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散文欣賞>苦旅歸來

苦旅歸來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苦旅歸來

  苦海茫茫,何為彼岸

  天地浩蕩盪,山河莽蒼蒼。世事煙渺渺,人生苦茫茫。

  人生天地間,不過是俯仰之間。仰觀宇宙之大,生何能及;俯察品類之盛,死何所有。經過自然的造化,人類有幸成為了天之嬌縱,地之傲尊,自然賦予了我們以超越萬物的靈性,可以行游四方,神馳萬里,幾可凌駕於萬物之上,真可謂萬象皆賓客,為我真主宰。然而當我們對自然予取予求的時候,卻在人世上常常讓我們焦頭爛額,傷透了腦筋,思想上糾結而難以釋懷。人生在世,“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們為了求名謀利而往往使得身心疲憊,身不得閑,心不得安,“處若忘,行若遺,茫乎其若迷”,到得頭來只會惆悵間若有所失,感嘆余徒勞遺憾而已。我們來世一遭總覺得不能盡人之性情享受到那自然惠顧生命的美好恩賜,而是為了名利奔波忙碌,勞倦無休,生命到頭一切又皆如大夢,“一事無成驚逝水,半生有夢化飛煙。”彷彿我們生來就註定是一個不歸的苦旅行者,永遠跋涉在人生的旅途,只會覺得苦旅茫茫,而不知家何能及。但如果我們停下匆匆的腳步思量一下,我們生命尋找的歸宿到底是什麼?我們什麼時候能夠結束這似乎無盡的旅程,歸來享受那夢裡總也揮之不去的家園之樂?

  人類從洪荒蒙昧的刀耕火種時代走到今天,現代文明已然高度發展,人類自詡可以無所不能,能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面對大自然可以宣言“人定勝天”,能夠不斷的去征服和改造自然。聲稱可以巧奪天工,可以奪造化之神奇。我們人類已然把自己看作是天之驕子,是萬物之靈長,我們現在已然把高山踩在腳下,把寰宇玩於股掌之間,那種“海到天邊天作岸,山到絕頂我為峰”氣勢很容易把自己視為自然的主宰。然而當一次又一次自然災害向我們襲來,在強大的自然力面前我們卻又顯得多麼的軟弱無助,這時才意識到原來我們人類在自然力面前是那麼的渺小脆弱,不堪一擊。曾幾何時我們驕傲的認為我們可以征服自然,但最後卻被自然征服了。極端的天氣日漸頻繁,極寒極熱正在考驗着我們人類耐力的極限,當一次次滔天的洪水無情地淹沒了我們的家園,當一次次沙塵暴席捲文明的都市,當全球開始變暖的警報拉響,我們面對自然的迎頭痛擊,當頭棒喝,似乎已經覺醒,明白了任何自大本質上就是一種無知,而不管任何狂妄其實質更是一種愚蠢。原來真理我們還遠沒有認識。因為真理只存在於整體之中。而我們的認識卻總是失之於片面。由於我們自大的偏見,由於我們狂妄的無知,我們的某些行為已經背離了真理。而任何一種違背真理的行為最終都會受到真理的懲罰,之所付出的一切必將徒勞而無功。而事實也一再證明人類對生態的破壞卻讓我們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人類光明而健康的出路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探究認識。

  探究規律,道法自然

  在自然因我們曾經武力對它的征服而給以猛烈的回擊下,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自然是不可征服的,也是不可改造的。歷史上人類對自然的任何一次征服都是暫時的,隨之而來的是人與自然的迎面撞擊,自然會向我們顯示他那無比強大的力量,在有着無限能量的自然面前我們才感到了人類力量的微不足道。這時我們才真正意識到人類也不過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在自然面前我們還是一個成長中的孩子,而大自然永遠是我們的家園,亦母亦師,而且是我們人類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師法自然,順天應時,才能和自然和諧共存,健康共生,人類的發展也才會避免不必要的挫折。

