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感
——讀《牛棚雜憶》有感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髮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這是2006年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年度人物季羨林老先生的嘉獎詞。也許沒有人會對這位國寶級大師不曾耳聞,正如嘉獎詞中所說的一樣,不僅是道德文章實然反映了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的家國曆程,更在於季老璞玉般的良知與品格,即使在最困難時也不曾丟掉自己的良知。
《牛棚雜憶》是一本用血和淚寫出的回憶錄,它真實還原了歷史詳情,極盡刻畫了人物本真。1992年,81歲高齡的季老成書《牛棚雜憶》。一生從不講假話的他用最樸實的文筆將一段歷史走向與人物悲慘娓娓道來,寫出了寬容胸襟,寫盡了人性惡善。我們無法在這本書中獲取多數事件活動的主角,因為秉着寬宏之心,季老不願將他們的身份訴控於世。懷着虔誠與悲痛之心,季老深情追憶了在他人生歷程中起着至要影響的先師儕輩。在望九之年,回憶老友莫不是一件凄涼之事,但成書緣由卻又飽含無奈:一是鮮有人下筆忠實記錄這段歷史,二是寥有寫者仍未寫盡深思,讓人抱憾。於是,即便寒涼,也要出於對歷史高度負責的態度,欲免後人再遭禍亂的虔心,為後輩留下真實的歷史,以示警予。
本書前半部分寫關於"文革"記憶,後記則是關於大師追憶。季老是幽默的。他以自嘲調侃的筆調將"文革"時所遭受的苦痛折磨詳盡寫來:"噴氣式"的懲罰手段,看不上眼的"家常便飯",只打二三十分的批鬥水平……在人生大悲、毫無光明之際,仍保持最純正的樂觀,不禁讓人感嘆感喟。人性的真實展現是本書不容忽視的重要一筆。有掌權北大、無法無天的"老佛爺",有先前尊賢禮讓、敬師如父,在革命浪潮中實則道貌岸然、為虎作倀的某君,有恪守尊嚴不惜自我了斷的大師,也有在困難之際不吝幫扶的老教授……是啊,只有在最艱辛的人生拐點,才能明辯人鬼。想到季老在無論難易的生活環境之中,都竭力提攜後輩,嚴謹治學,捍衛良知,兩端相較,不盡唏噓。
季老的虔誠同他的真誠一樣出名。晚年,他懷着無比虔誠的心追悼了在求學治學路上給予他提攜和幫助的人。這些知識分子中幾乎全是名貫中西的國學大師:胡適之,陳寅恪,馮友蘭,許國璋,臧克家等。這些大家們不但學識淵博,著作等身,更重要的是不吝幫助真正有才華的後輩擔當重任,給予肯定。比如對於剛從德國學成歸來的季羨林經胡適先生引薦,陳寅恪等三位國學泰斗同意,得以在北大執教。按當時的規矩,獲博士學位留學歸來的新師至多成為副教授,但僅一年多的時間后,陳老先生就通知季羨林擔任正教授兼系主任。這種不將傳統教條奉為圭臬而力促中國學術界發展的精神在今天始終有深遠的借鑒意義。無疑,也正因此才成就了像季老一樣一代又一代的大師。
在這樣一段特殊的歷史洪流中,人們慣常不能忘卻的想必應是痴癲瘋狂的一代人,那顯然已經成為歷史的不二標識。而當所有人都在向重獲尊嚴與自由的"復出者們"行注目禮的時候,又漸淡忘了在歷史考驗中選擇站在另一邊的人。歷史沒有對錯,逃避與自我安慰才是民族的痛結。於是,有年屆七旬的陳毅元帥三子陳小魯主動站出來為四十多年前的錯行道歉,"低下了高貴的頭"。他的真誠與勇氣或許是關於"罪與罰"的最好註腳。是什麼能讓"紅二代"主動站出來呢,也許是出於對生命的敬畏,也許是由於歷史的使命感。不過,這些都似乎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只是,歷史始終是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