄉”內容,又增添了法制宣傳活動的載體,成為我省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一個響噹噹的“品牌”。五是推進普法工作法制化,努力把實踐經驗及時上升為地方法規。通過積極調研和協調,促成了《江蘇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順利出台,並於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實現了制度化建設上的一個歷史性突破,為全面深化法制宣傳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法規支撐。
二、“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當在法治信仰的塑造上下功夫
隨着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乃至思維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加關注人的權利、尊嚴,關注人的生活的生存質量,關注利益協調與社會發展。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如何適應時代需要,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更好地發揮為經濟服務的職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我們必須對法制宣傳教育的目的、方式、內容作更加理性的審視與思考,重構普法理念,尋求創新之路。
(一)分析現狀,“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仍任重而道遠
1.人口構成的變化帶來了如何追求最大化的宣傳效益問題。改革開放后,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人口的大流動:一方面,更多的城市居民自願或不自願地由“單位人”逐漸轉變為“社會人”;另一方面,農村中形成了職業和空間流動性很大的外出務工群體。據統計,全省農村富餘勞動力800多萬人;勞動適齡人口每年增加45萬人。此外,還有省外300萬人的勞動力流入。我省的人口構成中,農村人口所佔的比重大於城市人口。目前居住在城鎮的人口3本資料權屬文秘家園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園086萬人,佔總人口的41.4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4352萬人,佔總人口的58.51。勞動力適齡人口的絕對量和佔總人口的比重不斷增長。全省2003年末從業人員為4468.67萬人,從業人員產業結構的變化表現為:第一產業人員比重下降,第二、三產業從業人中比重略有上升。農村實際人口不斷減少,城鎮流動人口大量增加,成為普法的難點和盲點;勞動力適齡人口增加,就業壓力巨大,勞動力流動性大,社會的組織化程度降低,統一的、有組織的普法教育困難加大;農民、產業工人仍是普法的薄弱環節。
2.信息媒體的發展,帶來如何追求更加實效的宣傳效果問題。網絡信息時代的發展,給人們的感官、視覺更加強烈的衝擊,人們接受信息、教育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調查顯示,至2004年12月底,全國上網用戶達9400萬人,是1997年的150倍。上網人數中,35歲以下的青年佔82。從《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參與的“中國青少年市場與媒體研究”的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認為,電視仍最具影響力,音樂廣播充滿誘惑,比成年人更願意網絡衝浪,報刊雜誌影響力分散。在農村基層,我們了解到農民最感興趣的信息依次是:(1)科技信息(種、養、加工);(2)財經(市場行情、供求、勞動力轉移)信息;(3)文化信息(農村文化娛樂);(4)農業新聞、農家生活(衛生、健康、生活知識)信息;(5)其他信息(司法、農村建築等)。從中明顯可見農民突出的關注點具有的趨利性和娛樂性。根據上述調查應當及時調整法制宣傳的途徑和手段,更多地運用電視和網絡媒體開展普法宣傳,擴大覆蓋面,提高宣傳效果;將普法內容滲透進農民最感興趣的信息中,結合農民的生產和娛樂需求來宣傳法律,對農民最有效;改被動式灌輸為個性化、交互式法律服務,法律諮詢電話和網絡法律諮詢是最好的交互式服務方式;運用現代宣傳媒體的基礎設施,提高法制宣傳人員的素質。
3.法治實踐的推進,帶來如何追求現實性的社會效果問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社會法治化程度,其總體目標應至少包括兩方面:一是服務於經濟發展;二是促進法治環境的發展。近些年,我們看到有的大學生不服學校勒令退學的處分,將學校告上法庭,最終重新取得了學籍;政府不作為,老百姓拿起法律武器與之對簿公堂等等。越來越多的社會成員能夠勇敢的地拿起法律武器,在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用法律來理性地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既是我們普法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我們普法現實的成果。所以,在今後的普法實踐中,我們更應當注重宣揚促進經濟發展和保護公民權益相統一,例如土地徵收、房屋拆遷、農村稅費改革等與群眾利益休戚相關的法制宣傳;注重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和法律地位,向他們提供法律幫助,用服務群眾的方法推進普法,注重倡導法治至上的原則,更多地保護普通公民的合法權益,更嚴厲地治“官”治“吏”。
(二)創新思路,“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要再創輝煌
