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影評(一)
《觀音山》並不甘於被觀眾當成一部文藝片,當然它也並不是一部純粹的文藝片,商業上的有所追求讓導演不得不做出某些妥協,這些妥協放置在整個中國電影市場的語境之下,顯得頗有意義。迄今為止5600萬的票房成績,讓投資人和導演都大鬆了一口氣,已然超出他們想象的票房成績,裹挾着諸多的好評,顯然已經讓《觀音山》在這個平淡的3月里成為了國內影市的最大黑馬。
《觀音山》走的大概是一條先在國外飄香,再飄回國內的路子,范冰冰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上憑此片摘得自己人生第一個重量級影后,熱炒的新聞讓電影聚集了前期的人氣,再加上導演和范冰冰合作的《蘋果》的噱頭,同性情節的炒作等等,《觀音山》在宣傳架勢上,儼然是一部成熟的商業電影模樣。
實際上,以商業化的模式來運作文 藝片,對於國內電影市場絕對是件好事,而且是多方受益的好事,觀眾看電影,投資商便樂於投資在更多的文藝片之上,這樣的良性循環若能建立,該是一件多麼值得高興的事情。
回歸到《觀音山》這部電影本身,這是范冰冰和李玉導演的第二次合作。如范冰冰所說李玉是最了解她的導演,的確,在《觀音山》中,李玉調教出了一個很不一樣的范冰冰。拋去了蛇蠍美女的外殼,范冰冰在電影中扮演的是一個初入社會的迷惘女子,夾雜在一堆迷惘的青年中間,尋找着自己迷惘的人生。
影片以手持攝影呈現,晃動的鏡頭感會讓部分觀眾感到不適,但作為一部低成本的電影,手持攝影相對能夠更加貼切的表現導演的意圖,起碼,非常真實。此外,電影畫面的沉重感十分凝重,窄小的房間、迷霧的天空,讓整部影片很壓抑,這種壓抑,直到影片的最後,也沒有被釋放出來。李玉正是在這種不過不失的氛圍當中,演繹了更加沉重的話題和故事。
電影的前段,將三個年輕人的嘈雜和混亂一骨兒腦的呈現了出來,南風努力的賣唱,丁波和胖子無所事事,他們三人卻被牽引在了一起。李玉着力探討青春的悸動和迷茫,她讓三個青年分別背負上了某種生活的無方向,直到南風欠下了那幾萬塊錢的債務。挪用他人錢財的愧疚感才讓他們的生活有了一點方向——掙錢還債。
李玉運用了很多代表性的符號,酒吧,歌女,啤酒,叛逆,它在電影中盡情的呈現,卻忽視了一個問題,這些所謂的代表恐怕只能是青春電影中的叛逆小子的身份象徵,卻無法準確的去概述電影中南風、丁波這樣的青年。他們知道努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責任感,但卻為何落得如此,李玉給出了很多源自家庭的理由,三人的父母或多或少都是缺失的,溝通上的困難與愛的缺乏,真的是造成這些現象的主因?恐怕並非如此簡單。
《觀音山》真正的關鍵點其實在張艾嘉扮演的常月琴身上,從她的出現開始,影片就有了方向上的改變。一方面,李玉要講述常月琴喪子之痛的故事,另一方面,又要讓四人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中發生碰撞,在影片的後部,這種碰撞和交流成了影片最主要的東西,進而升級的哲思談話,就更是意圖將電影拉入一個更加高級的檔次中去。
但仔細思索,會發現其實影片是斷裂的。導演關注的東西並沒有在《觀音山》中貫穿下去,當3個迷惘的青年還未有找到人生的新起點時,故事就轉向到了一場關於死亡與愛的偉大交流中去。這個轉折發生在常月琴自殺之後,一場迷幻的天使之舞讓四個人突然開始了一種融洽的交流,顯而易見,基督教充當了月老的角色。然而,影片的整個氣質又是佛教的,正如影片的名字觀音山一樣,常月琴與觀音廟師父的交談明顯具備了充沛的禪宗意味“無生無死,就是最好的未來。”到底,他們的信仰在何方?也許李玉意圖將擁有信仰作為影片中眾人不再迷惘的出口,當然,從常月琴最後的死亡來看,李玉也的確是這樣表現的。但這種混亂,顯然並不能為此做一番完美的註解。
