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讀教育名著心得體會
今天,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其中明白一條是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愛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別人的愛心(或是痛苦)的能力,進而才有可能把他培養成為一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
愛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教育在線中的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着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就發誓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那時候,我在學校住宿,在同寢室中,我的人緣很好。因為,我當時做人的準則就是:無論是誰,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須答應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難處,我要幫助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那時,我家裡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節省,可是只要有同學跟我借錢,只要我兜里還有錢我就一定會借。漸漸地,我發現我眼中的世界似乎變了,每天我都會有無窮的快樂,每當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日子。
再後來,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相互提高。學會幫助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現天堂里的人同地獄里的人一樣都是圍着一口鍋,拿着兩米長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里的人卻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地獄里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地獄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裡拿着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後再被別人喂。由於有了先己後人和先人後己之別,於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裡,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裡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裡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裡像聖經里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裡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恆的!為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為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並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為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
篇二:讀教育名著心得體會
記得還在上學的時候,老師們便要每個同學都能養成一個“好讀書”的好習慣。她說,讀書是一種幸福,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是的,聖人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黃金雖然貴重,但只要我們讀好書,就會得到比黃金更貴重的東西DD文化知識。
一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說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於我們教師來說,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給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說,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但是由於工作的限制,我又不可能向學生那樣坐在課堂里學習,因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通過讀書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地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閱讀的一些教育書籍,給了我很多教育實踐中曾經歷過,卻未細細揣摩的教學真諦,我久久的徜徉在這片書海中,深深的懂得教書育人的不易,我們得時時反省自己,時時反思自己,才能將工作更落到實處。
教師是否願意花時間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師是否具有專業素養的標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海無涯,藝無止境。教師的專業追求、專業探索、專業提升,要靠不斷的反思,教師要學會在言說和行動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長。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種學術行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應不斷反思。這也許將成為自己需要時時溫習的功課。
近段時間我認真地閱讀了一些教育着作,感受頗多。
“辛勤的園丁、渡人的小船、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讚譽。“以天心點燃燭光,引導人類走向光明”更道出了為人師表的神聖和職責。怎樣做才無愧於這些稱呼和讚揚呢?
熱愛學生。“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真諦;“熱愛每一個學生”這是陶行知的人生名言;“為了孩子,甘為駱駝。幹人有益,牛馬也做”。愛的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係。在這種師生關係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這是創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