1.以現代法律理念為指導,樹立全新的宣傳理念。現代法律理念要求法律以權利為本位,保障公民民主權利,實現社會法治化。近20年的普法實踐給了我們深刻的啟迪,普法不僅是法律知識的傳播,更主要的是法律意識和法律理念的培養。新的形勢下,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對這項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務院提出了用10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加快了依法行政的進程。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的執政黨。我省也提出“建設法治江蘇,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五五”普法工作應順應時代的要求,以科學的發展觀,樹立全新的普法理念。法制宣傳教育不僅要宣傳靜態意義上的法制,而且要宣傳動態意義上的法治,要通過各種法律知識、法制信息與觀念的傳播,培養人們的法律意識、民主意識、要着眼於從人的內在需要出發來規範、調整和引導人的行為,最終實現全社會整體法律素質的提高,樹立法治精神,實現法治社會。
2.以科學發展觀為導向,明確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五五”普法工作應當貫徹和體現這一原則。要把提高公民法律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普法教育工作目標之一。在法制宣傳內容上,應把滿足公民的法律需求作為根本出發點,加大與公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結合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來的具有普遍性的法律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切實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在宣傳方式上,選擇方便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宣傳效果上,以人本資料權屬文秘家園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園民群眾受益為出發點,以群眾對法律知識、法律意識的接受和運用程度作為評價的尺度,充分發揮法制宣傳工作在化解矛盾、調解糾紛、維護穩定以及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方面的積極作用。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創新,善於開發新穎的形式和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把普法的單向灌輸變為雙向互動,增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社會效果。
3.以制度建設為基礎,建立和完善各類保障機制。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實踐性很強的工作,要循序漸進、穩步推進,必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必須建立起長效工作機制。首先,進一步構建全社會共同普法的工作機制。政府在履行法制宣傳教育職責的同時,應當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社會成員廣泛參與的宣傳機制。明確司法行政部門與相關部門之間在一般法與部門法方面的分工協作。我們認為,各行各業的主管部門擔負本系統本部門普法教育的實施職能,應強調“條塊結合,以條為主,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把普法教育分別落實到每個部門中去充分調動黨委宣傳部門的積極性,探索律師等法律資源為百姓義務普法的工作機制,挖掘法律志願者等參與法制宣傳的社會力量。與此同時,各地、各相關部門也應相互協調、溝通、合作,實行整體聯動,形成普法工作的合力。第二,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考核評估體系、工作責任制和督促檢查機制。要完善年度考核獎懲制度,農村法制宣傳教育要建立科學的長效機制。這些機制要與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社會管理的專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互為促進,增強其“剛性”和“強度”。第三,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監督機制。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着監督法律實施權,通過視察、審議普法依法治理及法律實施情況、個案監督、組織任命幹部述職、定期舉辦法律知識考試等多種形式,行使監督權。第四,進一步落實經費,為加快推進普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切實保障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經費,探索建立政府撥款為主、社會贊助為輔的經費保障體系。
4.以強化普法措施為切入點,增強重點對象學法的實效性。重點普法對象不宜過多,領導幹部、公務員和青少年仍然是今後普法工作中的重點。領導幹部比起普通老百姓掌握着更多的社會公共資源,在履行公務的過程中,牽扯到國家的政策,也牽扯到老百姓的利益。所以,必須學法、懂法、更要會用法,這是建立法治國家的更重要的一個基礎性工作。“五五”普法中,對重點對象的學法用法,要着力推出幾項過硬的有效措施。除了繼續堅持領導幹部常規的培訓和中心組學法制度,領導幹部學法不能只停留在檢查學法筆記本等表面工作,而要建立各級各類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製度,並要堅決實行,避免形式主義。多年的實踐可以看出,普法教育從娃娃抓起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五五”普法各級各類學校對學生的普法教育應作為素質教育的內容,納入學校的教育大綱,應當組織人力編寫適當的普法統一教材,開設好法制課,保證學時。對量大面廣的進城務工人員的法律宣傳教育,是普法工作的難點,因為這部分的人員流動性比較強。要建立一批進城務工人員的法律學校和法律圖書閱覽室,政府要出資保證學校軟硬件設施建設,並作為一項構建和諧社會的系統工程加以研究。法制宣傳教育的考核、表彰要制定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評估體系,堅持標準,定期考核,與各地、各部門的政績掛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