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十萬進士讀後感

十萬進士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篇一:十萬進士讀後感

  “科舉像一面巨大的篩子,本想用力地顛簸幾下,在一大堆顆粒間篩選良種,可是實在顛簸得太狠太久,把一切上篩的種子全給顛蔫了,顛壞了。科舉像一個精緻的閘口,本想匯聚散逸處處的溪流,可是坡度挖得過於險峻,把一切水流都翻卷得又渾又臟。”初讀課本的時候,我還曾經認為中國的科舉制,為這個泱泱大國帶來了多少精緻的人才,創造了多少輝煌。

  但有些東西就是不為人知的,科舉制,這個富麗堂皇的名字背後竟有如此之多的骯髒;為我們的民族埋下了如此之多的隱患。也敲碎了多少才子的黃金夢。

  “終身”的追求,只為金榜題名。現在看來在表面的堅韌背後,原來古人的心理早已病態了……而且是病入膏肓。

  消消停停千餘年,終於沒有走通。科舉制在清末消聲滅跡了,與封建王朝一起封埋了。現在的我們只能在文字上感受那無數才子畢生的追求,但我們是幸運的,不用再在科舉制這個翻卷得又渾又髒的水流中,辛苦地穿行了。

  篇二:十萬進士讀後感

  近幾天拜讀了余秋雨老師的作品集受益匪淺,其中對科舉制度的描述和見解讓我頓時覺得眼界開闊。對科舉制度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首先,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可一看到科舉制度是從探索期——輝煌期——沒落期的曲線發展變化。從另一方面看由人性化——理性化——非人性化的發展。至於說打到孔夫子就是打到了科舉制度的的說法我很不敢苟同,我認為這其實是冤枉好人了。再次,從古至今聖人無幾,芸芸眾生都為生存機關算盡,危急時候更是違背道德和良知。

  先是世襲制度。這種方法是我國奴隸社會種採用的辦法,後來在封建社會中也局部實行,稱為“恩萌”。這當然是不公平的。後來是漢代“察舉”制度,即由地方官員隨時發現和考察所需人才,然後向政府推薦。但是還不算正規。到了三國時候就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度”。這種制度是國家委派專門的選拔官吏“中正官”,把各個推薦人物評價為九個等級。這些可以看成是科舉制度的探索期。隋唐年間出現了科舉制度,余秋雨老師認為:“科舉制度從根本上打破了豪門貴族對政治權利的壟斷。使國家行政機構的組成向儘可能大的社會面開放。”我很是贊同。開放以後問題就出現了。我認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失敗是對商人的輕視。不但阻礙了社會的發展,也限制了人們的生存空間。幾乎所有人湧向科舉考試,一時間競爭激烈就可想而知了。又刻意宣傳和烘托進士及第的虛榮心和地位。更給人留下了非參加科舉不足以的到世人認同的地步。這是科舉制度的輝煌期,也為他的沒落留下伏筆。

  科舉中也出現了不少傑出人物,但是我認為那不是科舉之功勞。科舉制度考試內容越來越單一,到最後竟然出現了八股文。到這個時候科舉考試意義已經不大了。不儘是一種人才浪費,還造就了很大的人才缺口,國家發展步幅艱難。與列強的交鋒讓我們徹底的驚醒,看到科舉制度已經是垂老之年,作為一個被器重了千年的臣子也在人們的不滿聲中悄悄離去。

  從隋唐以來科舉制度中有允許自薦的規定,其實是很值得後人借鑒和讚揚的。對考生偶爾的作弊行為懲罰也不是那麼嚴厲。我稱這段時間是人性化時期。到後來推薦已經不允許了,但是還不至於說讓監考老師關在貢院不讓出門,還不至於說閱卷時候不讓看考生姓名。於是科舉變的理性了。再後來就出現了上面的情況而且對作弊考生可能是處死,也可能是流放,而且是株連九族。走向了非人性化的道路。

