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 "
----拜讀《六祖慧能傳》有感
瑞瑩
炎炎8月懷着一絲敬畏和感恩,拜讀《六祖慧能傳》,慧能3歲喪父,家境落迫,從小以砍柴為生,目不識丁,苦難塑造與大自然的啟發,使他從生活中領悟禪機,由自然現象契入宇宙真理的基礎,如"禪"演繹人性與佛性的智慧之旅。
何為禪,待到雪消時,自然春到來。禪的神韻自然、和諧,與自然共舞,與生靈共存。 禪者的姿態飄逸、洒脫,面對提起,轉身放下,未學佛前的我一直儘力控制事情發生的結果,心累體疲,學佛后發現一切像是冥冥中的註定,無需去苛求刻意把控因緣的來臨,一切發生剛剛好,都是成長放大自己的格局。苦難是化了妝的禮物,經歷越多,收穫一定越大。當愛人另有新歡,當是此生緣盡,不必強留,默默祝福;友人不解惡語,當是自己修養甚淺,莫能布施他人歡喜,心生懺悔;遇事不順無法達到預期時,當是人生考驗,還需歷練沉澱。苦難是生命成長的資糧,勇者樂於創造生命的希望,讓內心豐盛、飽滿。
禪即是專註聚焦,心在一切在,心無一切無。讀書會的運作已近3月,從無至有、從簡單至豐富, 點點滴滴的靈感,線上步步的規範,PPT講義的完善,會員漸漸互動,經常為了某個字符標點,咬文嚼字,精益求精,散步時會想起,用齋時會飄過,入眠時會念到,可是繁瑣的細節絲毫不覺得疲累,當一項創意規劃在思索中靜靜地孕育而生時,又是何等喜悅,專註聚焦在某件事時,就像太陽所有的光芒聚焦在某個點,散發所有光和熱,容易心想事成。心是一切的主宰,散發體內的小宇宙,無限正能量。
禪機恰是真理。別人砍柴總是朝着一個地方用力砍,而慧能則是繞着砍;別人總是千方百計躲開有節的地方落斧,而慧能卻專從有節的地方下手。"在過不去的人上過,在過不去的事上過",從小我就敬畏有權威、威嚴的長者,不敢與其靠近膽怯敬而遠之,工作后不得不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個性所致雙方互動無法持之以恆,業績也未能更好地突破,學佛后才明白這是我今生修行的功課,無法逃避只有勇敢面對,突破後生命境界又一次提升,正像有節之處意味着木質堅硬,但越硬越不卡斧頭,精誠所致,金石為開,用一顆真誠利他謙卑的心來對待每個人,假以時日影響感化他人。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恰似發自靈魂深處的呢喃,舞動禪者生命的圓舞曲。"應無所住",無盡的虛空,獃獃愜意是自然的最佳狀態;"而生其心",自然生起的思索,經歷世間發生的一切,原來在勞作和生活中既能領悟心的妙用,有機地聯繫起來,發掘背後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看不見摸不着,卻有着客觀存在的規律,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難道這是心性么,心若有執着,猶如生根不動,隨緣解惑吧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禪者如是說,"事來心現,事去而心隨空。"--禪者如是做。禪是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當下,度過美好的一天,青青翠竹,鬱郁黃花,禪者飄逸,今生有幸, 品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