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尊重和溝通陪孩子長大
——讀《陪孩子長大》有感
人需要很多衝突的觀念、變化的情緒、複雜的行為,需要索取也需要奉獻,需要犯錯也許要成功。因為人是活的,生命是流動與變化的。
——題記
“教育的方式決定孩子未來。”心理學專家李子勛在《陪孩子長大》一書中用貼近生活的個案展從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進行剖析,展現了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父母在其內心世界中扮演的角色,進而用心理學的視角去解讀親子關係。告誡我們如何理解孩子,如何幫助孩子,如何呵護孩子的心靈……主要闡述了以下觀點:
關係大於教育。“家庭” 在中國人乃至全世界華人的心目中都是至高無上的,這似乎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精神和文化沉澱。但很多時候家也會傷人。一個人的品行問題、心理問題、社會適應能力等主要根植於家庭教育、效仿於父母自身。而我們中國家長又喜歡樹立長者風範,喜歡把愛作為砝碼來使孩子臣服就範,否則就視為叛逆。其實,孩子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和家長都是平等的,良好的親子關係應該是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朋友關係,應該尊重孩子、賞識孩子,與孩子平等交流,聰明的家長會用賞識的眼觀看待孩子的成長,多採用“確認放大原理”引導和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其中也不乏一些家長在潛意識裡採取了“反向教育”,一味地糾錯和斥責,甚至給孩子貼標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忽略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關係,只重視教育本身,忽略了親子關係。正如書中所言“良好的親子關係就是一種相對自由、和諧、彼此尊重的關係,當你和孩子建立起這樣的關係時,你會發現,你希望孩子怎麼變,他就會怎麼變”,因為再好的家庭教育方法都需要良好的親子關係做保障。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孩子是必須要犯錯誤的,孩子不經歷挫折,是不會成長的。”信息時代讓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上加快了步伐,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驅使下對孩子的成長愈發的苛求,如果孩子犯了錯或稍稍落後於人家長就顯得焦慮不安,緊張的情緒進而轉變為失望和冷漠,輕者訓斥、嘮叨,重者大罵、懲罰,整個家庭布滿陰霾。性格剛烈的孩子會表現出反抗,性格溫柔的孩子則會感到內疚,背着沉重的包袱學習、成長,以減輕自己的罪責。其實每個孩子的能力都是有差異的,遺傳基因和後天努力各佔一定的比例,我們家長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錯誤和“停滯”,引導孩子認識錯誤並分析失利的原因,有助於今後消除短板,重樹自信。“錯誤,放對了就是資源;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錯誤。”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把錯誤當成一種教育資源,就會感到孩子犯錯誤並不是罪惡,那隻不過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必須付出的代價。犯錯是孩子的權利,敢於犯錯的孩子是很有希望的孩子,只能適應成功不能適應挫折的孩子,反倒是沒有出息的。
教育的方法正確與否不重要,有效才重要。目前隨着人們對家庭教育的重視,關於教育的理論、方法令人眼花繚亂。“擇校”、“名師”自成了家長追逐的目標。可在家庭教育中,是堅持“嚴師出高徒”還是“循循善誘”;是“重賞識”還是“重督促”;是“習慣決定成敗”還是“情商決定人生”;是“抓緊早期教育不放鬆”還是“給孩子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名目繁多的家教理念讓家長糾結着、困惑着,既想抱着西瓜,又怕丟了芝麻。其實,教育方法、理論本身都沒對錯,正如尹建莉老師所言“說什麼不重要,對方能接受更重要,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傾聽、尊重、賞識、溝通是化解矛盾衝突、消除代溝的橋樑和紐帶。”任何教育理念和家教經驗的學習都不是為了尋找對付孩子的手段,而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家長的育人素養。孩子存在差異,教育方法也不能生搬硬套,方法大於教育,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教育的根本和保障。
親情是把雙刃劍,該放手就放手。親情就像母親的裙帶,在我們小時候,給我們親密依戀、安全與歸屬感,可有些時候,親情也會給我們帶來煩惱。“媽媽的裙帶”太短,親子之間易於形成“糾結”,孩子與父母的腳步常常絆在一起,甚至摔倒,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親情的包袱。父母給予孩子價值觀方面的教育越多,孩子成年後越可能出現反叛,儘管是一種充滿內心掙扎的反叛。孩子在成長中有一種叛離父母的傾向,要獨立,要通過否定父母的形象來擺脫內心對父母的依戀,這就要求我們家長該放手就放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幼兒期最好的教育是陪伴,父母的陪伴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讓孩子體會親情和家的溫暖;對於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此時的陪伴和包辦則會束縛孩子搏擊的翅膀。兒子升入高中后,課業的繁重、學習時間的延長,我也常常擔心孩子壓力過大、睡眠不足身體吃不消,每晚都會督促孩子早早休息,可我的好心並未讓兒子感動,反而嫌我嘮叨、沖我發脾氣。後來我索性由他自己做主,每天只是負責叫他起床、做早飯,如此一來我們的親子關係反而和諧了。讀完此書才明白擔憂也需要委婉,過分的關心和嘮叨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造成反感,作業寫不完、預習未完成,及時讓他躺在床上,孩子也難以入睡,倒不如讓他自己控制時間,完成當天的學習計劃后快速入眠……
“我們要告訴孩子一些實用的東西,不要只告訴孩子正確的東西,很多正確的東西只能在書本上活着,在生活中往往就死了,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實用的教育才是現實教育,這種教育不容易妨礙孩子建立適合自己也適合社會的價值體系,倫理與哲學,審美態度與世界觀。”作者告誡我們最好的教育是浸潤,既要接地氣,更要指導孩子迎接挑戰、適應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