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救贖觀后感(一):讓權力在監督的陽光下運行
3月21日,審計監察部組織集團全體科級以上幹部集中觀看了反腐倡廉影片《自我救贖》。影片中的故事源自檢察工作的實踐,是檢察機關履行職責、剷除腐敗的真實寫照,充分展示了當代檢察官“忠誠、為民、公正、清廉”的形象。是一部關於反腐倡廉的力作,充滿社會正能量。
如果說影片中楊文學被上司李進宇拉下水成為受賄者,在政策的高壓及黨的召喚下,幾經掙扎最終完成了自我救贖,那麼李進、劉雙喜完全是一種利用職權之便官商勾結、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的典型。
通過觀影我認為:首先金錢誘惑、道德淪喪、信仰缺失是他們黨性蛻變的主要因素。同時也警示人們:玩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着他們的不是“軟着陸”,而是“硬手銬”。
其次,長期監督缺失或者監督有名無實是根本是他們犯罪的根本原因。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這不僅是對普通人說的,高官也不例外。所以,實施有效監督,合理分配權力至關重要,遏制權力過度集中,讓權力在法治的陽光下運行,在監督下行權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要素。
第三作為企業的管理幹部,為了不重蹈他們的犯罪覆轍,應以案為鑒、以案明紀,同時從以下幾點加強黨性原則和政治素養的提高,以預防犯罪的發生。
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明白“不義之財不可取”的道路;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換取幸福。
二、樹立正確的權利觀,自覺警醒自己,不縱慾,不僥倖,時時把自己置身於監督之中,想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把權利放在黨和人民在監督之中。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三、加強法律意識,正確處理事業、家庭和個人之間的關係,做到“一人平安,全家幸福”。時保持平衡的心態,在名譽、職位、利益等方面知足常樂。善於儘力服務社會服務他人,做到“勤無廢事,謙以養德”。
常言道:“儲水萬擔,用水一瓢;廣廈千間,夜卧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三餐”。這就告誡人們不可貪心不足,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牢記“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否則就會重蹈“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通過觀看記錄片,頗感中央管黨治黨的磅礴氣勢。中央有決心,全黨才有信心。中央有力度,全黨才有進度。作風建設絕不是一陣風,作風建設只有開始沒有結束。只有長期凈化黨的肌體,黨才會不忘初心、不變初心,民族復興的偉業才能如期實現。同時也奉勸那些已經犯的也要向影片中楊文學那樣,勇於自我救贖。 (集團財務部 陳善譜)
《自我救贖》觀后感(二)
影片記敘了一個有志青年,一名赤誠的共產黨員,因為父籌手術費收下昧心錢而被不廉領導拉下水,最後選擇向黨向國家坦白,接受懲罰而未深陷歧途的自我救贖的故事。故事主題清晰結構合理,風格循循善誘,使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不經意間完成了對影片主題的深思。加上我本人向來想得多,當一些問題還只是在腦子裡輕輕浮現時候,我便很負責任的給出了我重重的思考。
楊文學的故事更多的是警醒君子的。親人的疾痛就在眼前,即便一名滿懷愛國熱忱的共產黨員,你讓他只是抿一抿嘴付之一笑,也實在是不符合人性的真善美。為家人的福禍生死違背原則,情有可原但法理難容,法理的意義就在於保護更多的個體的利益。所以如若執掌公共利益的人為一己之私做了違背原則的事情,那就不知道會給多少人帶來苦難。因此,作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這樣的錯誤只能犯一次,那就是眼前的故事,真到自己這就是第二次了,我們目睹到楊文學的錯,就不能再錯了。
如果人民的每一個公僕都是君子之屬,品性善良,志慮忠純,那我想腐敗便只能是一種機會性事件。但話說回來,有哪一個人是天生的壞蛋呢,不過是做錯了選擇。淺嘗輒止則為小惡,游入深水越陷越深者則為大惡。光明與黑暗往往只在一念之間,浪子回頭金不換,屢教不改者終不還。在追求和諧的社會裡,損人利己者終究不會過的舒坦,任何非法的事情,即便只做了一件也會讓你整日提心弔膽。即便你良心泯滅,你可以罔顧人言,但法律的尊嚴絕不允許任何人挑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沒有人可以與正義為敵而最終取得勝利。
也許是因為每天都身處醫學的氛圍里,我想到了醫患糾紛這個讓醫學界甚至整個國家都頭疼的問題。在我看來,醫患糾紛的癥結主要不在體制,而在於有不少的醫生在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懶惰,貪婪。樹立不起來高大的形象,自然得不到足夠的信任,自然會被吹毛求疵。而那些態度負責,工作出色的醫生難免受其所累,在這樣的醫患環境中得不到應有的待遇。正如蘇洵在《六國論》中所言“不賂者以賂者喪”。如果我們的醫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為患者除去病痛以及提高自己專業技能上,醫患糾紛自然會被釜底抽薪吧。在我看來,在任何一個有人參與的大事件里,起決定性作用的往往都是人,歷史不止一次的告訴我們,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創造奇迹,同樣也可以毀掉一切。
潔身自好,嚴於律己,為人民謀福利本身就是共產黨員以及醫生等人民利益的保護者的份內事。任重而道遠。無論是為小人所陷害,還是一時糊塗,只要迷途知返,就不會走上不歸路。如子貢所言,“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法律與人民都不會不給想改過自新的人出路,所以即便是孤立無援之時,切莫忘記,只要嚮往光明便可自我救贖。
《自我救贖》觀后感(三)
影片記敘了一個有志青年,一名赤誠的共產黨員,因為父籌手術費收下昧心錢而被不廉領導拉下水,最後選擇向黨向國家坦白,接受懲罰而未深陷歧途的自我救贖的故事。故事很有感染力,主題清晰結構合理,風格循循善誘,使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不經意間完成了對影片主題的深思。加上我本人向來想得多,當一些問題還只是在腦子裡輕輕浮現時候,我便很負責任的給出了我重重的思考。
楊文學的故事更多的是警醒君子的。親人的疾痛就在眼前,即便一名滿懷愛國熱忱的共產黨員,你讓他只是抿一抿嘴付之一笑,也實在是不符合人性的真善美。為家人的福禍生死違背原則,情有可原但法理難容,法理的意義就在於保護更多的個體的利益。所以如若執掌公共利益的人為一己之私做了違背原則的事情,那就不知道會給多少人帶來苦難。因此,作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這樣的錯誤只能犯一次,那就是眼前的故事,真到自己這就是第二次了,我們目睹到楊文學的錯,就不能再錯了。
如果人民的每一個公僕都是君子之屬,品性善良,志慮忠純,那我想腐敗便只能是一種機會性事件。
文章來源: 河北醫科大學 13級本碩班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