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觀后感>浪潮電影觀后感

浪潮電影觀后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阿倫特說孤獨是極權主義的基礎。電影與阿倫特的觀點交相呼應。所有人不同程度地具有孤獨感。電影一開頭的聚會上,導演就借同學之口說出了這點。我們處於平庸而墮落的年代,沒有一個讓人振奮的目標讓大家走在一起。用碌碌無為來概括當代人的一生再合適不過。

  孤獨之最是蒂姆,雙親離異,朋友絕少,當有一個無差別的集體向他張開雙臂時,他自然義無反顧地熱愛這個集體,不惜為之犧牲,不幸的是,這個集體走向的是黑暗。

  然而我們雖不是蒂姆這樣的極端,心中的孤獨和對現實的苦悶卻足夠被相同的美夢吸引而狂熱地追隨。

  我想這是最危險的地方。社會分工高度細化的今天,個人孤獨無法避免;大約百年前,現代主義哲學的開闢者們無不認為時代精神的墮落,而現在,情況仍是如此。

  當然這樣的集體的確有一定程度的好處,學校表揚萊納的課效果很好,學生的確空前團結,為了共同的目標而空前勤奮主動。

  不過,在錯誤的路上,這些好品質只會讓自己加速跌入黑暗罷了。

  浪潮電影觀后感(三):、"浪潮"之思

  高一(10)班 方誌軒

  法西斯,也就是一種極端形式的集權主義。它的恐怖早在世人面前展現——這從"二戰"中德意日的兇殘暴行便可看出。

  這樣的一頭怪獸會再次降臨在這個世上嗎?

  在今天之前,我肯定會對提這個問題的人擺出嘲笑的姿態說:"怎麼可能呢?你真是夠傻的。"可今天看的《浪潮》這部電影,卻徹底推翻我之前的想法, 原來在大部分人的內心深處,都潛伏着這隻小怪獸,只要給它足夠的養料,它便會長大且佔據這個人的靈魂 .

  《浪潮》是一部德國電影,電影中一共有三條線,分別是文格爾先生與馬爾科的醒悟、莫娜與卜羅的反抗和蒂姆的狂熱。

  文格爾先生與馬爾科的醒悟過程是坎坷的,都是一些突發的過火的事件所造成的。剛開始,文格爾先生因為自己的建立"浪潮"組織的新嘗試而沾沾自喜,因為他從一個被搶課的失敗者成了一個學生崇拜、學校領導看好的成功者,在享受了"領袖"的待遇之後,他的內心開始了向獨裁主義的靠近。不過,愛人的離去與水球比賽鬥毆事件讓他回到了正軌上,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但最後因"浪潮"的過火而被警察帶走。馬爾科先是熱衷於"浪潮",但後來因受其影響改變了心境而打了女友,讓他后怕並醒悟了過來。從他們兩個身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法西斯主義的壞處,對待這種魔鬼,我們一定要除之!

  莫娜從一開始就是個反抗者,她一直都勇敢的對文格爾先生的"獨裁"行動提出反對意見。與莫娜稍有不同的是卡羅,她也響應了前期的"浪潮",但"浪潮"的獨裁主義暴露出來后,她選擇了退出並且連男友馬爾科也不理睬了。她與莫娜看見了"浪潮"的瘋狂且預感到了危險,便勇敢地站了出來,用自己的綿薄之力,製造了水球事件,讓一部分人醒悟。他們代表的是堅持正義、自由主義的勇士,在當今這個世界上,我們應向他們學習。