《觀音山》里有一個出現多次的意象,奔馳在鐵路上的貨車。值得注意的是,在電影中這些貨車一直行駛在路上,唯一一次在站台上的等待,也是呼嘯而過。這些列車雖然有終點,但影片中並沒有表現這些終點,無休止的進入山洞、駛出山洞,從黑暗到光明,從光明到黑暗,南風三人只是跟隨着列車搖晃,絲毫沒有方向感。影片的最後,依然是一趟在霧氣中駛入黑暗山洞的貨車,三人臉上滿是悲傷 ,迷惘……
可見,李玉並沒有給影片一個所謂圓滿的結局,甚至於,我們都無法看到電影中人物的成長,該迷惘的依舊迷惘,曾經追求死亡的最終如願以償。李玉想要講出一些道理,比如她讓常月琴死亡,便是受北川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馮翔那封寫給兒子的信影響,“人有時離開世界並不是因為絕望,而是覺得該做的事都做完了,沒有牽挂了。”這樣的考慮並無不妥,但在電影中表現卻欠缺人物的心理動因,於是李玉便安排張艾嘉在最後的一夜裡直白的表述而來自己的快樂以及滿足,這種直白同樣出現在張艾嘉與師傅的哲思談話上。這些方法並不巧妙,顯得十分刻意。
而且,李玉為了照顧范冰冰作為女主角的身份,生硬的割裂了很多其他角色的深入,原本常月琴當可以作為三個年輕人迷惘路途上的一個緩衝,最終卻只是在自己的故事中戛然而止。
於是,《觀音山》最終給我的感覺便是,文藝的不夠徹底,商業的不夠精彩。但它的質量仍屬上佳,在這個國產電影集體疲憊的3月,《觀音山》得到的關注理所當然,它迎合了許多觀眾對藝術電影進入大熒幕的期待,也滿足了國產電影多元化的口號 ,生逢其時!
觀音山影評(二)
在《觀音山》上映2個多月之後,我才在網絡上看了此片,說實話,這種灰暗色調的影片,真的不是我的菜。也許有人說影片表現的就是社會現實,不愛看的人是因為不能正視社會現實,但是,這種“以死團圓”的生命 價值導向,個人認為還是過於極端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能在這個社會上生活和生存,誰都不易。片中的三個年輕人,一個是母親早逝父親再婚,一個是父親酗酒母親挨打,一個是父母下崗父親賭博,就沒一個是正常家庭里的小孩,他們就象是無依無靠的浮萍,在社會的底層苦苦掙扎。遇上的這個房東常大姐,雖然因為喪子之痛脾氣特別古怪,但是在相處一段時間之後,相互之間建立起了情感的依靠。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個引人向上的故事,尤其是在汶川地震的畫面出現之後,坍塌的是建築,重建的是生活的信心。逝者已矣,活着的人還要繼續生活下去,不是嗎?猶記得《泰坦尼克號》中,JACK在沉入海底之前對ROSE說的那番話,好好活着,是逝去的人對親人、愛人的最大心愿,就算孤獨,就算寂寞,但是,對於那些對自己生存於世都無法選擇的人來說,活着比什麼都重要。
我真沒想到,倒塌的廟宇重新搭建起來了,而常大姐卻選擇了從懸崖縱身而下,與兒子去團圓,她說,三個孩子讓她很快樂,也很恐懼,因為她不知道這種快樂能夠擁有多久,這種快樂什麼時候會離她而去。因為懼怕,就不敢去快樂,就選擇放棄生命,這是多麼愚蠢的想法和做法呀!廟裡的師傅說:“無生無死,是最好的未來。”這其實是看破生死的一種喻世,生與死之間的距離並不是最遠的,或許就在縱身一剎,我要你活着而你卻為我尋死,那才是最遠的距離。
看到影片的結局,覺得片中根本不配加入地震畫面,至今仍記得地震廢墟上那一排的學生書包,失去孩子那刺骨的痛,相信三年過去了卻依然折磨着那些家長們,但是,什麼是社會現實?社會現實不是尋死去和孩子團聚,而是生活還要繼續,不管多痛,多難。
觀音山影評(三)
