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復興說:讀書,可以尋找一塊潔凈的宿營地,放置我們的靈魂,可以尋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讓我們的夢能毫無顧忌地盡情飛翔。
??手邊是上月買的《外國散文精品卷》,在這個久盼不來讓人心生焦灼的春天,突然發現能捧讀一本這樣的書冊,實在是一種難得的享受。那些深沉的思想,那些或凝練或華美的語言,宛如清新的異域來風,蕩滌盡了心頭的棲惶,讓人深深沉醉。
??散文,實在是一種可以直抵心靈的文體,無法迴避自我隱匿自我。
??沒有內心的純潔從容,寫不出《林中小溪》、《草原》、《靜》這樣舒緩有致、清麗動人的佳作;沒有對自然發自內心的敬畏寫不出《從格朗維爾岸邊觀海》、《萊茵河》等震撼厚重的篇章。至於那些真摯的記敘,細膩的描摹,深沉的追問,深情的追思在書中比比皆是。
??“而現在,大地解凍了,白樺就流出了汁水,螞蟻也爬出來了”、“小白楊之間很快會展開一場鬥爭:樹根爭地盤,樹枝爭陽光”、“那兔子一邊聽,一邊老覺得後面有什麼東西竊竊私語,偷偷地走近來”,這是普里什文筆下的《一年四季》,讀這樣的句子你的眼前只有純凈的生命,拋開一切形狀、顏色、質地、出身的純粹的生命!清新的生命在成長,多麼美妙的事!
??“瓦灰色的浮雲好似令人焦慮的戰爭的硝煙,向天宇鋪天蓋地湧來,又如巨浪相逐,遮蔽了一切。”這是沃羅寧筆下的秋,飽滿富餘,像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漸次鋪開。
??“山頂明靜。月兒剛剛探出頭來。又圓又大的月亮,靜靜地浮上絳紫的天空”,這是東山魁夷《古都禮讚》中的“圓山”,“這時,花仰望着月。月也看着花”,美好的情愫流淌在這樣的對視里,讓人心也寧靜如高崗上的圓月,無暇,有情。
??“萊茵河既是通道,又是邊境”,這是伯爾,他告訴我們:萊茵河不被征服,它有自身的魅力,它是理性的代名詞。
??蕭伯納評價貝多芬:“貝多芬的音樂是使你清醒的音樂;而當你獨自一個人靜一會兒的時候,你就怕聽他的音樂”,這樣的話,是否能讓你對音樂家更多些了解?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維森特阿萊克桑德雷絲認為:詩是一種心靈的溝通。“我認為詩人是一種象徵性的角色,在他從事寫作的時候,內心裡懷着團結人類的渴求”。
??勞倫斯認為:“人介於這個世界和另一個世界之中途,既兼而有之,又超越各自”、“人一旦進入自我,便超越了生,超越了死,兩者都達到完美的地步。這時候,他便能聽懂鳥的歌唱,蛇的靜寂”
??……
??讀這樣的文章,和人類的精英對話,聽他們道你所道,想你所想,思緒隨之啟動、飛揚,幸福的滋味自然從天而降。
??常常可以在作家的字裡行間傾聽到那些時代最古老最真摯最綿延不絕的心聲:他們對土地對人民對祖國的深沉的愛。在農夫整理棚屋、獵人整理獵槍、鳥兒梳理羽毛、塵沙剛剛睡醒的時刻,作家整理文字和思想,他們的思想來自森林、大地、草原或者荒漠。讀這些文字,你可以拋開屈尊俯就的熟悉和浮光掠影的對“人民”、“生靈”的關心,因為,原始的生命會自己訴說,作家只是代我們傾聽。
??常常感動於作品中流露出來的對真善美的深切追求。森然莊嚴的尼亞加拉大瀑布、純凈熱情躊躇滿志的夜鶯、磅礴的萊茵河……都可以讓人駐足流連。跟隨大師們在一朵白梅花上推測春天的腳步,在一粒微塵上解讀愛情,在一個夢想正呼喚平等,在一聲滴答中感知生命……跟隨他們,我們可以攀登從未到達的高度,以新的視角去觀察體悟,進入全新的領域,發掘全新的風景。
??常常驚異於那些先賢哲人的睿智和遠見,常常感動於他們為社會的奔走呼號和正義的呼聲。從他們的文字中許多人物鮮活起來,升騰起來,當然,也有一批人墜落低谷,萬劫不復。價值觀和美醜在這裡有了更加明確的定義,許多原來模糊的東西逐漸清晰並深深烙印到腦海。
??中國的知識分子從屈原以來皆“哀民生之多艱”,羅素也說過:“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尋求,對人類苦難痛徹心肺的憐憫貫穿着這些人的一生。”在這部散文卷里,這些肯于思想,富於情感的人們,“幸福未曾使我心醉神迷過,苦難卻常常使我警醒”,他們的靈魂可以逾越一切地理的高度,凌駕於理想的高峰俯瞰人世的悲愴和苦難。肩負着作家的良知,將個人的不幸縮在最小,把正義和理想之燈高懸。在使命和責任感之間遊走奔波,拋棄心靈的沉重,在精神世界里一次次地放飛。
大師們的春天 標籤:放牛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