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是個陰冷的天氣,風從面前刮過,發出一陣一陣的呼嘯。夾雜着的幾片雪花不時在空中飛舞,在天空舞動着的,還有一片枯葉。我目光隨風飄落,跟隨風的腳步,靜止在驪山北麓千軍萬馬之中。就有了與地下駐足千年的兵馬近距離接觸的緣份了。
?我站在他們中間,把思緒拽扯到了嬴政時代。
?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聽取李斯進獻的滅六國的建議。採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的策略,發動秦滅六國之戰。其總的戰略方針是由遠及近,集中力量,各個擊破。先北取趙,中取魏,南取韓,然後再進取燕、楚、齊。在短短的六年中,六國相繼滅亡。我耳畔響起了蘇洵關於六國的高論:“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多麼精闢的論述啊,揭示了一個道理: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要想戰勝對方必須先戰勝自己。六國滅,成就了秦王政一統中國的大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國。中國封建制王朝就這樣開始了。
?秦王政在他登上秦國王位的第26個年頭,統一了中國。天下初定,39歲的秦王政第一件急着要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給自己確定一個稱號,經過與大臣商議,他自己創造一個“皇帝”這個新頭銜授予自己。從此以後,“皇帝”就成為中國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謂,諸如取消謚法;只有皇帝才能自稱為“朕”;皇帝的命令叫“制”或“詔”;文字中不準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諱;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質雕刻的大印才能稱為“璽”等等。就是要突出天子的特殊地位,強調皇帝與眾不同,強化皇權在人們心目中的神秘感。幻想利用這些措施可使皇位千秋萬代在其子孫後代中傳續下去。
?秦始皇最大的貢獻要屬他所提倡的“書同文”、“度同制”、“車同軌”、“行同倫”的統一上了。對他修築的長城、“焚書坑儒”、“奢侈生活”,這由史學家去評判。“孟姜女哭塌長城”的民間傳說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普通百姓對修築長城的怨言和秦的暴政黑暗。若辯證的去分析,長城在軍事防禦上的作用不可低估,它使農業民族與游牧民族天然分界。讓世人震撼的這一大手筆,足可流傳千古。
?我望着這一尊尊神情嚴肅的陶俑,他們固守着陣地,沒有絲毫的疲倦怠懈。讓我感受到了秦始皇的威嚴與霸氣,這就是千古一帝的威儀。
?透過兵馬身軀,我彷彿看到了那些製作者勤勞的身影兒,他們的智慧換來了世人的驚嘆,是勞動者創造了奇迹,沒有人記住他們的名字,抑或站在我面前的是製作者本身?!剛毅而忠誠,勞苦且隱忍……
??原載《山泉》2009年第五期