  而蒂姆的狂熱則將法西斯的恐怖展現給了我們。不論是大膽的爬牆噴漆,還是與混混的糾紛,亦或是最後的開槍傷人後飲彈自盡,都將法西斯的恐怖展現了出來。蒂姆在這個電影中代表了真正的法西斯,他原先只是個在家感受不到溫暖,在外混又沒地位,被人欺負並被扣上外號"軟腳蝦"的可憐人,可文格爾的獨裁主義實驗使他有了信仰。我們都知道,信仰之力是一種無比強大的存在,強大到讓人什麼都能做得出來。就這樣,他對"浪潮"展現出一種狂熱的態度,甚至買了能殺人的仿真槍用來對付"敵人".後來文格爾宣布"浪潮"結束時他瘋狂了,他不能忍受他那已釋放出來的法西斯小怪獸被扼殺,於是他開了槍,傷了一位曾幫過自己的同學,在文格爾的勸說下,他迷茫了,很快,對法西斯的信仰讓他選擇了飲彈自殺。這個鏡頭把我深深震撼,無論是蒂姆死時那迷茫卻癲狂的雙眼,還是文格爾先生那吃驚而又懊悔的表情,都讓我驚恐於法西斯那怪獸的恐怖!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叫法西斯的小怪獸,一旦有了合適的土壤和養料,它便會變的極度危險!所以,我們一定要樹立一個正義、健康的社會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樣,我們才會免遭狂熱異端思想的傷害。

  【讀後手記】

  "觀"的細緻,"感"的深入。 對原作三條線的歸納概括簡潔,小怪獸的比喻也形象生動 . 材料豐厚,觀點才能 站 住腳。

  浪潮電影觀后感(四): 集體的力量

  王悅

  在中國,大概沒有人不曾聽說過文化大革命,只是,人們大多以為,那樣的悲劇在現今的社會不會重演。真的是這樣嗎?

  《浪潮》這部影片中, 歷史老師文格爾為了讓學生對專制 獨裁 政體有更深刻的了解,在班裡進行了一次試驗活動 , 他模仿納粹黨的做法,創造了一個名為"浪潮"的組織,他們擁 有 一個領袖 ,身着統一的服裝,用着統一的標誌和手勢 .絕對服從這 一 思想得到了大多數成員的認同 ,集體給了他們組織和紀律,他們也全身心地投入進來,為集體出謀劃策。 短短的五天時間, "浪潮" 便席捲了整個校園,一發不可收拾,最後釀成悲劇。

  我發現,影片中多個 " 浪潮 " 分子 大 都 對自己的生活抱有消極、自卑的態度。 蒂姆 覺得自己不受重視,總是被別人欺負; 馬爾科 對卡蘿 說 過 " 你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是我沒有 " ;利薩在 與卡蘿的 一次爭執中說"我不會有 你這樣的 感情問題,因為我沒有男朋友";包括領導者文格爾先生,他也因為妻子有碩士文憑而 一直活在 自卑 的陰影下 …… 正是 對自己、對生活的不滿 ,使 他們 對 " 浪潮 " 這個組織有強烈的依附感,在 集體 中 , 他們感到自己與別人是平等的 ,每個人都能得到大家的尊重。 集體可以滿足 他們的 歸屬感、存在感 與 榮譽感 ,集體可以 使 懦弱的人 變成勇者 ,使 叛逆 的人 變 為 順從 . 他們 正是 需要 集體給予自己的這些心靈上的安慰 , 來掩蓋自身 與別人在各方面 的 差距, 來 滿足他們的自尊心。

  回 望 歷史, 我們會發現 就集體的力量 是多麼的巨 大而可怕 , 極端 地 認同團結, 潛藏着巨大的危險 .試想一下:如果現在 降臨 一場巨大的經濟危機,失業率 急速增長 , 民不聊生 ,這時 有人站出來充當 領袖 , 振臂一呼, 鼓吹民眾報復政府報復社會, 恢復民族的榮光, 誰會知道自己在那時會做出多麼可怕的事情?