  對於自然的自身發展我們相信它有其永恆的法則,而且也應該有其變化的節奏。在不變中有變化,在變化中有恆准,常變常新,有守則久。故有不變而能常生,有變化才能常新,推陳出新,生生不息,繁衍無窮。我們人類要求的生存發展,就需勤心得去觀察自然,用心感悟,虛心向大自然學習。而實際上大自然也無時無刻不在以它特有的某種方式啟發著我們。我想人類的每一項發明創造都不能說與自然的啟發沒有關係。今天我們的科學技術之所以能不斷有革命性的發展,也正是在於我們能夠自覺地去感悟自然所給予我們的種種啟發。仿生學的發展就是最有力的說明。而人類的任何一次對大自然所蘊含的規律的重大發現又都會帶來科技上的偉大革命,從萬有引力的發現到蒸汽機的發明無不說明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是會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推動社會的進步。而自然對於我們社會的人文發展也同樣起着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山水向來是文人筆下的愛物。啟功先生有道:“文章是案頭的山水,山水是天地的文章。”山水之間相得益彰。山無水不秀,水無山不奇,二者相濟相生,相融相得。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水變化無窮,化育萬物;山不動不移,是能恆久,以變而依不變,以不變而生變,固萬物才能生生不息。從山水中我們自然也能夠悟得物之理事之道,時變時守方能永久。智者動而仁者靜,靜者易生,動而易化,動靜相合而生生不息,化物無窮。因此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正是一種敬天而效法天命的大智大慧。這裡的無為也絕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與天爭功,不奪天時,應天順時,依勢而動,不為只是不違天道而已。所以凡事都應努力去適應自然,遵從自然的規律行事,不違天命,不違之為才能真正有所作為。常言有道:天道難違。違則必遭天譴,故有“天與弗取,反受其禍;時至不行,反受其殃”之說。為此我們道法自然並不是坐待天成,不去作為,而是要積極地去了解自然,認識自然的規律,而後遵照規律,應天順時,抓住時機,有所作為,否則就會錯失良機,不能有所為相反就會在自然的競爭面前慘遭淘汰。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們的古人由於對自然的虔誠,使他們對自然奧秘的認識甚至不遜於現代的人們。道家鼻祖老子認為人應該效法於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才是萬物之母。道家敬天,師法於天;佛家知天命,唯天命是依,所以不管孫大聖本領如何之高強最終還是不能跳出如來的掌心。而一些儒家大師卻能夠汲取百家之學,兼各家之長,有着更高的思想境界。擁有這種境界的人多是樂天派。他們不僅能夠應天順時,而且能夠自覺的親近自然,享受自然。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的詩仙李太白在自己的人生仕途中屢受挫折之後,面對青山襟懷大開,吟誦出“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唯有敬亭山,相看兩不厭。”的深情佳作,把青山引以為知己,“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達到了一種人與物相融相得和諧相濟的人生境界。天縱奇才豪放一世的蘇子瞻在人世的旋渦激流中大徹大悟。他在《赤壁賦》中道出了自己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覺解:“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這種對人生的豁達和自然的覺解又不知讓後世多少人而為之釋懷。自然不言,但能醒人;天道不語,但能啟智,只要我們親近自然,洞徹自然,必然能夠獲得天道一枝半葉的回贈。拈花一笑,包含萬有,自然衣缽,會心相傳。為了洗卻苦旅的煩惱,為了滌除世間的愁怨,就讓我們師從自然,以萬物為友,從中感受那天地之理,自然之道,在理中得趣,在道中求樂。被世代尊為聖人賢師的孔老夫子不也在對人與自然的和諧之境孜孜以求嗎。“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春暖大地,萬物萌動。涓涓泉水流,欣欣木爭榮。鳥雀呼美日,晴光躍蟲魚。在此良辰美景,童叟相攜,才俊結伴,濯足於溪流,歌吟於東皋興至而往,興盡而歸,豈不快哉。孔聖人借志言志傳達出的不正是一種天人合一的理想。在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已然開始在追求這種理想的生活,出外旅遊,怡情山水這已經成為人們放鬆身心,休憩心靈的生活需要。世界各地競相開始打造宜居城市,致力於為人們創造一種優雅和諧的生活環境。引水造湖,植樹成林,建造生態公園已然成為了現代人們生活的一種追求,這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種必然。何謂現代人類的文明?現代的文明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享受的是那流湍急瀑,白涌碧翻;名山大川,險峰幽洞的自然奇觀,醉心於那天朗氣爽,風清日美,秀木華林,吐芳溢馨的人文勝景,而不是動輒向自然動武,企圖征服自然,無限的向自然攫取,破壞生態,製造危機。

