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
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為世界文學史上的名着,上學的時候曾經讀過,但似懂非懂。最近讀了一遍又有一些體會。生活在18世紀的哥德之所以成為一名偉大的作家是因為他洞悉了人性本身。書中有些話對今天的我們依然有很多指導意義。
“唉,這人啊真是一種慣會自怨自責的怪物!而我,親愛的朋友,我向你保證,我一定改弦更張,絕不再像已往那樣,總把命運加給我們的一點兒痛苦拿來反覆咀嚼回味;而要享受眼前,過去了的就讓它過去。是的,好朋友,誠如你所說:人們要是不這麼沒完沒了地運用想象力去喚昔日痛苦的回憶----上帝才知道為什麼把人造成這個樣子----,而是多考慮考慮如何挨過眼前的話,人間的痛苦本來就會少一些的。”
這一段揭示了人性的一些方面的本質。人很容易自怨自責,喜歡咀嚼痛苦。人生是個經歷的過程,也是個積累的過程。如果以經歷生活的態度去生活,人生就會輕鬆許多。成功是經歷,失敗也經歷,賺錢是經歷,賠錢也是經歷,興高采烈是經歷,垂死掙扎也是經歷,家庭和睦是經歷,眾叛親離也是經歷。每個人只能有自己的經歷,誰也不能替代誰。但生活同時也是積累的過程,今天的你是過去的積累。人們都喜歡快樂,都不喜歡痛苦。然而快樂就像酒一樣,容易揮發,而痛苦就像水一樣,不容易揮發。
為什麼快樂容易過去而痛苦會伴隨人很長的時間呢?這就要看人為什麼會快樂,人為什麼會痛苦。人得到能滿足自己願望的東西或碰上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時會快樂。找到滿意的對象、得到錢物、得到職位、吃到美味、欣賞到美妙的音樂等都會使人快樂。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快樂的基本特性是得到。人們失去或者得不到能滿足自己願望的東西或者碰上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時會痛苦。失去錢物、與人爭吵、受人誤解、考試失敗、身體不適等都會使人痛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痛苦是與失去和得不到緊密相連的。人們得到之後就會習慣於東西和財物帶來的便利,會很快地變得麻木。從心理上來講,人們會將獲得歸因於他們的努力,因此心理很平衡。而失去會給人原來習慣的生活帶來不便。當你擁有某樣東西時,你可以選擇不用,比如我們有很多東西,但使用得很少,因此你有選擇,因此你不會痛苦。當想使用某樣東西而你沒有它時,你就會痛苦。
很多人生活在過去,咀嚼失去的愛,回憶當日的輝煌,悔恨過去的錯誤,另一些人則憧憬未來的美好或擔心未來的不確定性。對於人來講,真正有意義的就是現在,也就是哥德所說的眼前。人永遠只能和現在一起流失。過去的永遠失去,未來的變化無常,如果要想把握生活,要想提高你的幸福指數,哥德的建議是:多考慮考慮如何挨過眼前。
篇二: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
《少年維特之煩惱》講了一個叫維特的普通貴族青年在死亡前兩年到死亡前給他的朋友威廉的信。維特出生在一個普通市民家庭,他聰明能幹、思想豐富,又受到當時革命的影響,使他個性解放、思想和情感十分自由,他厭倦城市生活,他喜歡到大自然中去,他是多麼希望在鄉間或森林中建造一座小屋,永久地住下去,他愛兒童,他認為兒童是無邪的。
後來有一次在鄉間舞會前,維特與他的舞伴和綠蒂的表姐一同去鄉間聚會,在途中維特從綠蒂的表姐那得知,他又一個很漂亮的表妹綠蒂,但她早已定親,千萬不可迷上她,起初維特並不在意,但見到綠蒂后一下子對她一見鍾情,而綠蒂也對維特產生了好感,在舞會後,他們還一起跳了舞,維特從此也經常去綠蒂的家,可好景不長,綠蒂的未婚夫回來了,她的未婚夫阿爾伯特起初對維特特別好,像親兄弟,但是後來阿爾伯特從外面聽到了維特暗戀綠蒂的消息,便對維特漸漸冷淡起了,維特只好在外地又找了一份工作,雖然在外地有許多博學多才的小姐,但因世俗觀念,他不願與她們多交往,這導致他對綠蒂還是一片痴心,後來他因為無聊又回到了鄉間,當他再到綠蒂家時情況全然不同了,阿爾伯特厭倦起維特來,而綠蒂又十分信奉阿爾伯特,後來他請求維特別在找她了,對綠蒂一片痴心的維特絕望了,他在聖誕節前夜留下遺書,用自殺的方法結束了生命,這件事被綠蒂知道后她當場暈倒,在他的葬禮上也只有他的總管和他的幾個兒子來了。太可悲了。
讀了這本書我對其中一句話很喜愛:每當這可愛的山谷里的霧氣在我的周圍蒸騰,太陽高懸在我那片幽暗的樹林上空,只有幾束陽光悄悄射進樹林中的聖地時,我便卧躺在山間那飛躍而下的溪水邊的野草中,挨着地面觀察千姿百態的小草時,我就感到那個照他自己的模樣創造我們全能上帝的存在。維特是那麼熱愛生活,那麼會享受生活,可卻為了一個“情”字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即使綠蒂拒絕他,他也不該有輕生的念頭,他的死會使他的親人朋友遭到多麼沉重的打擊啊!他自己是解脫了,可讓所有關心他的人該怎麼辦?
我對維特自殺很不贊同:維特乾的這件事太愚蠢了,他從來沒有考慮過他親人朋友的感受,譬如綠蒂得知維特死去后,當場暈倒了過去,這件事會給綠蒂內心留下磨滅不掉的陰影。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千萬不要像維特那樣遇到什麼事情就想輕生,我們應該勇敢的去面對、去挑戰,這樣就算任何困難也難不倒我們。
篇三: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
近日,藉著假期的閑暇,我閱讀了德國作家歌德的着作《少年維特之煩惱》。閉上眼,主人公維特的形象立刻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想着維特的故事,不禁使我思緒萬千,心中有太多的話兒想告訴這位悲情的少年。
《少年維特的煩惱》講述的是一位才華橫溢、熱愛自然的青年維特獨自一人到青山幽谷、晨曦暮露的小山村,他盡情地沉醉於這夢幻般的自然景色中,怡然自得。這種愜意的日子沒過多久,維特在一次舞會上認識了一位年輕美貌的姑娘綠蒂,並深深地愛上了她。可誰也沒想到綠蒂竟然已經訂婚了,她的忠誠使她無法將自己的愛情獻給維特。這無疑是給熱戀中的維特一個沉重的打擊,一系列的煩惱也隨之而來,他只好告別綠蒂,不舍地離開了。
歌德描寫了維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瀾,在抒情和議論中真切、詳盡地展示了維持思想感情的變化,將他個人戀愛的不幸放置在廣泛的社會背景中,對封建的等級偏見、小市民的自私與守舊等觀念作了揭露和批評,熱情地宣揚了個性解放和感情自由。
看完了這本書後,我很同情維特,也很理解他為何如此煩惱。但同時,我也懂得了一個道理:在生活中,我們無論遇到了什麼煩惱,什麼挫折,都不能像維特一樣選擇逃避,人生的道路不可能都是平地,不可能都布滿鳥語花香,我們絕不能跌一跤就說沒路好走,就放棄。生活中,我們無法迴避挫折,只能面對。重要的是在挫折中能堅持到底,永不言棄,直至擊敗挫折。
所以我們要勇敢面對生活。維特,他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