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者不遇教學反思(一)
《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人賈島寫的,這首詩寫得自然質樸,通俗明快,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篇。
短詩採用尋訪者向童子打聽師父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寫的,筆墨雖不多,卻曲折有致,各具神韻。
我在教學中,覺得有如下兩點需着重體會:
一、體會詩里平淡中出新奇的地方。
這首詩從表面上看,淺近易曉,貌似平常,仔細品味,卻曲折多姿、波瀾迭起地道出了尋訪“隱者”、或“遇”或“不遇”的三種情況。“言師採藥去”——無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雲深不知處”——難以相遇。簡短的三行詩,寫出了三層意思,三次轉折,既富於變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尋味。
從寫作筆法上看,“松下問童子”這是寫問,問了什麼話,詩中並沒有說。但可以從童子所答“師採藥去”中想見當時松下所問是“師往何處去”,接着又把“採藥在何處”這一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回答把問句隱含其中。最後一句“雲深不知處”,是童子補充回答。答覆對方採藥究竟在山前、山後、山頂、山腳說不定。這三番問答,通常至少需六句才能表達完整,詩人賈島採用以答代問的手法,僅以二十字表達完美,這不難想象是作者推敲字句之功力。所以在施教中,不能離開這首詩的寫作特點,不能囫圇吞棗,只有細心捉摸,才能體味到詩的妙處所在。
二、體會詩里樸實中顯壯美之處。
這首詩,作者沒有寫尋訪者不遇的失望心情,而是通過童子的答話,用極其樸素、自然的文字,從側面描繪了隱者隱居的山林之幽深、壯美。這山林的形象同隱者的形象,在作者的筆下是有着內在聯繫的。教學時,在弄懂句意的同時,教者要指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中表達的意境,想象詩人描繪的情景。“松下”可見松樹的高大,隱者住處環境的壯美與幽靜;“採藥”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奇珍異寶;“雲深”,既寫出了雲霧的濃重厚密,又寫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這些詞語樸實無華、不加雕琢,而有機地連綴在《尋隱者不遇》這首詩中,個個都顯示了不凡的光彩,成為壯美山林的傳神之筆。有條件的教師,可依照詩句將松、童子、“我”所在的環境,以彩粉、筆畫的形式,在黑板上勾勒出來,與全詩對照,以達到詩情和畫意完美的統一。從詩本身的語言文字出發,通過合理想象來揭示詩的畫面或藝術形象,這是古詩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以上所寫兩點,只是古詩《尋隱者不遇》教學的一部分內容,如何將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串講、朗讀指導中進行教學,還需再花一番心血。
尋隱者不遇教學反思(二)
這首詩的意思不難理解,昨天,布置預習作業:查閱《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理解詩句的意思。課上一檢測,學生十分準確地說出了“言”“深”“不知處”等詞的意思,每句詩的意思也說得很清楚。
在此基礎上,我重點站在“鑒賞”的角度,引領學生深入學習:
1、課前誦讀賈島的《題詩后》,從“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理解賈島嚴謹的創作態度。課上,讓學生講講詩中的故事,逐步完善故事內容(完成補充習題三),從而明確“一問一答,藏問於答”的獨特形式。
2、引導學生思考,詩人主要寫誰?通過比較“詩人、童子、隱者”,學生明確了歌詠的對象是隱者。原來書寫的對象竟然隱藏在看似平淡的一問一答之中,體現出構思的精妙。3、進一步思考:隱者有什麼特點?從字裡行間推敲推敲。學生抓住“雲深不知處”“言師採藥去”概括出“學問高深、神秘莫測、飄忽不定”的特點。
4、從課題入手,思考:詩人為什麼要“尋隱者”?從而領悟詩人對隱者的崇敬、仰慕之情。“尋隱者不遇”有一絲遺憾,但更多的是對隱者的讚譽,通過“不遇”之行,詩人對隱者的仰慕之情更深了。練習朗讀、背誦。
