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推敲讀後感
篇一:賈島推敲讀後感
最近,我們學習《推敲》一文。文中的主人公賈島是一位著名的詩人。
本文講的是他在拜訪一位朋友時,因朋友不在,便留下了一首《題李凝幽居》的詩。但在賈島返回長安時,他認為"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用的不夠的貼切,用"敲"可能比較好。
就這樣,騎在毛驢上,一手做推得樣子,一手做敲得樣子。他反覆的琢磨。不知不覺闖進了韓愈的儀仗隊。當賈島說明原因之後,韓愈也思考起來,認為用"敲"字比較妥帖。
從文中可以看出賈島是以個一絲不苟、孜孜不倦的人。就這樣,後人用"推敲"來比喻在寫詩和作文時斟酌文字。也讓我明白了好作文時改出來的。只有經過反覆修改,才會有好文章。
篇二:賈島推敲讀後感
今天,媽媽給我講了一個賈島推敲的故事。賈島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尋隱者不遇》就出自他之筆。有一次,他騎着毛驢走在大街上,突然想出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又想把"推"字改成"敲"字,但是,一直猶豫不決沒有定下來,於是他一邊思考,一邊做"敲門"和"推門"的動作。這時,韓愈的儀仗隊走了過來,賈島不知道,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儀仗隊的第三節,賈島被韓愈的隨從拉下驢子,帶到韓愈面前,等到賈島把事情說明清楚時,韓愈原諒了賈島,並對賈島說"還是用敲字好。"後來,賈島和韓愈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我聽了對媽媽說:"以後我寫文章或做事情都要認真琢磨、反覆推敲。"媽媽聽了說:"好啊,希望你能說到做到。"
篇三:賈島推敲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了第9課《推敲》,下面,就來談一談我學這一課的感受吧!
這一課的主人翁是唐代大詩人賈島。有一天賈島騎着毛驢來拜訪一個住在長安城郊外的朋友,他叫李凝。賈島找到他的住居時已是半夜,他的敲門聲驚醒了在樹上沉睡的小鳥。這天李凝不在家,賈島就把一首《題李凝幽居》的詩留了下來。賈島回去的路上,不由的想起那首在昨晚寫的詩,覺得"推"字應換成"敲"字更好。好了,從這兒我可以感受到賈島對他的朋友李凝深厚的感情,同時也能看出賈島有責任感,做事不半途而廢,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從這篇課文中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一件事。那是在我寫《運動會上真英雄》這篇作文時發生的事情。在第一段我寫"隨着一聲響亮的槍聲"這句時,我猶豫不決。因為我覺得"響亮"應該換成"清脆".我左思右想也拿不定,於是我就查字典找到它們各自的含義,最後選擇"清脆"這個詞。因為"響亮"只指聲音非常亮,而"清脆"是指乾淨、利索。
從賈島身上我們應該學習他那種做事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
篇四:賈島推敲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了推敲一課,主角是賈島,還有一個大詩人韓愈。講的就是他們之間的故事。
我們學的就是賈島來拜訪一個叫李凝的朋友,找了很長的時間才找到,這天他的朋友不在家,賈島寫了一首詩放在李凝家門口,再回去的路上他想到了詩中的一個推字,他想是把這個字換成敲呢還是推,在毛驢上比比劃划,這時進了長安城裡,人們看他的樣子都哈哈大笑起來,這是有一個新上任的官叫韓愈,而賈島卻衝進了儀仗隊里,被人帶到了韓愈的面前,韓愈問他了幾句話,他就把事情一一講了出來,韓愈也是個大詩人,他聽了以後開始思索起來,過了一會兒,韓愈說應該用敲,用推表示很不禮貌,而用敲卻表示你是一個禮貌的人,賈島聽了,連連點頭。
在生活中我也出現過這樣的事,在上次寫大閱兵時,裡面的一個詞是檢閱我不知道是用檢查好還是檢閱好,最後感覺檢閱好點,就把這個詞寫了上去。什麼問題都要慢慢思考,多次去嘗試,最後就會有答案。
篇五:賈島推敲讀後感
今天下午,我們學了第九課——《推敲》,在以前,我還不知道"推敲"是什麼意思,但今天學了這一課後,我知道了"推敲"是斟酌的意思,我記得還推敲過一個字呢!
運動會第一天,我們晚上寫了一篇名叫《賽場內外皆英雄》 的日記,寫完后,我從頭念了一遍,但我念到"我們班每個人搬着椅子下樓了"時,我停了下來,我覺得中間"椅子"的"椅"有點不恰當,或許用"凳"更妥帖一些,不過"凳子"好像是更低一些吧!可是"椅子"好像是指帶靠背的吧!
