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世俗評說>《颶風營救》與我們的電影大師呂克·貝松

《颶風營救》與我們的電影大師呂克·貝松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我向來對法蘭西電影情有獨鍾。我喜歡法蘭西電影,我尤其喜歡法蘭西電影大師呂克·貝松的作品。呂克。貝松是多麼與眾不同的一個人呀。他的電影新潮而動感,細膩而大氣,幽默而精巧,是一種藝術性與商業性的珠聯璧合。儘管呂克·貝松在法國影壇頗有爭議,但無論如何他都是當今法蘭西電影的一大傳奇。

  我喜歡法國電影遠勝於好萊塢,法國片在情感表達的方式上,在電影語言的塑造上,總是要比“好萊塢”顯得更加張力,更加意味。換句話說,好萊塢的電影絕大多數均依賴高度的科技力量及其大把大把的金錢堆砌而成,更多的時候,它是那麼的蒼白和淺薄,缺失了其本身所必須的一種情感精神和周密有致的內容構架。看好萊塢電影,看的就是技術,就是場面的氣勢。而法國電影不同,即便《出租司機》這樣的商業電影,看罷走齣電影院,依然總還有一些什麼縈繞於心,要給我們帶走。呂克·貝松的作品就是如此,或導演,或編劇,或製片,他的作品都讓人慾罷不能。

  以驚悚動作樣式出現的《颶風營救》,便是呂克繁此殺嗑纈氤銎返囊徊糠ü 碌纈埃 腖 睦洗畹燈ぐB蕖D 准絛 獻鰨 餮菔 5歲的年輕女演員瑪琪。格蕾絲與老牌的廉姆。尼森。影片的情節並不複雜,可以說很簡單,是關於“孤膽英豪,勇闖匪穴,隻身救女”的故事,題材也不新穎,但就是這樣一部影片好看,且令我們流連忘返。它幾乎成功地集合了動作影片所需的所有元素,緊張之餘我們收穫輕鬆,動作背後我們感受親情。《颶風營救》雖說算不上大師的完美之作,但它毫無疑問與好萊塢齊頭並進,甚至是超越了好萊塢同類型電影的藝術質量與技術水平。我如是說,當然不排除有個人愛好之嫌,然而,其強烈的衝擊感及其強烈衝擊之後賦予我們的輕鬆感,是一定能說明很多東西的。

  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向法蘭西電影致敬,向法蘭西的世界級電影大師呂克繁此芍戮礎

  有人說,呂克繁此墒欠ü 纈敖緄摹骯聿擰保 且桓霾煥系摹按笸嬙 保 胰賢 慫怠K 討矗

  孕牛

  梢圓煥砘崛思業吶 烙脛岡穡

  覽炊勞

  炻硇鋅眨

  牡纈叭醋苣艽叢斐鮃桓鯰忠桓齙鈉婕!R虼耍

  ⒍ǔ晌 松鮮蘭途攀 甏 岳捶ü 罹呤瀾纈跋熗Φ牡佳藎 ⒈蝗擻

  芭分薜氖返俜搖K蠱ざ

  瘛薄J率瞪希

  諑攬朔貝松,這個稱號一點也不為過。

  呂克繁此桑 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19歲時到美國洛杉磯學習電影製作。1983年完成電影處女作——《最後的戰鬥》。他一度被奉為法國年輕導演的開路先鋒。他的《地鐵》和《碧海藍天》為他在國內和國際贏得了極大的聲譽。1985年的《地鐵》,1988年的《碧海藍天》,1990年的《尼吉塔》,相繼榮膺法國電影凱撒獎。如果說,以上的《碧海藍天》和《地鐵》屬“藝術片”範疇,那麼,《尼吉塔》和《這個殺手不太冷》則是呂克。貝松由藝術影片向商業影片的成功過渡。《尼吉塔》講述了一個暴力團女成員是如何被改造為國家職業特工殺手的過程,其特工殺手的身份和她內心深處愛情與人性的萌動構成了該影片的獨到之處,而《這個殺手不太冷》則講述了一個渴望從善的殺手和一個渴望復仇從惡的女孩之間的故事,這一部帶有藝術氣質的法國商業片至今仍是世界各國電影學子們津津樂道的範例。在崇尚藝術電影的法蘭西,呂克。貝松堅持着自己“迎合大眾口味”的電影商業化追求,他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導演,他也是一個具有“大無畏”勇氣的導演。基於此,在法國,呂克繁此墒親釷苤蹌慷 腫釷苷 櫚牡佳蕁

  我是說,呂克。貝松是不同的,也是唯一的。1997年的《第五元素》集科幻、驚險、打鬥於一身,是歐洲有史以來第一部成本高達一億美元的英語對白影片,並於當年實現了全球兩億七千萬美金的絕對高票房,排名世界第三。本片還榮獲了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聖女貞德》是真正意義上的呂克繁此傻拇 磣髕罰

  故玖瞬ɡ階忱 撓⒎ò倌暾秸 駝甑倫魑 晃簧倥 頭ɡ嘉髡絞康睦寺 榛常

  譴笫η憔∪ 晷難 納閫瓿傻囊徊渴肥 躍拮鰨

  澈螅 悶廊緋薄

  呂克。貝松之所以“笑傲江湖”,是因為他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孤獨的電影探索者。擁有了如此一份耐得寂寞的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才有了人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法蘭西電影大師:呂克繁此傘

  記住呂克繁此傻拿 職桑 布親≌庋 恍┑纈暗木 洹

  兜靨 罰ǖ佳藎 985)、《碧海藍天》(導演,1988)、《尼基塔》(導演,1990)、《這個殺手不太冷》(導演,1994)、《第五元素》(導演,1997)、《出租司機》(導演,1998)、《聖女貞德》(導演,1999);《綠芥刑警》(編劇,2001)、《鬱金香芳芳》(編劇,2003)、《暗流》(編劇,2004)、《13區》(編劇,2004)、《玩命快遞》(編劇,2005)、《亞瑟》(編劇,2006)和《颶風營救》(編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