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讀《請給我結果》有感

讀《請給我結果》有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結果是未來

  ——讀《請給我結果》有感

  開黃腔

  一

  結果是鋪陳眼前的試卷,鮮紅的分數冷酷無情,與過程那漫漫時光所醞釀的若干感性,形成鮮明對比。

  在結果面前,很少有人能夠理智面對,總是以天時、地利、人和等各種理由辯白。西楚霸王在烏江江岸慨嘆:“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戰之罪。”即便千古唏噓,也改不了太史公冷酷記下的結局:“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

  結果是歷史,結果亦是未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本報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由此引發了一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那篇震耳發聵的文章中寫到:“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換言之,通過實踐而獲取的結果,是證明方向是否正確、努力是否圓滿的唯一標準。

  所以,面對結果,我們應當做到“收得下過去,給得起未來”。結果不是歷史虛無主義憑空落下的餡餅,而是以史為鑒、勇於創新、堅持不懈、兢兢業業結合的必然。

  滾滾東逝水,大海是結果;往複春夏秋,更替是結果。候鳥的結果是南方火紅的天空;春芽的結果是秋天累累的收穫。一個人從小到大努力學習認真工作的結果是豐滿的人生;一個企業從上到下兢兢業業正氣浩然的結果是偉大的品牌。五千年文明是我們創造的結果,中國夢是我們正在創造的結果。

  二

  針對“結果導向”,有很多錯誤的詮釋。其中最有害的就是將“結果導向”等同於“唯結果論”。

  相比其他領域,商業中的“唯結果論”更加泛濫。寧願重金收購成品,不願意投入資金和時間進行研發;寧願重金聘請專家,不願意耗費時間培養人才;為了達成目的,不顧底線、不擇手段,甚至違法犯罪,還美其名曰“不管白貓黑貓,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上世紀80年代初,關於“貓論”,鄧小平同志曾經回答:“第一,我現在不收回;第二,我是針對當時的情況說的。”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語境下,“貓論”有幾個重要的壓艙石,其一,評價歷史現象時生產力的標準是最後的標準,其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割裂當時的時代背景,去歪曲“貓論”,並將之作為“唯結果論”的通行證,是完全違背歷史唯物主義的。

  將“結果”和“過程”割裂,把“結果”孤立為歷史虛無主義的“結果”,“唯結果論”所最終指向的,要麼是“神的意志”,要麼是“主觀唯心主義英雄史觀”。脫離了社會實際,脫離了時代背景,任何被孤立的“結果”,都是無意義的空殼。只有存在於歷史唯物主義框架內的“結果導向”,用實踐去理解歷史走向,跟隨先進生產力和先進生產關係的洪流大潮,才是獲取正確結果的唯一途徑。

  三

  沒有任何一個結果是從天而降的。有果必有因,正確的方向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徑。所以,“結果導向”,是要從正確結果倒推良性過程的科學發展觀,是將非線性轉化為線性可控的先進管理理念。結合到現實工作中,就是要轉變天馬行空的“我想”,換成有堅實理論依據、有切實行動計劃、有充足實施能量的“我能”。

  過程與結果,是主客體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辯證統一過程。忽略了過程的“唯結果論”,往往還會滋生“成事在天”的虛無感,進而放棄過程的努力,變成“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放任態度,甚至破罐子破摔,用消極、敷衍和應付的心態,對待未來的結果。

  四

  古往今來,如何用制度去確保過程的正確,進而導致理想的結果,都是管理學的巨大難題。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才能確保制定出正確的目標,進而倒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所需要的若干枝節,再運用科學的管理制度,促進每一項單元的良好運行,並有機的結合天時、地利、人和,貫徹“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科學發展觀精神,積極調整狀態,才能夠通向那個盛放美好結果的神聖殿堂。

  從這個意義上講,與“結果導向”異曲同工的另一種表達,即是“知行合一”。

  不知不能行,若知而不行,尚不如“不知”。

  知而不行,或者牢騷滿腹,或者怨天尤人。蘇軾在《賈誼論》中寫到:“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又說:“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萬丈高樓起於平地,志大而量小者、才有餘而識不足者,在屬於未來的那個神聖殿堂里,都不會有他們的位置。

  “古人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出自《禮記·大學》的這段話,可謂是對“結果導向”最美妙的詮釋了。



讀《請給我結果》有感 標籤:假如給我三天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