我一邊用兩個詞語說這個句子,一邊想用哪個合適,我一會兒覺得"椅子"好,一會兒覺得"凳子"用的好,我感到很矛盾,無奈之下,我只好尋求工具書的幫助,在字典中,對"椅"的解釋是帶靠背的坐具。而"凳"的解釋是沒有靠背,供人坐的坐具。我突然茅塞頓開,原來"凳子"比較合適,因為我們的凳子是四四方方的,後面沒有靠背,所以應該寫凳子。
通過推敲這個字,讓我覺得語文奧妙無窮,神奇極了!所以我們要吸取更多的知識,不在這方面作難。
篇六:賈島推敲讀後感
古時候的人才比我們現代還多,這裡創造出"推敲"的賈島和韓愈,也是兩位才子。
賈島追求完美,所以才有千古垂名,寫出來的詩也是不朽的篇章。韓愈寬容慈懷,即使賈島衝撞了儀仗隊,他也不生氣,反而還和賈島一起討論、研究。現實生活中,能像賈島一樣追求完美的人有多少?又有幾個是像韓愈一樣寬容的?所以大多數人不能成為賈島,不能寫出不朽的詩篇,也不能像韓愈一樣寬容!想到這,我不禁對韓愈和賈島肅然起敬。
賈島和韓愈,是我們眾多學習的榜樣之一,我也是一個平凡的人,所以我也要努力學習。賈島追求完美,而我總是得過且過,能過關的就過掉;韓愈很寬容,而我的心態實在不好,總是喜歡以武力來威脅人。無論怎麼樣,大事也還是小事。比起韓愈的寬容和胸懷,我自認為還可以的心度在韓愈面前,就成了小肚雞腸。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一定要再向前努力,古代的才子就很多,先向他們學習。
篇七:賈島推敲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叫:《推敲》。
這篇文章說的是:唐代有位詩人叫賈島,一天他去拜訪一位朋友,不巧,那個朋友不在家,他便留下了一首詩。第二天,在回家的路上,他想起昨天寫的那首古詩,不知用"推"好,還是"敲"好,於是騎在毛驢上,比比畫畫,竟然闖進了儀仗隊,韓愈問他:"你為何闖進我的儀仗隊?"賈島把自己的難題告訴了韓愈,不一會兒就解決了。
在這篇文章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賈島專心致志的思考問題,所以才能寫出動人的詩篇。
專心致志的人何止賈島一個?比如:愛因斯坦因為一邊走路,一邊認真的思考問題,所以撞上了一個正在玩耍的小姑娘。相反還有些人心不在焉,比如:一位圍棋高手,教兩位學生,一位學生很認真的學習,最後成為了著名的圍棋高手,另一位學生心不在焉,最後沒一點成就。
再比如一個事實:一個班的同學,同樣的一位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為什麼有人學習好,有人學習差呢?正因為:有人專心學習,也有人心不在焉,所以我們應該上課認真聽講,才能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篇八:賈島推敲讀後感
讀五年級上冊的第九課《推敲》,我有了很大的感觸。
課文的大致內容是:一位唐朝的詩人,名叫賈島。一天,他去好朋友李凝家做客。可是李凝不在家,他便在門上寫了一首詩《題李凝幽居》,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的"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他覺得這個"推"字用得不好,應該用"敲"字更好一些,他正在思索,不知不覺就進了京城,這時,大官人韓愈坐着轎子正在街上行走,賈島騎着毛驢竟然闖進了儀仗隊中。有人就問"這樣做只是為了一個小小的字值得嗎?"我要說:"不單值得,而且也體現出了一個人積極向上的心理和勤學苦練的作風。"試問,普天下有多少人會為了這一點點小事,一點點缺陷而去重新思考,重新實踐呢?
諾貝爾在發明炸藥的時候,並不滿足於發明了液體炸藥,而是又精心研製黃色固體炸藥。這種"鑽牛角尖"的做法,我覺得值得每個人去學習,有人要問了,在生活中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我覺得,要善於"推翻"自己說的話,做的試驗,人都有缺點,俗話說"人無完人"!但我們一定要發現它,改正它,雖不能非常完美,但比以前也許更好一些。
對自己要嚴格一些,這可是學習中必勝的法寶。
篇九:賈島推敲讀後感
今天,我學習了《推敲》這門課,讓我知道了賈島是一個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的人。
《推敲》這一課主要講述的是:一天賈島去郊外拜訪他的朋友李凝,不巧李凝不在家,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的鳥兒,賈島看到夜深人靜,月光皎潔的美麗景色是他觸景生情,於是留下了《題李凝幽居》。第二天,賈島獨自起着毛驢返回長安。半路上,他覺得昨晚寫的詩中有一個字用"推"不太合適,或許用"敲"字更好些。賈島騎着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着推門敲門的動作,不知不覺衝進了韓愈的儀仗隊。從這裡可以看出來,賈島已經完全沉浸在詩的意境之中,簡直如痴如醉,說明賈島苦苦吟詠、字字斟酌,表現了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
古今中外,有多少作家,為了使他們的作品更加優美。每個字,每個句子,每段話,都經過仔細推敲,反覆修改。如司馬遷用了18年編寫了《史記》,他要經過多少次修改才完成了這部著作。還有科學家、工程師設計和發明東西,他們都經過許多次實驗和論證才能完成一項發明和建築。
學了這一課,我要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和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以後在寫作文時,每個詞,每個句子,每段話我都要仔細推敲,使我的作文越來越優秀 .