《觀音山》是一部走心的電影,而且走得很沉重,它始終不給你宣洩情感的機會,沉重得令人絕望。影片中的人物一直在失去,失去尊嚴,失去工作,失去親人,失去偶像……地震廢墟上破敗廟宇中觀音像的再塑金身,隱喻着一個民族的信仰重建,常月琴被喪子之痛嚙噬的心與三個年輕人殘酷青春的走近,流淌着世俗的溫暖和包容,但所有的這一切都不能阻止死亡之吻的誘惑。影片最後,常月琴說:“孤獨是暫時的,在一起是永恆的。”而這是永恆是只有在天堂才能實現的。南風、丁波、肥皂三人滿臉迷惘地仰躺在火車上,火車穿過隧道,陽光下的景象因曝光過度而顯得失真,隨即火車又進入下一個隧道,黑暗中,身後的光明逐漸遠去縮小為一個飄忽的圓點,而在火車即將走出黑暗擁抱光明之際,影片戛然而止。這個無路可逃的結局,往小了說是垮掉的一代迷惘青春的縮影,往大了說是一個喪失了信仰的民族在黑暗中踽踽前行的悲劇宿命。影片這種對現實的關照方式讓我震驚,也感佩於創作者的勇氣。
范冰冰在本片中的表演更是值得稱讚,她不僅憑藉此片獲得了“東京電影節影后”稱號,更是奉獻出從影以來最精彩的表演,證明了自己絕非花瓶,而是刻苦用功的好演員。她在本片中扮演的“南風”,來自不幸家庭,繼父虐待母親,母親卻逆來順受,她對這一切感到既憤懣又無能為力,自己學習 成績不好只能混社會,所有的情感都投射在陳柏霖、王鶴龍扮演的兩個死黨身上,因而整個人的感覺都顯得十分“街頭”,性子烈,重情義,隨性不羈,無所顧忌,為王鶴龍打抱不平酒瓶拍腦鮮血直流狂吻同性一場戲,就是這種“街頭”性格的最佳體現,也是范冰冰在整部影片中表演最震撼人心的時刻。同時,南風的內心深處還有柔軟孤獨的另一面,有一種改變一切的渴求,她希望繼父能不再酗酒打母親,希望陳柏霖能大膽地回應自己的愛,希望從張艾嘉那裡找到母愛 的感覺,角色性格的兩面性在影片中形成鮮明的對比,折射出糾結的心態,將當代底層青年性格的複雜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范冰冰在表演方面,從外在造型和內在氣質,都精準地把握了角色身上的底層生活質感和介於迷茫無助和遊戲人生之間的一種生活狀態,將角色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彪悍,暗戀陳柏霖而得不到回報的失落、對張艾嘉母愛投射的渴求,以及面對家庭問題的崩潰等情感狀態表現得十分到位,具有很強的情感衝擊力,讓觀眾很容易感受到角色由內而外散發出的一種抓人的力量感。此外,再次看到“範式方法派表演”讓人頗感有趣,《蘋果》中范冰冰就曾經為了演好一場醉酒戲而把自己真的灌醉,本片中她跟繼父那場對手戲,為了表現出連喝兩瓶白酒後的歇斯底里的狀態,她再次給自己灌酒找感覺,為了藝術能夠把自己豁出去,這就是范冰冰是個好演員的力證。而電影《東風雨》更是讓范爺遭足了罪,為了體驗那種被吊起的真是感受,她真的是被懸空吊起的,我很佩服范爺。
范爺說,她不要嫁入豪門,因為她自己就是豪門。如此豪言壯語,我佩服。
我喜歡范爺是因為她的演技,更多的是她的性格,我有很多和她相似的地方。《觀音山》中,南風這個角色很多的和我相似,那種沉重的壓抑感,那種我想釋放卻不能釋放的放肆的青春,那種極端的近乎於瘋狂的方式,看到心酸,看到流淚。這是一部很文藝的片子,但是,看得我很有共同感,甚至有一種歸屬感。
觀音山影評(四)
在看《觀音山》之前,我回想了一下,忽然發現李玉此前拍的三部劇情片我竟然都看過,但每部看完都比較失望,尤其是《蘋果》,當時看完我還說過那部電影就像一個“打擦邊球的怪胎”。
今天去看了《觀音山》,也許是因為我對李玉這位導演的期待值比較低,所以看完這部《觀音山》之後,我發現它比我想象的要好那麼一點點。