  與天化物,天人合一

  人類與自然就本質上而言是一個整體,而真理就存在於這個整體之中。我們只有無限的去認識這個整體,才能更接近真理。要探求這個真理,首先,我們應該明白我們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佛家認為生靈有別,但眾聲平等,就是希望人類不要妄自把自己看作是萬物的主宰,而凌駕於萬物之上,肆意妄為,任意去傷害外物。今天我們已然認識到如果我們把自己凌駕於自然之上,必然會破壞自然生態的平衡,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讓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脅。其次,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自然萬物各有其性,而人類卻是最具有能動性和主觀積極性的一族,人類與其他自然物的區別就在於我們不是被動的適應自然變化,而是能夠積極地應對,我們雖然不能改變自然的規律,但是我們卻能夠能動性的改造我們自己,使我們自己能夠很好的去適應自然,與自然和諧共存。

  在人類步入二十一世紀,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人類的文明已經呈現出多元歸一的趨勢。而在歷史上我國的文化大多時期呈現出的是“百家爭鳴,百花開放”的局面,三教九流彼此吸納,相互融貫。道家之逍遙,佛家之慈悲,儒家之圖治,三教之間相互取捨,兼容並存,愈致精純,才成就了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道家重在追求天人合一,能夠順應自然,樂天知命,知天而不畏天,這也使得他們能夠更易於悟知自然之道,可以“乘天地之正”, 徜徉于山水娛情逸性,逍遙自在,快哉之至;能夠“御六氣之辯”,在天地間游刃於有餘,無所窒礙,以游無窮。道家認為人類如果希望能夠在自然界游刃於有餘,就須得充分的去探求認識自然的規律,駕馭自然之道。老子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久也。”“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道大德居,道深悟及。道是眾妙之門,玄之又玄,而我們人類的使命就是要認識理解這玄而又玄的自然之道。認識了自然之道中的玄機奧妙也就應該是達到了儒家所追求的那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修身治國的理想。“天地之大道唯生,生生無息之謂道。”道家修身養性,求己之生合於自然之道,追求天人合一;佛家苦渡眾生,悲天憫人,憐惜天下蒼生;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勵志成仁,志在大濟蒼生。自然之道在於,一物得生,物物相生。而能夠窮神知化的人類當在道的基礎上懷德養物“贊天地之化育” 。儒家的中庸之道就把人的作用定位於“裁成輔道”,助天育物之上,認為人只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就可以幫助天地化育萬物,與天地並立為三。

  今天我們人類已經在自然的教訓面前清醒了,不在對自然進行無休止的掠奪,為了救贖我們自己曾經對自然犯下的罪過,開始積極發起保護自然,保護野生動植物的行動,認識到過去那種盲目征服自然的做法是有悖於自然之道的。人類不管是對自然的征服也好,改造也好,本質上都僅僅是一種自己意志的體現,而大自然的法則卻不是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的,征服和改造自然都是一種逆天而作的行為,是與天道背道而馳的,奪天道豈可以收天功。儒家認為能夠輔天育物是聖人之功。由“聖”字之形可以會得儒家和道家殊途同歸之處。道家認為“人法於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儒家把能夠幫助天地化育萬物的聖人看作是又一厚土,只有能夠像大地一樣滋養萬物,哺育蒼生的人才可以稱得上是聖人。凡事真誠則靈,輔天育物的人必須是至性至誠的人。“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三才天地人。唯人可以輔助天地化育萬物。人類雖然是道之所生,然而人類卻又間於道與物之間,“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道大無聲,物盛無語。自然賦予了人類以特有的精神,情志,可以思,可以言。人類有着道不能行的能動性,物不能有的創造性,這就足以讓人類在天地間有所作為。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依天道而為,不為違天道之為。正如莊子所講的那樣,庖丁解牛隻有了解了牛的自然結構,因其固然,達到了目無全牛,而後才能做到游刃於有餘,躊躇滿志。