  可是我要說罪不在“科舉”,在當時的社會制度黑暗;在於科舉制度內容的局限:在與對科舉外其它事業的輕視;在於人性中原始本性的醜陋。我在這裡只能為科舉制度感到悲哀,為孔夫子的大起大落感到無奈。

  篇三:十萬進士讀後感

  科舉制度給中國知識分子帶來的心裡痼疾和人格遺傳。

  其一便是伺機心理:面對那些很多人不情願放棄的顯然是被放大了的機會,苦熬,承受困厄與屈辱,早已成為一種被充分肯定的社會意識形態,但是當有一天及第,那種憋了那麼久,終於報仇雪恨般湧出來的強烈翻身感,常常讓人們心甘情願的在“隱忍中期待,在期待中隱忍”,然而也是這種感覺,常常讓人在及第后喪失了之前那麼一個謙恭的自我,而變的囂張起來。“終於熬出頭了”、這句話在中國人身上,往往可能是對自己多年努力的一種評價,也可能是對那些曾經有過於自己的人的挑釁的開始。所有的一切,大致都是來自於,一種從第一天讀書開始,就並不追求自然漸進,而企盼一朝發跡的扭曲的社會心裡。

  其二,騎牆態勢,中國讀書人多數是政治和文化之間的騎牆派,兩頭牽連,都不着邊際,難以落地。及第之後便能處置行政,裁斷訴訟?調停錢糧,管束賦稅?他們或許根本就不具備協調組織能力。然而作為文人和書生呢,大部分的人自從與文化接觸開始,便是為了通過科舉而做官,素日人生感觸往往與落第入仕有關,一旦及第,吟詠又成了一種手段與消遣,以便在官吏間互相唱和,在民眾間,加以點綴。在文人與官吏間,皆無以定位,不着邊際,無所謂政治品格,也無所謂文化良知,於是在中國,常常也會因為百無一用而變的百無禁忌,雖萎弱卻圓通,圓通在沒有支點的無所作為中。

  其三,矯情傾向。科舉的成敗關及家庭的全部榮譽,於是因此,家庭倫理的親情牽累也就必須顧全大局,暫時分割,奉獻給那種沒有期限的苦讀、別離和期待。這本身就是一種與文化相矛盾的了。那些未及第而不敢回家的讀書人,可以置年邁的雙親於不顧,可以將新婚的妻子扔於鄉間,只怕面子不好看,這樣的科舉顯然開始與正常的人情格格不入,開始可能是出於無奈,但在這種無奈中必然會滋生出矯情與自私。這便是決策者怎麼也洞悉不透徹的弊端,一種制度,倘若要以損害多方面的正常人情為代價,那麼它就不會長久是一種良性的社會存在。而這種對人性,親情,面子,榮譽扭曲的社會存在,消消停停了千餘年,甚至一直影響到了現在。當年唐代新及第的不少進士,一高興就到長安平康里的妓院玩樂,卻常常發現這些妓女才貌雙全,在詩文修養,歷史知識,人物評價各方面不比自己差,只是她們沒有資格參加科舉,面對這些妓女,新科進士多年苦求,一朝得意的全部內容都立即褪色,唯一剩下的優越只不過自己是個男人。長久下去看似,官方,有着規範制度的科舉,就會遇到越來越多的麻煩,開始像是一屋子喝醉酒的人,誰也沒有意識到自己醉了,只是那些物品的搖晃與傾斜。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奔着榮譽與面子,乃至於拋妻棄子,而樂此不疲,畢竟少年及第者少。

  讀了這些,抄了這些,又寫了一些,並不是否定批判科舉,只是跟隨着先生探究,科舉在一定程度上,對一部分中國人格的弊病所造成的長久影響。方面一加的主觀內容較多,方面二與方面三,是在匆匆中,摘自先生之文,以便自己以後繼續感悟,還會修改。



十萬進士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