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最美的墳墓讀後感

最美的墳墓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最美的墳墓讀後感(一)

  最近帶隊老師讓我們多聽聽一起來實習的其他同學的課,我想了半天,也就只有語文課可以聽了。其他的都是理科,也許也能對我歷史教學有所幫助,但我卻聽不進去,在我看來聽不進去就不如不聽。所以又選擇聽一節語文課——李紅媛的《世間最美的墳墓 》,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寫的。

  對於語文教學我不是很了解,所以只能略談一點皮毛。聽紅媛的課我有挺多感想的,從中也看到了我自身存在的不足。

  首先,紅媛的導入大體是這樣的,她問同學們:你們都知道世界上哪些着名的陵墓?同學們說:秦始皇陵。然後紅媛又補充了一些在比較着名的,如: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中國的明十三陵等等。然後說這些都是因雄偉而聞名於世,下面我們一起學習的這篇文章,來看看它因什麼而聞名於世的。在我看來這樣的導入挺好,我認為它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把學生迅速地帶入課堂的氛圍中,同時給學生以宏大的想象空間。她設計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我心裡想原來這一課也可以這樣導入。但據說評課的老師認為這個導入不是很好,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吧!我認為導入真的很重要,在我看來它對這節課的教學會產生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認為課堂教學評價是很重要的,對學生回答問題或對其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是課堂教學很重要的一環。而評價是否科學有時甚至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適當合理的評價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對該科的興趣,在課堂上老師用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語言去激勵學生,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這也是新課改所提倡的,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學會適應新的教學理念。而在我看來紅媛似乎沒有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及時、合理的評價。也許是由於緊張吧!但願以後不僅她還有我都能在這方面有所提高吧!!

  最後,我認為初二的學生雖然感性思維仍佔一定地位,但他們的理性思維正逐漸形成,老師要注重培養他們的理性思維,啟發他們用理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用客觀的態度評價事物。對初二的學生,在課堂上老師要做到啟發他們的思維,引導他們理解問題的內涵,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有所提高,從而加強課堂的互動性。而紅媛似乎在這點上所所欠缺,可能造成這種現象原因有很多,希望我們以後都有所改進吧!

  聽別人課不僅能學習別人的教學方法,同時也可以看見自己自身的不足。這是一舉兩得的事,何其美哉!

  最美的墳墓讀後感(二)

  聲名蓋世的一代文豪,靜靜地長眠在自己的故園,就在手植的樹木之間,沒有碑揭,沒有名字.就像任何一個悄然歸去的靈魂。然而,他卻不會寂寞,與之長伴的,有年復一年花的開謝,有自然風雷雨雪的變遷,有千百年不減的肅然敬仰和緬懷。這種歸宿,是一種超越了任何形式羈絆的永恆。

  凡是生命,總逃不出生死來去的輪迴。不管有過怎樣赫赫的功名,建億起多麼大的雄圖霸業,事情都會在昨天過去時煙消雲散,做事的人也不過瞬息百年,終都歸於塵土。再大的英雄,最後也都和一個普通人一樣死去,一樣腐朽於無形。這並不是悲觀的宿命,而是無可抗拒的自然規律。

  生與死的現實使它們成為哲學、神學和文學中永不陳舊的論題。作為常人,總也會理智地正視豁達的也好,怕死的也好,在平平凡凡的一生之後,也是一個安安靜靜的死亡。這個純自然的結束對世界自也不會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影響,死者本身也不會有什麼奢望,最多不過是希望去得安詳一些,像無疾而終,死後能有一方凈土安眠之類便已足夠來來去去的生命,平凡庸碌的個體在時間裡沒有任何意義,而人們也通常頗有自知之明地不對自己的死有什麼要求但死亡對於名人,或者英雄, 意義就可能大不相同。他們都是對世界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人物, 其一舉一動都可以改變歷史的進程。再微小平淡的事情,在英雄的身上也馬上會變得非同凡響,人們都會用無比的精神去關注。而英雄的死,對其自身尚且是改變一切的終結,何況對於歷史和民眾。於是乎,英雄自身便也對這個最終的歸宿有了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而梳理歷史傳記里的這方面記載,便能發現許多耐人尋味的東西。

  有些英雄遠在生前就認識到自己的重要,並越來越以這重要為然。他們知道自己的死會改變很多事情,於是他們不願死去,相信自己能扭轉乾坤,而即令最後仍不得不死,也要與眾不同。秦始皇自以為功蓋千古,就想要干秋統治,所以一面尋求不死葯,一面又修建了窮極人工的山陵。而放眼古今,有多少英雄不是像始皇帝這樣神驕氣傲、居功自重?但在風流雲散之後,千古之後還能被人常念於心的,古來又有幾人?而那些因寶引盜、自廢丘墟的帝王將相,更是多如沙塵。這時,便不能不深深折服於茨威格的真知灼見。

  歷史並非都是與人為善的,事實上還有些惡作劇般的頑皮。

  正如妄圖“不朽”之人結果卻往往招致“速朽”。反之,那些寧靜淡泊地對待生死與名聲的人,或許更能讓歷史留下更深的記憶。對於世間英雄,更是如此。因之英雄的歸處應該是正如托爾斯泰一般平靜地走向平淡,再由平淡而臻至永恆,一種超越了時空的水恆。

  最美的墳墓讀後感(三)

  本來打算利用國慶假期,完成一個偉大的工程,即將王榮生教授在各種論着中關於語文課程與教學的精彩句子摘錄下來。有這個想法完全出於一種功利的目的,即方便寫文章,但是在整理的過程中,我突然發現,有必要再重溫一下當時讀過的書。經過了幾年的教學實踐,回頭再去讀六年前讀過的書,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於是,今天,我重讀了《聽王榮生教授評課》,當我讀到黃玉峰老師的課例《世間最美的墳墓》時,我確實被震撼了。