我們知道教育學生是個艱巨的靈魂、性格塑造工程,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培養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也應該像斯大林所說:“要小心翼翼地培養人,就要像園丁栽培心愛的花木一樣。”通過我近幾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使我認識到:真誠的師愛是促進學生上進的動力,不論什麼孩子,他們身上有優點,也有缺點,要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它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不斷走上成功之路。曾經有一位學生,因父母工作均在外地,無暇照顧他,他便自我放縱,學習不認真,作業不做,和同學關係不融洽。當了解到這情況后,我立即向他伸出關愛之手,找機會與他談心,時常撫摸着他的小腦袋問寒問暖,鼓勵他學習。慢慢的,他對學習不再馬馬虎虎了,一天天進步起來。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藤野先生那嚴謹的治學態度,公正無私的師德深深地影響着魯迅先生,時刻激勵着他去英勇鬥爭;陶行知先生一生為師,注意表率,良好的師德風範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被人們譽為“萬世師表”,成為世人學習的典範。我們要以前輩為楷模,並向身邊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學習,建立起以教為榮,以教為樂的專業思想情感。面對着不成熟的少年兒童,面對着正處於動態發展中的他們,我們要注意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為人師表,身教重於言傳。我們要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規範自己的言行,用自己豐富的知識,風趣的談吐來征服學生的心;用自己端莊的儀錶,得體的舉止感化學生的行為;用自己高尚的師德,真誠的師愛塑造學生的靈魂,充盈着一顆愛心,把愛心的陽光灑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讓思想與思想撞擊的火花,架起心靈與心靈溝通的橋樑,一起拉響生命的琴弦,真正負起“三錢粉筆,萬鈞重擔”的為師之責。
教師的成長之旅是一部漫長的心靈之旅。這個旅程是從閱讀開始的。讀最好的書應當是為人師者身體力行的職責。不在於讀很多,而在於讀最好的。即使有一些書很難輕易地讀進去,但也要設法讀進去"。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書上我們能知道更多故事,更多知識。我們要多讀好書,用知識來塑造你自己,不斷進步!書是一盞明燈,它照亮了我們的人生道路,讓我們在前進的路上有了明確的目標。所以我以後還要讀書,讀好書,同時倡導並支持我的學生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
篇三:讀教育名著心得體會
記得還在上學的時候,老師們便要每個同學都能養成一個“好讀書”的好習慣。她說,讀書是一種幸福,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是的,聖人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黃金雖然貴重,但只要我們讀好書,就會得到比黃金更貴重的東西——文化知識。
一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說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於我們教師來說,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給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說,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但是由於工作的限制,我又不可能向學生那樣坐在課堂里學習,因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通過讀書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地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閱讀的一些教育書籍,給了我很多教育實踐中曾經歷過,卻未細細揣摩的教學真諦,我久久的徜徉在這片書海中,深深的懂得教書育人的不易,我們得時時反省自己,時時反思自己,才能將工作更落到實處。
教師是否願意花時間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師是否具有專業素養的標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海無涯,藝無止境。教師的專業追求、專業探索、專業提升,要靠不斷的反思,教師要學會在言說和行動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長。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種學術行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應不斷反思。這也許將成為自己需要時時溫習的功課。
近段時間我認真地閱讀了一些教育着作,感受頗多。
“辛勤的園丁、渡人的小船、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讚譽。“以天心點燃燭光,引導人類走向光明”更道出了為人師表的神聖和職責。怎樣做才無愧於這些稱呼和讚揚呢?
熱愛學生。“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真諦;“熱愛每一個學生”這是陶行知的人生名言;“為了孩子,甘為駱駝。幹人有益,牛馬也做”。愛的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係。在這種師生關係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這是創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
我們知道教育學生是個艱巨的靈魂、性格塑造工程,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培養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也應該像斯大林所說:“要小心翼翼地培養人,就要像園丁栽培心愛的花木一樣。”通過我近幾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使我認識到:真誠的師愛是促進學生上進的動力,不論什麼孩子,他們身上有優點,也有缺點,要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它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不斷走上成功之路。曾經有一位學生,因父母工作均在外地,無暇照顧他,他便自我放縱,學習不認真,作業不做,和同學關係不融洽。當了解到這情況后,我立即向他伸出關愛之手,找機會與他談心,時常撫摸着他的小腦袋問寒問暖,鼓勵他學習。慢慢的,他對學習不再馬馬虎虎了,一天天進步起來。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藤野先生那嚴謹的治學態度,公正無私的師德深深地影響着魯迅先生,時刻激勵着他去英勇鬥爭;陶行知先生一生為師,注意表率,良好的師德風範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被人們譽為“萬世師表”,成為世人學習的典範。我們要以前輩為楷模,並向身邊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學習,建立起以教為榮,以教為樂的專業思想情感。面對着不成熟的少年兒童,面對着正處於動態發展中的他們,我們要注意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為人師表,身教重於言傳。我們要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規範自己的言行,用自己豐富的知識,風趣的談吐來征服學生的心;用自己端莊的儀錶,得體的舉止感化學生的行為;用自己高尚的師德,真誠的師愛塑造學生的靈魂,充盈着一顆愛心,把愛心的陽光灑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讓思想與思想撞擊的火花,架起心靈與心靈溝通的橋樑,一起拉響生命的琴弦,真正負起“三錢粉筆,萬鈞重擔”的為師之責。
教師的成長之旅是一部漫長的心靈之旅。這個旅程是從閱讀開始的。讀最好的書應當是為人師者身體力行的職責。不在於讀很多,而在於讀最好的。即使有一些書很難輕易地讀進去,但也要設法讀進去"。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書上我們能知道更多故事,更多知識。我們要多讀好書,用知識來塑造你自己,不斷進步!書是一盞明燈,它照亮了我們的人生道路,讓我們在前進的路上有了明確的目標。所以我以後還要讀書,讀好書,同時倡導並支持我的學生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