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我不要你死於一事無成讀後感

我不要你死於一事無成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我不要你死於一事無成讀後感(一)

  ——起飛7批王麗

  這是一本書的名字,講的是一位阿富汗的女政治家的故事。這個不是我要說的內容。

  大學時光匆匆結束,有時候會莫名的惶恐,總覺得我的大學生活到了盡頭,而我還沒有做些什麼呢···覺得自己沒有進步。身邊的人也有一些人考過了雅思,托福等等,也有人去玩兒過了很多的地方,有人看過了很多的書,那我呢?我做了些什麼?

  每天的重複,看似安逸,其實躁動內心充滿了恐慌。有些時候覺得自己真懶惰。突然驚醒於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有機會了。還記得一句話是,當一個人躺在床上的時候,她就是個死人。覺得現在的自己與以前相比越來越害怕生活突然出現些許的變動。安逸的生活腐蝕了我,它鎖住了我的勇氣,獃滯了我的思想,讓我看不到殘酷的競爭,甚至讓我害怕競爭···但是重複的日子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呢!現在我在剖析自己,選擇考研,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在逃避吧。聽人說,公務員穩定,也考慮過去考公務員,當然這考上之前的競爭也很殘酷。但是我竟然會貪戀它的穩定。而我的內心,其實嚮往這完全不同的職場生活。有沒有勇氣去嘗試呢?是什麼奪走了那份闖勁兒,是整個社會的枷鎖,還是自己的懦弱?我理想的工作氛圍,積極向上。

  曾跟王叔描述過,我喜歡的給別人"上課",就是能夠用自己的想法帶給別人快樂。想象中的自己是優雅的,至少是明媚快樂的。可以感染別人。可以讓別人在不高興的時候感到生活的美好,讓人的心靈不空虛。我喜歡文字性的東西,我喜歡和別人進行交流。那我問什麼要違背自己的意志,走一條明知不是自己想要的,卻在別人他眼中穩定的好工作呢。有的時候我們為了別人的一句誇讚,要犧牲自己唯一的一次人生經歷么?什麼才是所謂好的前程?什麼才是所謂好的工作?為了老了以後的穩定,為了好的福利,我們寧願選擇不快樂。我們是有責任要負,有父母要孝順,要結婚,要養家。我也會考慮這些,但是難道我們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就不能孝順父母,不能養家了么?這些與其在寫,不如說是我在說給自己聽。

  你完全可以活得快樂的多們精彩的多。為什麼要做為了一個安逸的生活承受那麼多的一成不變帶來的空虛和落寞。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那種渴望逃跑的感覺,渴望撕破這張網的捆綁。因為你也知道,這種生活不是你想要的,你也不應該這麼過。

  你可以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去喜歡的地方旅行,可以學習小時候沒有條件學習但是一直喜歡的樂器,可以讓自己變得優雅大方,智慧。為什麼不呢?

  我不要你死於一事無成。

  我不要你死於一事無成讀後感(二)

  誰的生命死於一事無成?

  從淘寶網買到一本書名字叫《我不要你死於一事無成——寫給女兒的17封告別信》。

  最開始看到這個題目就被它吸引住了。看到作者的簡介,以及"告別信"這個字眼,我就非常的想拿來讀一讀。

  果然書的內容沒讓我失望,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還有很大的勵志作用。

  說是寫給女兒的17封告別信,可並不都是以女兒的名字為開頭的,有兩篇是寫給父母的,當然也許是作者寫給逝去的父母,卻是留下給女兒們看的。

  之所以要寫這篇讀後感,也是希望用一種方式記錄下這本書,我在書中圈圈畫畫,然後又用便利貼寫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但終究是要寫下來,才是自己的。

  說道阿富汗,很多人既陌生又不陌生。本·拉登,不用說都知道,然而阿富汗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國家,我想可能並不是有很多人了解。為此我特意上百度搜索了一下。讀完這本書我意識到,無論百度的知識都多豐富,也不過是一個客觀的敘述,從歷史到現在的一個客觀的敘述,而這本書中所展現的才是真正的阿富汗,從70年代到現在的,真正的阿富汗的國情和正在發生着的歷史。

  首先阿富汗是一個伊斯蘭國家,在我的印象中,阿拉伯國家都是伊斯蘭國家,但這並不是說伊斯蘭國家就是阿拉伯國家。其次,阿富汗(即中國古代所說的大月氏)的地理位置,也很奇特,它跟中國、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等過相鄰接。對於戰爭我並不是很了解,但我知道這些國家戰爭的起因,一部分是因為資源,一部分則是因為宗教。

  作者敘述了從她出生到現在的,她的所有的遭遇。最開始的戰爭是與蘇聯的戰爭,然後是內戰,持續了十多年,之後就是落入了塔利班的統治。在這些不斷的戰爭中,法齊婭·庫菲在不斷地成長,從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個有理想的少女,嫁給心愛的男子,成為了兩個孩子的媽媽,成為聯合國在阿富汗的工作人員,之後是參加競選,成為議員,競選副議長成功,這一步步的說起來是很容易的,誰又知道這其中的心酸?