我想李玉可能是想把自己定位為一位藝術片導演,但她對於自己的導演水平也挺有自知之明的,估計她也知道自己的電影很難像國內的某些藝術片導演那樣拿個金棕櫚、金獅或金熊之類的大獎,然後通過賺老外的錢來幫投資人先收回成本再大賺一筆,所以她只能在拍藝術片的同時瞄準國內電影市場。但你也知道,大多數國產藝術片想要在國內電影市場收回成本幾乎比登天還難。所以李玉將自己最近的兩部電影都搞成了話題之作,而她的立場則是偽文化精英式的擦邊球立場。當然,這也沒什麼可指責的,要怪只能怪現在的國內電影市場太畸形了,而李玉的這種嘗試,某種意義上也給國產藝術片導演指出了一條新路,即拍一種中國特色的國產商業藝術片,然後想辦法用相對比較省錢但又很管用的方式大力營銷。
《觀音山》在公映之前,營銷工作做得還挺成功的,尤其是本片的主題曲由范曉萱作曲,韓寒作詞,他們的這一招兒狠狠地扼住了無數豆瓣文藝青年的七寸,由此產生的話題效應還挺大的。說到這兒我想起今天看完電影,我還跟張胖兒開玩笑說:高考落榜何處去,韓寒遙指觀音山……
在看《觀音山》的時候,我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有些疑惑不解:為什麼不讓片中的人說方言呢?聽着陳柏霖和范冰冰扮演的外省青年操着一口多少有些港台腔和北京腔的普通話,感覺就像是這樣一種暗示:這是一個亂編的故事。
看《觀音山》的前半段,感覺導演講述的那個殘酷青春的故事實在有些小兒科,這個故事被講述得既不夠真實,也不夠深刻。而張艾嘉在本片中的“絕望表演”也因為過於用力而有煽情之嫌。如果你看過很多非常經典的藝術片,你會發現那些藝術片導演在敘事的時候幾乎從來都是隱忍而節制的,他們更傾向於讓觀影者自己去想象生活中真正殘酷且絕望的那些東西,這就好像海明威的“冰山法則”。而李玉在本片中過於用力且不知節制的敘事,也讓本片喪失了成為經典藝術片的可能。
如果說《觀音山》這部電影和國內同類電影相比有什麼新意的話,那就要說本片最後通過宗教完成了一次還算是比較成功的升華。對於本片的這種升華,我在看完電影後跟張胖兒開玩笑說:“蔣雯麗拍了一部《我們天上見》,我覺得李玉的這部電影也可以命名為《我們天上人間見》,這個‘天上人間’不是北京朝陽區的那個‘天上人間’,而是天上的極樂世界,估計這部電影里張艾嘉演的那個人最後就去了我說的這個天上人間了,在那兒她就能跟她死去的兒子以及她老公團聚了……”
都說當下的中國人缺乏信仰,導致自己的心靈居無定所,道德體系分崩離析,現在政府的做法是把孔子又給搬出來了,看來當初的新文化運動是白搞了。愛因斯坦曾說佛教是最契合現代科學的一種宗教,真是這樣嗎?不過不管怎麼說,作為一部國產商業藝術片,將殘酷青春和佛教嫁接在一切,倒也算搞出了一點新意。
另外在《觀音山》的結尾,導演讓男主人公和自己的父親達成了和解,並暗示觀影者:被過去那個時代洗腦的父輩現在過得也很苦啊,他們也是受害者。
一個人一旦原諒了他的父親,某種意義上也就意味着他告別了自己的青春。
希望這一代告別了青春的人在當了父親之後,能更合格一點,想辦法讓自己的孩子活得更快樂一點,更自由一點,這樣他們的孩子在長大之後,應該就能如陳丹青所說的那樣長着一張“沒受過欺負的臉”了吧。
最後再說幾句題外話,你看李玉雖然到目前為止,電影拍得還是不怎麼樣,但你想一想,她現在才37歲,在她不到27歲的時候,她就已經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然後一部接一部地拍到現在。她這麼拍下去,在未來的某一天她沒準兒真能成為一個電影大師也說不定。估計每一個文藝青年都有自己的夢想,其中大多數人會苦苦思索所謂的實現夢想的秘訣,他們可能會一直思索到自己大小便不能自理的那一天。還有一些人,則像李玉那樣,他們不會像大多數人那樣把自己的夢想給供起來,他們對待夢想的方式是霸王硬上弓,不管三七二十一,撲上去就開始亂搞,沒準兒搞着搞着就把夢想給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