  影片的最後,文格爾先生突然瞪大雙眼,望向前方,他看到了什麼? 人性是 不會改變 的, 在人性的光輝下 創造了燦爛的文明, 但在人性的黑暗下 也誕生了眾多的悲劇,這些悲劇總是不斷地重複 的, 在不同的體制、不同的國家、不同的 種族 身上不斷地重演 , 這是人類千百年來逃不出的怪圈。我們以為我們進入了新的文明時代,以為我們能夠遠離以前的那些罪行,其實 不然。或許在現今的社會,不需要經濟危機,不需要社會動亂,只要有一把火,便可以點燃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 邪惡 的力量,去追尋集體發泄心中的不滿。

  只是,我想不 大 明白,影片中老師讓學生做的許多事情,和我們今天所受到的教育模式如出一轍,那麼從小在集體主義的氛圍下長大的我們,在一定的條件下,被某種力量所征服而不能自拔,又需要幾天呢?

  【讀後手記】

  有兩點很可貴:一是分析了"浪潮"這類組織產生的社會原因;二是結尾提出的問題有衝擊力,讓人思考。

  浪潮電影觀后感(五)

  相信看過《浪潮》的人很多,每個人都可能有着自己不同的感想與看法,或許有大部分人趨同於某一個比較大眾化的觀點,但是在這個普遍的觀點後面有着他自己的思考。

  《浪潮》是一部很經典的片子,經典之處是它藉助了一個事實來表現一個深刻的道理:納粹離我們並不遠!這部片子想要表達出這一道理,讓人們明白納粹行為並沒有成為歷史的塵埃,它依舊是一顆隱沒在泥土之中的種子,而這顆種子不是沒有生命,不是不能發芽,而是因為讓它萌芽的條件不夠,如果達到了它萌芽的條件,那麼它會瘋狂的破土而出,茁壯成長為一棵慾望或意志之樹。就像浪潮這個組織一樣,為什麼它會發展後來的那種地步,完全是因為有一樣東西能夠讓班上幾乎所有的人看似團結在了一起,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意志轉移,精神歸屬加上心靈上的寄託。難道不是嗎?

  看這部電影出來的東西,難免不讓人在網上查找有關它的背景什麼的,其實這就是一個美國的真實事件轉化為一部德國電影,而導演將這個事件升華成為一部經典的電影。幾乎沒有放過任何的細節來表現出那個活動周的課題:"獨裁政治"

  為什麼普通德國人,如農民、銀行僱員、教師和醫生都宣稱,他們並不知道屠殺猶太人的慘劇?1967年4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庫柏萊中學的一節歷史課上,一個學生問了歷史老師羅恩?瓊斯這樣一 系列的 問題。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瓊斯大膽地做了一個實驗——在他的班上打造一個微型納粹社會。 這就是這部電影背後的故事,我想要真正看懂一部電影,藉助它的背景要容易,但是背景卻會影響人對電影主題的理解。因為電影遠遠表達的不知這些,而是更加深層次的東西。

  電影里‘浪潮’這個組織完全是因為老師文萊爾沒有取得文化周上講授他喜歡的‘無政府主義’課,當他與同事協商失敗后,被迫接受這個他不喜歡的"獨裁政治"課而產生。

  他的目的在當時很簡單,就是為了提起學生散漫的學習興趣,當他發現上一個連自己也不感興趣的課時,要讓學生感興趣也是空口說白話,毫不實際的。在課上他問所有學生:什麼是獨裁時,答案花樣百出,而更有學生髮表看法表示第三帝國不會再出現,已經成為歷史時,他別出心裁地想出了一個點子,就是模擬獨裁專制這一制度,而時間就是這一周。文萊爾說:每一個專制統治都有一個領導角色,而他被學生們推薦扮演這個角色。那麼,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模擬的專制統治制度就以文萊爾為核心開始建立。這樣做顯然提高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回答問題,大家開始認真起來,一個個學生開始將浪潮當做自己的歸屬。做什麼都離不開這個組織。

  不光是專制制度,任何一個組織都有自己的領導,而且除了領導還有其他屬於組織的東西,就像電影里呈現給人們的,文萊爾提出的,浪潮區別於其他團體的東西,如組織的名字,標誌,統一的白色襯衫加牛仔褲。這樣一個有了名字。有了標誌的組織就建立了,當然最為高潮的區分組織外部成員的那個波浪手勢。



浪潮電影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