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聊齋讀後感

聊齋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篇一:聊齋讀後感

  《聊齋》是一部具有獨特思想風貌和藝術風貌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多數小說是通過幻想的形式談狐說鬼,但內容卻深深地紮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齡所生活的時代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思想願望,熔鑄進了作家對生活的獨特的感受和認識。蒲松齡在《聊齋》中說:“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在這部小說集中,作者是寄託了他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深沉的孤憤的。因此我們不能只是看《聊齋》奇異有趣的故事,當作一本消愁解悶的書來讀,而應該深入地去體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愛和恨,悲憤和喜悅,以及產生這些思想感情的現實生活和深刻的歷史內容。由於《聊齋》是一部經歷了漫長時期才完成的短篇小說集,故事來源不同,作者的思想認識前後有發展變化,加上作者世界觀本身存在矛盾,因而全書的思想內容良莠不齊,比較複雜。但從總體看來,優秀之作佔半數以上,主要傾向是進步的,真實地揭示了現實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願望和要求。歌頌生活中的真、善、美,抨擊假、惡、丑,是蒲松齡創作《聊齋》總的藝術追求,也是這部短篇小說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但其中也夾雜着一些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思想。

  篇二:聊齋讀後感

  但是面對黑暗的現實,作家在書中提出的改革社會的方案確實不現實的。他在《促織》中提出了請天子關心民命,在《席方平》中請二郎神主持公道,在《紅玉》中請俠客義士救困扶弱,另外再一些公案故事中,想靠清官來除暴安良。這些又表現了他對封建統治階級還存在着幻想。

  《聊齋志異》廣泛地揭露了科舉制度的弊端,批判了科舉制度。這方面的代表作有《考弊司》《葉生》《王子安》等等。這些作品對考場的黑暗、考官的混憒,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對考生的變態心理作了入木三分的刻劃。

  《考弊司》寫陰間主管考試的靠弊司司主虛肚鬼頒下定例,凡考生初次謁見,要先割脾肉一塊孝敬司主,但賄賂豐者可以免割。可是他在堂上懸挂的楹聯卻是“孝悌忠信”“禮儀廉恥”。這正是對人間黑暗的考場和寡廉鮮恥的考官的無情揭露和辛辣諷刺。

  作者不僅寫了科舉制度的黑暗,而且揭露了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靈魂的副食和精神摧殘。王子安因對功名利祿的渴望而失去理智,自以為中了進士翰林,大擺進士翰林的架子,鬧出了許多悲劇性的笑話。葉生因屢試不第竟一病不起。在《王子安》中作家對考生們的心理和神態,作了窮形盡相的描繪,他們入場考試,似丐、似囚、似秋末之冷蜂、似出籠之病鳥;他們盼望喜報,坐立不安,如痴如狂,對秀才士子靈魂的這些刻畫細緻入微。作品通過對知識分子變態心理的描寫,告訴人們科舉制度是怎樣侵蝕人們的靈魂的。所以《聊齋志異》的更深刻之處,是它揭示了腐敗制度對民族精神之摧殘。

  反對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歌頌純真愛情,也是《聊齋志異》的重要內容。這方面的着名作品有《阿寶》、《連城》、《蓮香》等等。《聊齋志異》中的愛情小說有它鮮明的特點:作家多通過非現實的幻想的世界的人與事來表現強烈的反封建禮教、反封建婚姻制度的精神,來表現他的愛情理想。再作家筆下,那些花妖狐魅所幻化的少女,儘管性情各異,但大多美麗聰明,善良無私,不圖富貴,不慕權勢,以才德取人,愛的忠誠,愛的堅貞,歷經禍患而不渝。她們來去自如,離合隨心,不受封建戒律拘束;不矯情,不虛偽,生氣勃勃,一往無前。她們再沒有戀愛自由的封建社會,獲得了幸福的愛情。例如:《嬰寧》嬰寧是一個狐女,在墳墓里長大,他能擺脫人世間任何的束縛,不受封建禮教的規範,不受庸俗的世間人情污染,天真無邪,純潔透明,是現實生活中沒有的新人。王子服同樣是一個思想單純、感情真摯的男子,作家讓着兩個人自由的結合,曲折的表現了他對世俗婚姻的不滿。《聊齋志異》中的愛情故事不管是喜劇還是悲劇,人們都能尋着故事發展的線索,窺見其中包含的尖銳的社會矛盾和深刻的社會矛盾鬥爭。