  嚴格地講,與其說是一個課例,不如說是一次精彩的文本細讀。黃玉峰老師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以前自稱是語文教育的“叛徒”,他崇尚“人”的教育,之前讀過黃老師一本書,名字就叫《“人”是怎麼不見的》。《世間最美的墳墓》是茨威格的一篇小說,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黃老師對這篇課文的細讀,耐人尋味。

  尋味之一便是結合背景去理解文本。中國自古就有“知人論世”的傳統,只可惜“知人論世”被泛化為“寫作背景”,甚至只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印證。在我看來,“知人論世”只有與“文本細讀”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其威力。這篇文章的副標題是“記1928年的一次俄國旅行”,黃老師在這個細節上下了功夫,他首先提出疑問:這次旅行是怎麼去的?誰邀請?邀請者出於什麼目的?翻閱了大量的資料之後,黃老師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1928年是托爾斯泰誕辰100周年,蘇聯政府通過高爾基邀請茨威格等,目的是要讓這些學者、作家、記者向世界介紹新生的蘇維埃。他看到了人民被激發起來的神秘熱情和無法遏止的衝動,但又看到了混亂、無序和狂躁;他更看到了很多虛假的東西:“還不怎麼識字的馬車夫手裡拿着書,那僅僅是因為那是書。”“12歲的小姑娘的課桌上放着黑格爾的着作”,他敏銳地感覺到這是把虛假的東西裝給別人看。這些感想,茨威格就通過這篇文章隱隱約約地暗示出來了。

  有了這個想法,文章的第一句話就有了着落:“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試想,茨威格在蘇聯14天,難道見過的建築物沒有比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克里姆林宮呢?紅場呢?那他為什麼還要說“再沒有比”呢?再比如後面一句“這將被後代懷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嚴聖地,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林陰里”,這句話中的“遠離塵囂”如何理解?聯繫文章的背景,這句話就可以被深入理解了。

  尋味之二就是旁徵博引。旁徵博引需要辯證看待,引用的資料如果與文本沒有直接的必然的聯繫,寧可不引用。引用的資料也只有在與文本緊密結合的前提下,才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篇散文是寫托爾斯泰的,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黃老師補充了大量的關於托爾斯泰生平特別是其晚年思想的資料,甚至還引用了茨威格本人寫的關於托爾斯泰晚年的“逃向蒼天”,而我讀這個劇本片段,本身就深受震動,例如托爾斯泰說的“年輕人,通過暴力,不可能建立一個符合道德的制度,因為任何一種暴力不可避免地會再產生暴力。一旦你們掌握了武器,你們也會很快建立新的專制主義。你們不是破壞專制,而是使它永存下去。”除此以外,黃老師還引用了茨威格夫婦的資料,特別是他們於1942年於巴西雙雙自殺的片段,茨威格最後寫道:“我向所有的友人致意!願他們度過了漫長黑夜之後,能見到朝霞!而我,一個格外焦急的人先他們而去了。 ”這些資料,有助於理解作者本人在參觀遊覽時的心境,更有助於理解托爾斯泰本人的思想境界。

  除此以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這種引用也屢見不鮮。例如黃老師讀到“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志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時,聯想到了弘一法師的“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甚至聯想到了莎士比亞的墓志銘:“讓我安息者,將得到上帝祝福;遷我屍骨者,將受亡靈詛咒!”並且與托爾斯泰進行對比,這種有的放矢的引用,不僅使得課堂充滿了人文氣息,而且加深了教師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尋味之三就是抓住散文的特徵以及關鍵詞句,進行品讀。散文的特徵,其實就是“無特徵”,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採用了串講法,邊讀邊講,邊講邊思考,邊思考邊感悟,將自己的讀書心得與學生交流。例如讀到“親手種樹的地方會變成幸福的所在”時,黃老師深有感慨:“什麼是幸福?金錢、地位、追名逐利不是幸福,幸福是樸素,是平凡,是和諧,是平平常常的生活,是回歸自然! ”讀到文章結尾時,黃老師又深情地說:“每個人內心都有對幸福和愛和渴望,對自由、民主、平等的渴望,每個人內心都深藏着一種‘人,生而平等’的信念。無論多麼偉大的人物,都是那麼渺小,那麼平凡。人從自然中來,就要回歸自然,燦爛之極,歸於平淡,這個真理是樸素的。 ”這些感悟恰恰是黃老師“人的教育”的具體實踐形式。我始終覺得,語文,絕對不能僅僅淪為語言文字,淪為工具,而是應該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把握其背後的大千世界與百態人生。這也是黃老師這次備課對我最大的啟示。

  品讀文字,黃老師同樣也深有感悟。例如讀到“孤零零地躺在林陰里”時,黃老師情不自禁地運用了“換詞法”,“孤零零”換成“靜悄悄”還不好?結合背景,通過對比發現,托爾斯泰本人就是孤獨的存在,特別是晚年,既得不到激進革命者的認同,也無法得到家人的理解,不過這或許恰恰是托爾斯泰追求的東西,因為“孤零零”也暗示着一種平凡與樸素。

  王榮生教授一再強調,要依據文本體式進行閱讀,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為,要根據文本體式進行文本細讀,任何一個細節都要與文本體式相聯繫,這或許也是黃玉峰老師如此細讀文本的“利器”吧。



最美的墳墓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最美孝心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