篇十:賈島推敲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了《推敲》這一課,講的,是賈島。
賈島是著名的苦吟詩人。他的創作態度極為認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題李凝幽居》(就是我們今天學這一課中舉的例子)一詩的創作過程,正說明了這一點。全詩是"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推)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意思就不說了。我們的課文中,就是用這首小詩中的一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經過無數次的推敲琢磨,再加上大詩人韓愈給他的指點,他終於確定了"僧敲月下門。"從而,人們就把在寫詩和作文時斟酌文字而叫作"推敲".
我也有推敲文字的經過。例如,在寫《觀看閱兵式有感》這篇文章中,我把"檢查參加閱兵式的各個方隊"改成了"檢閱參加閱兵式的中國人解放軍的各個方隊。"因為,我覺得,用"檢查"有點兒隨便,也不好聽,而用"檢閱"則較標準些,再加上個"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僅明確了檢閱的是什麼方隊,還能夠使句子讀起來更響亮了,你看對不對?
我希望,我們五七班每一位同學,寫作文時都能夠像賈島一樣認真推敲,專心思考,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就是在寫作時能靜下心來認真思考)。
篇十一:賈島推敲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九課"推敲".原來,推敲這個詞就是由這個小典故里來的。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也存在許多推敲的過程。
進入五年級這個高年級的門檻兒,弓老師帶領着我們進行了大量的作文訓練,大大增高了我們的作文水平。寫作文其實就是反覆推敲的過程。其中,就拿我剛寫過的‘排練演唱有感’這篇文章來說吧。
當我寫到,"因為我知道,台上每一個細小的、不應該有的動作,都會給班級帶來不和諧的形象。"這句話時,其中的‘不和諧’我原本想寫成‘不好的’,但又仔細斟酌推敲了一番,我覺得‘不好的’說明的不夠準確,沒有說明白不好的原因。於是,我左思右想,上網查閱資料,又翻看書籍詞典,終於發現了"不和諧"這個詞,而‘不和諧’是有針對性的。好似一首鋼琴曲的雜音,一張白紙上的一滴墨汁,一張完美的、字跡工整的作業上的一滴油跡。這些不應該有的現象都是不和諧,我欣喜若狂,就是它!就是我所想要的詞語!而在台上不應該有的小動作,就好像這些雜音、墨汁和油跡一樣,都屬於不和諧這個範圍。
推敲是一個苦苦思考、反覆斟酌、仔細品味的過程,也是一個苦中作樂的過程,更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
篇十二:賈島推敲讀後感
今天,我們上了別開生面的第九課《推敲》,這篇課文主要講敘了,因為一首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賈島不知道用"推"好,還是用"敲"好,不小心闖入了著名大詩人韓愈的儀仗隊中,並向韓愈請教"推"和"敲"哪個更合適,從而想到自己在寫作中也有這樣的例子。
有一次,我寫一篇作文時遇到了一個難點,就是用"而且我們旁邊有幾位學習很好的同學。"還是用"而且旁邊有幾位學習很好的同學。"我覺得第二個比較好,因為這個句子前面有主語了不需要再添加,真是畫蛇添足,正要提起筆來寫的時候,我又重複念了一遍,覺得再加個主語更生動、完美一些,並且更能表現出來是誰的旁邊學習很好,如果後面再加上一些他們學習好的原因,句子就更加的具體、逼真了!我無不佩服自己的判斷能力,我不禁洋洋得意,臉上泛起了微笑。但轉念一想,總覺得第二個句子好聽一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一定要把這個難題解開,是我這篇文章寫得身臨其境,引人入勝。我苦苦鑽研,如果是第一個句子很好的話,原因是這個句子有主語,如果沒主語,就會缺少神韻,這樣一來,很有具體生動的感覺,如果說是第二個句子是好的話,原因是第二個句子說起來很流利、通順,不羅嗦。我仔細想想覺得還是第一個句子好一些,因為第二個句子沒有主語,費解,所以說句子再怎麼通順、流利,也是白搭。
從《推敲》這篇文章中,讓我領悟出了一個道理:遇到一個拿不準的字如何放在句子里,要不斷推敲細細地去品味,像喝茶一樣,知道把文章寫得更加完美,言簡意賅,恰到好處。
賈島推敲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