  她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伴隨着戰爭不斷地成長,戰爭中的不幸和凌辱讓她堅定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要為這個國家的民主進程貢獻力量,要為這個國家那麼多"可憐的女孩"爭取權利,要讓這個國家不再飽受戰亂,要讓這個以伊斯蘭教為信仰的國家,在發達國家中佔有一席之地。

  相比於這個國家的其他生下來就被認為是:"可憐的女孩"的孩子來說,她可以被視為"高山仰止"了。然而最開始她也不過是一個"可憐的女孩":儘管家庭曾經背景煊赫,在一方(巴達赫尚省)可謂是望族,可是一旦戰爭爆發,最先被對準苗頭的也是這樣一個望族,所以在她三歲父親被射殺之後,她的家庭被洗劫,被追殺,家人開始逃難,母親帶着她跑在最後邊,眼看就要被追上,其他的手足都勸母親放棄這個最小的妹妹,因為她不過是一個"可憐的女孩",這時的她就如同剛剛生下來時一樣要被拋棄,可就在那一霎那,如同剛出生被母親曬了一整天一樣,她的母親改變了主意,抱着她繼續跑着。這是怎麼樣的一個生死關鍵時刻,從出生到三歲,已經經歷了兩次被拋棄的遭遇,雖然那一瞬她的母親改變了主意,可是這有存在着多麼大的偶然性,如果她的母親用固有的思想去看事情,那麼也許這個世界就不會有之後的法齊婭·庫菲的存在。

  之後她一直過着逃難一樣的生活,難得安定。而同時,世界的大格局正在改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以及塔利班控制了這個國家,他們不允許女人單獨出門,不允許她們穿着白色的衣服,不予許她們不帶頭紗出門,不允許她們學習,同時,不允許人們在婚禮上拍照、錄像……凡此種種,讓我想到了法西斯。

  給她打擊最大的事情,是母親的離世。她的母親雖然沒有讀過書,不識字,卻是一個非常開明的母親。庫菲的母親,是她父親的第二個老婆,卻是掌管着這個家的女主人。一夫多妻制本身對女性就沒有平等可言,同樣,生下來女孩就會同樣的重複着母親姐姐們一樣的命運:小小年紀嫁人,不知道是丈夫的第幾任妻子,也不知道會不會因為不稱丈夫的心而遭受毒打,或者被休掉。法齊婭出生之前,他父親的第七個老婆剛剛剩下一個男孩,所以母親一直希望自己也能生下一個男孩,來挽回丈夫的心。所以,當她獨自在呼利大寨(位於巴達赫尚省作者童年的家)對面的山上搭建的臨時的木棚中生下這個女孩時根本沒有一絲高興地神情,連看也沒有看她一眼。生下女兒之後,貝比簡(作者的母親)處於生死邊緣,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怎麼拯救這個母親身上,沒有人關心剛剛下生的小女孩是死是活,就這樣她被太陽曬了整整一天。女性身上特有的母性,讓這位母親不再因為她是個女孩而耿耿於懷,此後她一直陪伴的這個最小的女兒身邊,從未放棄她(如上文提到的逃難)。最令她的母親傷心的是大兒子的遇害,當得知大兒子遇害后,她的母親多次穿越火線,去兒子的墳墓悼念,曾經還有過不好的念頭,但又因為留戀最小的女兒放棄了那些想法。同樣,母親的去世,讓作者緩不過神來,為了讓她從悲傷中走出來,家人送她去上學。學習果然有用,慢慢的作者的生活步入了正軌,並立志當一名醫生。這期間,作者與哈米德(曾經的求婚者)慢慢相熟,然而即使相熟也是在禮法之內的。我不知道伊斯蘭中如何規定男女之間的應該如何相處的,但是從女子裹頭紗就不難知道,穆斯林是保守的,或許像我們今天的某些正常的交往,在那時的穆斯林中是不被允許的。

  1996年,塔利班進駐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在此期間,作者結婚,然而婚姻並沒有讓她擺脫不幸,婚後不久,新婚的丈夫哈米德就被塔利班抓捕,並且不幸患上了肺結核,與此同時,她的兩個女兒誕生,她成為了一名聯合國工作人員。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我不要你死於一事無成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