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覆滅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2017屆6班李嘉碩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被漢族統治的時代,明朝一直是史學家們評論的焦點,這個讓人"喜憂參半"的王朝也頗為神秘。暑假中我讀的這本《明朝那些事兒》使我進一步了解了明朝,以及其滅亡的真相。
不得不得不說,這一系列的七本書我都是笑着看完的,作者用風趣無比的語句展現了當年那段神秘的歷史,彷彿是想告訴我們:歷史要笑讀才能記住。而讀到第七本末尾,明朝經歷了所有封建王朝必須經歷的滅亡時,我卻笑不出來了。因為我深刻的明白了一個道理:滅亡是必然的,但如果不學習,故步自封,滅亡的會更快。
不得元朝末期,火藥技術得到了最大規模的發揮,使元朝的武器裝備達到鼎盛。火藥在明朝中期雖有所發展,但後期便將其荒廢,而清朝則從俄帝國學來戰術、戰法自然就"入關滅明"了。
不得"學習是一件必須努力做的事"——巴頓。這對於已經被"疾風驟雨"般的課外班壓榨得"心力交瘁"的同學們似乎有些太不公平了……
不得其實"學習"不應只是學習知識、能力,更重要的應該是學習別人的美好的品格和精神。這個暑假我去了日本。這個國家在一次世界大戰前還是未開化的"蠻荒之地",人們每天只知道吃飯、睡覺、打仗這幾件事,可"明治維新"時,人們積極學習西方思想、道德、制度,引進各種技術,使得國家不斷發展,並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不得可能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但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追求更進步的思想,不研究更先進的"國防",歸根到底不學習,就是等待學習的人來反超你,來攻擊你,來親手覆滅你。一個原本強盛的王朝就因為自身的不奮進而加速覆滅。一個不可一世的人物不奮進就會加速落後。不能因為自己偶爾的成功而不學習,更不能因為自己一時的強大就放棄學習。
不得明朝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傳奇,無數的精彩從那裡走出,無數的文學佳作在那裡誕生,可歷史沒有"如果","永遠"兩詞,明朝已經淪為歷史,希望在未來類似的失敗不再發生。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終於是要到寫讀後感的時候了。這本書這部史我都沒法說自己全看懂了。看懂多少寫多少吧。這本書是作者依照明史外加考證了很多史書後凝聚了的結果,裡面有作者的思考,有着作者的情感。是一本十足的心血之作。
我應該直接去看明史 但選擇這本書也是有道理的。文筆精彩,人物細膩透徹,很能讓人感同身受,通俗易懂。
現在開始講內容。這本書講了朱元璋從那個改朝換代之際如何脫穎而出,如何成為新朝皇帝的故事。朱元璋有着過人的智慧和心性。他被同鄉湯和的信弄得無立足之地,那是命運的岔道口。他選擇了造反。元末民不聊生,飢荒遍野,有多少人踏上造反之路,然而只有朱元璋一人登上巔峰。朱元璋早期仁義機敏,他認為暴力不能解決一切。這是個智慧與勇敢完美結合的人。有的人一輩子也達不到這樣的境界吧。這一階段的成功也離不開他長遠的眼界。
朱元璋成一方之霸。面臨著周圍勢力的傾軋,這是歷史的進程,也是人性的殘酷。朱元璋目光遠大,暫不稱王,不引起元朝政府的注意。忍耐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戰火連連,生死無處尋覓,朱元璋依然堅定自己的信念,滅了其它一些小的勢力。張士誠的勢力被殲滅時,他也拒不投降。這是一個亂世英雄的節操,是這個時代的輓歌,就算身死也要保留一顆對自己王國的忠誠。陳友諒,厚黑學的祖宗,也是悲涼的人。人說這世界最骯髒莫過於自尊心。一個鹽販的自尊心誰給?這也間接導致最後是他一人在戰鬥,但是別人先拋棄的他啊!一個人能走得快但不能走的遠,就是他的可悲之處吧。但他一直堅持下來了,死得其所。朱元璋的勝利是靠實力,軍事戰略的高度準確。所謂的硬實力與軟實力兼備。
朱元璋從一個乞丐終於坐到了皇帝的寶座。一個潘柯慢奮鬥成國家最高領導者的勵志故事,古今罕有。朱元璋開始一步步實現他的願望。明朝四大案,各種社會制度。權力鬥爭也許是最殘酷的事情,多少血灑在皇帝的寶座上…最殘忍的還是,建文帝被朱棣取締,也許建文帝是個好人,但歷史是偏向有智謀心狠經歷過屍橫遍野的人的。很難以接受,皇帝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這個領導眾生的位置,沒有足夠的能力,是無法勝任的。就像這個世界從來都是有能力者的。
歷史是殘酷的,也許我們每個人能做的只是盡人事吧。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600字 標籤:100個品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