5、拓展閱讀《補充習題》四中宋朝詩人魏野的《尋隱者不遇》,這首詩與書上的詩互為補充,可以幫助學生想象賈島一路上的所見,為課後編寫這個故事服務。
總結這堂課的經驗教訓:拓展同類同題詩歌,讓教學內容更豐富,更易讓學生接受。
尋隱者不遇教學反思(三)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的這首《尋隱者不遇》語言平實,通俗易懂,學生自讀幾遍就能理解其大意。因此在備這一節課時,我把對古詩朗讀和詩意理解的環節進行了壓縮再壓縮,儘可能地精簡,以求不做無用功。那麼剩下的時間幹什麼呢?就用來進行更深層次的教學——和學生一起賞析這首精緻的小詩。
在本課的課後練習中有這樣一題,要求學生體會本詩所描繪的情景,並寫下來。這道看似簡單的練筆題,其實並不容易。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把理解古詩含義當成目標的話,那麼不少學生會把這道練筆做成是翻譯古詩。這樣以來,古詩所描繪的意境就蕩然無存。我所設想的,就是能引導學生一起賞析這首古詩,和學生一起去挖掘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情節和感情。通過這樣的教學環節,學生才有可能寫好那道練筆題,而我也能從這樣的作業中得到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最真實有效的反饋。因此,我把本詩的最主要的教學目標確定為:能體會古詩意境,展開自己豐富而合理的想象,將本詩改寫成文。
有了這明確目標之後,那麼我的整個課堂教學都將圍繞這一目標展開,為它服務。以下就是我的主要教學流程:
一、初讀古詩,理解詩意
上面提到過,這首古詩非常淺顯,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在朗讀之餘就能讀懂。在教學過本課之後,也證實了我的預想,我只需在“只”,“雲深”這兩處稍一點撥,學生就完全準確地讀懂了這首詩。
二、再讀古詩,觸摸心情
這一環節我分兩步走,首先是引導學生將詩句里的“一問一答”讀成“三問三答”。“你師傅呢?”“採藥去了。”“哪裡?”“此山中。”“具體去往何處?”“雲深不知處”。
有了這樣將對話過程具體化的環節,我就引領學生走向第二步:觸摸作者在這過程中的心情變化。“松下問童子”:興奮急切,滿懷期待;“言師採藥去”:頓感失望,心有不甘;“只在此山中”:萌生一絲希望;“雲深不知處”:悵然若失,無可奈何。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體會,結合朗讀的指導,學生也很快把握了詩人這一系列複雜的心理變化過程。
三、深讀古詩,體會意境
通過前兩個環節,學生把握了情節,讀懂了情感,於是教學往更深一層遞進——體會意境。這首詩的意境體會,主要是通過“尋找隱者的影子”來實現的。賈島苦苦尋找的那位隱者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引導學生從詩中的每一處文字去試着尋找隱者的“影子”。最明顯的一處是學生自己找出來的:“採藥”。首先,古時候,懂醫術的人,除了專門的大夫外,往往是學識深厚的人,看來這位隱者是位賢士。其次,隱者隱居山林,往往是不問世事,這位採藥的隱者卻很可能是心繫黎民百姓,為民採藥的,看來這又是一位扶貧濟困的仁者。另兩處則是需要通過老師的點撥的,即“松”和“雲”。這兩處景物分別象徵的隱者堅貞的的品質和高潔的性情。最後,我還引導學生進行個性解讀:你覺得作者最後離開時的心情是如何的?有的同學堅持認為,他是一無所獲,失望而歸;卻也有同學認為,他雖未能一睹隱者的廬山真面目,但卻從“松”、“雲”之物,及“採藥”之事上已領略到隱者的氣質風範,所以是不枉此行的。其實,並沒有統一的答案,無論是哪種結論,都是建立在對古詩意境較為準確的把握基礎之上的,體會意境才是我的目的,又何必去追尋這最後的答案一致呢。
四、指導謀篇,改寫成文。
在布置學生改寫古詩時,我提了三方面的要求:1、必須是完整的故事,除了對話這一主要情節外,要有適當的開頭和結尾。2、在整個故事的敘述中,必須寫出詩人的心情變化過程。3、要有兩處景物描寫。一是在開頭,對隱者所居住的山林的描寫,二是對作者所見“雲深“之情景的描繪。
這樣的教學設計課容量還是比較大的,因此學生開始動筆的時候離下課僅有五分鐘左右了,大部分學生只能完成一個開頭。但當批閱學生的練筆本時,我發現學生中不乏佳作。可見,本課的教學效果還是比較實在的。這堂課,讓我更真切的感受到:明確目標是備課(教學設計)的首要任務,而服務目標則是課堂教學(教學過程)的基本宗旨。
尋隱者不遇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