  回歸自然,柳暗花明

  現代社會隨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錯綜複雜,為了避免互動干戈,化解矛盾,減少對立,建立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追求一個和諧發展的社會,求同存異,和平共處,自然就成為了人們生活更加迫切的要求。而如何做人育人也就成了現代人今天關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家主張做人要守朴存真,不失自然天性,率性而為則近乎自然天道,近乎天道方能行教化之風。由此則可以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做人需要不斷地完善自我,就需要虛心學習,豐富自我,超越自我,但豐富超越自我還要做到不失自我;修身還須抱朴,才能存真率性,近道而知化,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施教於人,造化於物,成就天人之功。道家認為“天下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事物之間相生相剋,陽剛柔陰弱,柔弱克剛烈,自然之間永遠趨向於一種動態的平衡,而這也正是今天科學上所倡導的人們生活上所追求的一種“生態平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在萬事萬物之間存在着一種法則,事物的強弱總是在不斷的相互轉化。人類的扶弱濟貧也正合於自然之道,人類社會唯此也才能更加和諧,不斷進步。

  天道無私,一切都是自然的選擇。要大行自然之道,就要順從自然,適應自然。而行自然之道重在於一要“順天”,二要“濟物”,三要“和事”。 “順天”須當順應自然,不與天爭,不與道違,那麼生活就會順利安寧;“濟物”是為物我相濟,有無相生,自然就會物不至於乏,行不至於窮,人不至於困;“和事”即為和而不同,求和而不苛求於同,才能使物各得其性,人各得其所,萬物並存,生息不絕,繁衍無窮。一理一分殊,一致而百慮,因此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盲目自以為是,敬天而向自然學習才會得天道之宣,行人間大義。道家張本宣義“替天行道,輔天育物”,人人皆天下人,天下皆人人之天下,而不敢王天下,霸天下,因為王道,霸道實非天道。天道在於“平”,在於“和”。世界萬物是平等的,不應有高低貴賤之別;物我關係,人際關係都應以“和”為貴,唯此人與自然之間才能和諧,人與人之間才能和諧。人物相和,人人相和,和平美好的時代即會到來。

  苦旅歸來,走向大同

  真理盈光獨處明,微義能覺身自輕。迷津知返家園近,苦旅歸來草蟲欣。

  由於人類對真理認識的局限性,我們的文明之旅難免會有迷途失路,而漫漫的旅途又總讓我們感到身心具疲,於是人在旅途不免會患上那思鄉病。想家了,我們的家園在我們的心裡就會變得愈加溫馨。“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美好的大自然總是像一位期盼遊子歸來的母親住守着家園,“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遠方的遊子在他困頓疲憊的時候,總想希望投入自然的懷抱,享受那母親般的撫慰。“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美好的大自然又總會讓我們找尋到那慈母般的溫馨,“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歸去來兮,和美的田園等待着我們休憩,錦繡的山川迎接我們暢遊。池魚入淵,羈鳥回林。草木有性,我本多情,物我相融,同美同樂。“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風物無邊,獨享此種“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人生自在,不厭不倦,來有山水,去有明月。“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文明的苦旅已經踏上歸途,大自然一定會以最美好真誠的熱情迎接擁抱我們。現代科技也不應再是一隻掙脫鎖鏈的怪獸,無恐地去肆虐大自然,而應該是在自然神聖之光照耀之下的拓荒者,能夠使我們更多更好的去認識自然,適應自然,使自然和人類社會各美其美,美他之美,美美與共,日臻美好,和諧大同。



苦旅歸來 標籤: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