  《聊齋志異》中的愛情小說提出的新的愛情觀。《阿寶》和《連城》是在愛情觀上別開聲面的作品。《阿寶》寫的是一個迂訥的孫子楚,不顧門第懸殊,迷戀着富商大賈的女兒阿寶。女戲曰:“渠去其枝指,余當歸之”。他果真用斧頭砍去枝指,雖“大痛徹心,血溢傾注,濱死”而不悔。后又魂托鸚鵡,飛達女室。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孫子楚與阿寶終於結成了美滿婚姻。這個故事寫的是痴情,全篇筆筆寫痴,字字關情。它鼓勵讀者:在男女之間要的是真心,有至情,就可以衝破一切阻力,實現婚姻的理想。這種愛情觀,突破了封建主義的樊籬,帶有強烈的市民意識,具有進步的民主思想。《連城》寫孝廉之女連城詩求偶,喬生的詩受到它的賞識,但他的父親以喬生貧窮不許,女又贈金助喬生學,於是喬以女為知己,“傾城結想,如飢似啖”。但史孝廉終於將女兒嫁給了鹽商的兒子王化城。不久女病,需男胸肉一錢,搗合葯屑,王化城不肯獻肉,喬生竟“自出白刃”割肉做藥引。後來女並負發而死,喬生進魂隨地下。再陰間他們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復生,終成夫妻。《連城》給了人一個全新的觀念,那就是要男女雙方互相知心。喬生愛連城,是因為它賞識了自己的詩。連城愛喬生,是因為他能真正理解自己的處境。這樣他們的基礎便十分牢固,可以衝破任何障礙,終成眷屬。

  出上述的三類作品外,《聊齋志異》還隊當代社會進行里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或諷刺事態的庸俗,和刻畫人心得險惡,或描寫統治者不勞而獲投機取巧的心理,或歌頌勞動者的正直勇敢。總之,《聊齋志異》所戰士的人生畫圖是十分廣泛的,反映社會生活的內容十分豐富。

  《聊齋志異》,清代短篇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時基本完成,此後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但其中也夾雜着一些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思想。《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

  篇三:聊齋讀後感

  今年暑假裡,爸爸給我買了厚厚的一本《聊齋志異》。打開書的第一頁,上面介紹了作者的姓名:蒲松林,生於清初,是個文學家。他寫的《聊齋志異》充滿了傳奇色彩,並寫了鬼與神仙的許多故事;讓人眼花繚亂。

  《聊齋志異》 講的是天上人間,域內海外,官場民間的怪談異事,山川草木,鳥獸魚蟲,精靈鬼怪,荒誕奇幻的故事!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妖術》,說的是明末時,有一個姓於的人力氣很大,一天,他的僕人不幸感染瘟疫,他聽別人說有個算命先生非常靈驗,於生就找到了他,算命的沒說僕人,卻說於生過三天就會死,叫於生拿十兩銀子出來替他做法消災,於生不相信。到了第三天夜晚,於生正在看書,突然窗外草叢發出“沙沙”的聲音,跳出來一個小紙人,落到了地上變高了,想來殺於生,於生拿起了大刀向紙人砍去 …… 然後又分別來了泥人和木偶,於生分別將他們擊敗,細細一想,這是算命先生變出來的!第二天,於生就報了官,經過兩次抓捕,終於把那個算命先生捉住了,這就是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道理,算命先生因為要賺錢,讓別人相信他的法術很靈,就變怪物來害人,結果被抓住入了大牢,這樣的人就是活該,這是他們應有的懲罰,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傷害別人。

  這本書雖然寫的是妖魔鬼怪的故事,但並不恐怖,只是強烈的反映了當時黑暗的社會,推薦大家也去讀讀這本名著!



聊齋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